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刘辉旺
主持人:迂斌 编辑:蒋睿
分享摘要
附红细胞体作为一种猪场常见的血液原虫病,自1982年在我国被发现以后,陆续在全国各地被发现报道,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尤其是2009年全国多地爆发的无名高热病,附红细胞体也是一种重要致病原,与蓝耳病、猪瘟、弓形体、霉菌毒素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猪场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很多猪场对此仍记忆犹新。
由于该病缺乏针对性疫苗,而且传播途径较多,因此猪群附红细胞体阳性率普遍较高,我们统计了2005年以来各地的猪场感染附红细胞体情况。
表1 不同地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情况统计
从以上结果不难看出,附红细胞体在猪群阳性感染率是非常高的,但各地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较大差异,而且单一附红细胞体感染很少导致猪群出现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的原因在于:
1、猪群普遍存在免疫抑制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猪场高发的蓝耳病、伪狂犬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这是导致猪群出现附红细胞体高感染率、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2、各类应激广泛存在,我们发现该病易在夏季高发,一方面是蚊蝇肆虐,通过血液传播,另一方面,夏季高温高湿,热应激明显,也会促进该病的传播。
3、驱虫不彻底也是导致该病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猪体表寄生虫(蚧螨),很多猪场驱虫往往使用芬苯达唑、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进行驱虫,这类驱虫产品往往对体表寄生虫效果较差,因此蚧螨问题表现较为突出,这也是猪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4、使用器械消毒不彻底,包括:注射针头、阉割器械、断尾器械等消毒不到位,也会促进该病的传播。
5、猪群内部发生的打斗、咬尾、咬耳等行为,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6、没有在该病的高发季节选择合理药物进行必要的预防控制。
作者:刘辉旺 蒋睿 来源:PSY应用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omAqoLKrA6dYLASzo35pX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