贫血是影响猪场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产房猪群。母猪贫血会造成母猪产程过长,难产、死产多,泌乳少、发情异常、难配种、免疫力低等各种问题,易发各种疾病;而仔猪贫血则会造成生长性能低、料肉比高、抵抗力低下等。
在生产过程中,猪群贫血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该类问题已引起生产的重视,在生产过程中,仔猪补铁保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随着近年来对母猪贫血的认识,很多猪场开始在母猪产后对其进行补铁程序,对母猪的产后尽早恢复、断奶发情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给猪群补铁后偶尔会发现猪群仍表现为皮肤苍白、贫血病症,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能够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血液成分必需营养物质的缺乏、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毒素影响等。
而对于此类病症,却少有人进行研究与报道,并未引起生产的重视,本文就引起猪群贫血的原因进行简要阐述,以为生产中针对猪群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导致猪群贫血的最主要的原因:
血红蛋白成分铁的缺少,生产中对缺铁性贫血已达成共识,补铁保健已是猪场必不可少的部分。除铁元素外,另一重要元素维生素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机体内的血红素代谢也需要维生素的调节,此类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6、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若机体缺乏此类维生素,可能会引起机体生血系统出现问题,引发机体巨幼红细胞贫血。由于饲料配方的不断改进,此类原因造成的贫血较为少见。
在生产过程中,由细菌病毒感染、或霉菌毒素引起的猪群贫血很少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实际上,此类病因猪群常年多发。
细菌病毒
某些病毒会引起猪群的贫血,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蓝耳病毒),该病毒可能直接或间接破坏红细胞的生产引起猪贫血。此外,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仔猪后会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仔猪皮肤苍白。
细菌与寄生虫感染会引发机体出血性贫血,主要见于引发机体出血性病症的病原,如沙门氏菌、猪痢疾、外寄生虫虱子、内寄生虫猪具吻棘头虫、兰氏类圆线虫、猪毛尾线虫等。
在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免疫机能下降,肠道吸收的内毒素过多超过机体清除能力,导致胃肠道粘膜缺血、坏死、屏障破坏,大量内毒素释放入血。
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后,改变血管透性造成局部出血,严重时可导致机体内毒性休克。
内毒素中的脂多糖成分能抑制红细胞的生成,脂多糖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且内毒素可导致血清铁浓度的降低继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此外,寄生虫感染中,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引发的猪溶血性贫血最为常见。猪附红细胞体夏秋季节多发,猪群感染后,会导致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母猪生产性能下降。
在生产过程中,霉菌毒素的危害显而易见,但容易被忽视的是霉菌毒素对血液系统的侵害。霉菌毒素中,T -2毒素对造血系统的损伤作用及对外周血样的毒性作用最大。
造血系统是T-2毒素的主要影响器官之一, T -2毒素毒素进入机体后会引起造血器官损伤、引发出血性症状,导致骨髓组织坏死,影响多能干细胞的功能,使多种血液成分的数量比例失衡。
可表现为:
骨髓和脾脏红髓细胞损伤、血液系统内造血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红细胞计数和容积下降、贫血及红细胞溶血等症状(张园园,T -2毒素影响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硏究,2014年;王敏辉等,T2毒素研究进展,2011)。
另外,黄曲霉素可造成机体肠道及肾脏出血,呕吐毒素会造成皮下及肌肉出血。
综上所述,引起猪群机体出现贫血的原因多种,贫血会造成猪群生长繁殖性能下降,严重影响猪场生产成绩。
在生产过程中,要警惕猪群贫血的发生,预防猪群贫血,除正常的补铁保健程序、营养补充外,也要根据时间季节、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清除内外病原、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等致病因子。
作者:谢小雨 来源:PSY应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