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53|回复: 0

[饲料] 邓敦博士:影响猪饲料适口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9 09: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响猪饲料适口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邓敦   吕荣创  王慧
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精彩内容

  摘要: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是养殖行业永远都在的问题。猪通过嗅觉及味觉来觅食, 饲料的适口性决定了猪采食量的高低, 只有改善饲料适口性才能提高采食量, 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关键词:适口性; 饲料变质; 抗营养因子;

  动物采食要经历觅食、识别、定位感知、食入和咀嚼吞咽等过程, 并且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动物的营养来源与生长需要都是通过采食获得的, 只有提高采食量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动物的生产潜能,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适口性是指饲料的香味、质地、滋味以及口感等的一种特性, 是动物觅食、定位到最后采食等一整套动作和反应的依据, 这类似于人类对美食的追求。适口性反映了饲料被动物接受的程度, 饲料适口性好时, 表现为食欲性强, 进而导致摄食量变大, 饲料利用率提高;而当饲料适口性差时, 猪食欲下降, 即使处于饥饿状态采食量也不大。饲料因为适口性原因而导致猪不吃或吃得少, 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饲料利用率也大大降低。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是提高动物采食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但是影响饲料适口性的因素多种多样, 只有找准源头才能解决问题。本文就影响适口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

3257y.jpg

  1 影响适口性的因素

  1.1 饲料风味

  饲料风味是评价饲料适口性最基本、直观的因素。饲料风味是指饲料的色泽、香味以及口味的特性, 是食物进入口腔后使感觉器官, 包括味觉、嗅觉、痛觉及触觉等在大脑中留下的综合印象, 主要由味道和气味两部分组成。而猪主要依靠味觉及嗅觉进行觅食。由于猪有较多的味蕾, 其对味觉的感应能力要优于人类, 当饲料风味不好、适口性不佳时会直接导致猪体采食量不足, 饲料利用率低, 生产性能受影响。在饲料加工过程中, 往往会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及药品类物质, 这些添加剂虽然发挥了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同时也使饲料多了些不良气味和口感, 导致适口性降低。有些饲料厂为了节省成本, 使用品质不佳的农作物配置饲料, 同样降低了饲料适口性。这些都会影响动物采食, 降低饲料利用率。

  1.2 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是饲料中会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 引起人和动物不良生理反应、使采食量下降的物质。在自然状态下, 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们是植物中的天然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是植物正常生长、抵御天敌和适应环境而分泌的物质, 起到平衡植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 还可以保护植物体及其种籽免受害虫、鸟类等的侵害。现如今, 植物性原料在饲料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这就意味着饲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 它们可以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发挥, 其中几个典型代表是单宁酸、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植物凝集素。这些抗营养因子一部分会直接产生不良口感, 使动物喜食性降低, 影响动物采食, 另一方面能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营养物质结合, 或分泌刺激性物质, 即使勉强进食也会使蛋白质消化受阻。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猪饲料利用率低, 从而降低了动物的生产性能。

  1.3 饲料变质

  饲料变质主要是指霉变和氧化。在生物界中存在着许多霉菌, 寄存于各种饲料原料中, 当环境温度在28~38℃, 水分在大于13%, 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霉菌会大量繁殖, 导致饲料发霉变质。霉变后的饲料会发生结块、升温、变色、有异味、粉末状变多等情况。有些霉菌在发霉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毒素, 危害畜禽健康。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超过100种, 猪食入霉变饲料中毒后很难判断是哪种毒素作用, 往往会是几种毒素协同作用, 中毒后往往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渴、便血、生长迟缓、发育停顿、皮肤充血和出血, 大部分病猪体温正常, 少数体温小幅度升高, 随着病情的恶化, 病猪会出现腹泻、间歇性抽搐、黄疸、过度兴奋、角弓反张和共济失调等症状。

  饲料氧化主要是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和游离氧之间的自然反应, 当饲料暴露在空气中之后, 光照、高温以及某些无机矿物质会加快饲料的氧化酸败。脂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可与其他脂肪酸及氨基酸反应, 使动物对其利用率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酸败后还会产生醛、酮、酸、酯等物质, 不仅仅具有不良气味, 使饲料适口性变差, 导致动物直接拒食, 降低饲料转化率, 还会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饲料氧化后会致使饲料发热结块, 增加能耗, 加速饲料霉变, 破坏纤维素, 使动物发生病变, 降低免疫力等。

  饲料变质后不仅导致适口性变差, 动物采食量下降, 降低生产性能, 还能导致动物中毒, 使动物发生病变, 直接危害动物健康。

  1.4 饲料成分

  原料是整个饲料的源头, 当饲料原料品质不过关时, 会使整个饲料品质降低, 从而导致适口性变差, 影响猪的食欲。饲料中不同成分也对适口性有很大的影响。 (1) 饲料中氨基酸缺乏或不平衡时, 猪采食量降低, 研究表明, 猪的采食量与饲料中赖氨酸的水平成正比, 但到一定程度后有下降趋势。仔猪生产性能试验也表明, 日粮中充足的缬氨酸对刚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2) 饲料中矿物质缺乏会引起采食量下降, 重金属超标则会导致猪慢性中毒, 从而降低采食量。 (3) 猪体内三羧酸循环依赖维生素的参与, 维生素不足会使丙酸在体内大量堆积, 从而损害消化系统, 影响食欲。 (4) 研究表明, 饲料消化能与采食量成反比, 消化能越高, 猪采食量反而降低。 (5) 水是运送养分的必须载体, 当饮水不足时, 猪食欲下降。 (6) 饲料过量带苦味的添加剂会使适口性变差, 引起采食量下降。 (7) 配方调整频繁, 跳跃性太大都会影响适口性。

  1.5 饲料加工不合理

  饲料从原料加工成成品, 要经过粉碎、搅拌、蒸煮等一系列过程, 饲料原料的物理形态、化学结构以及营养组成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猪饲料的粉碎粒度相对要细一些, 过粗的饲料适口性不好, 影响消化率, 降低了猪的生产性能, 但是饲料过细会导致猪易患胃溃疡, 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1.6 饲养管理

  猪舍温度高, 密度、湿度大时, 猪处于一个不舒服的环境, 会造成采食量下降。转群、换料、免疫应激等因素也会对采食量造成影响(关注公众号:改变饲界)。

  2、改善措施

  2.1 使用风味剂

  饲料风味剂是一类能为饲料提供特定气味和口味的制剂, 又称诱食剂, 是利用动物对饲料口味的追求来诱导进食, 提高采食量。一些饲料风味剂对某些强烈的异味具有良好的屏蔽特性, 其中温和型饲料风味剂常用来掩盖持续时间较长的“背景”气味, 或用来模仿牛奶和相关产品的味道, 掩盖饲料中因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药物添加剂等产生的苦味。风味剂中的味道部分可以是甜、酸、咸、苦或鲜味, 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味道均包含在其中。饲料中添加味精和食盐能提高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 提高生产性能。但使用时需要把握用量, 正常生长育肥猪对食盐的需求量在0.45%, 如果盐分从0.45%下降到0.2%, 增重也减少38%。研究表明, 猪主要喜欢甜味或甜酸味, 乳猪日粮中添加150 mg/kg的复合甜味剂可以达到最大日采食量, 同时也可以获得此阶段的最大日增重。甜味剂糖精钠粉碎力度在160目以上, 且必须经过表面疏水处理, 防止与饲料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团变苦。另还有试验证明, 香味剂具有诱食性和抗氧化功能, 随着饲料贮存时间的延长, 香味剂可以有效缓解饲料的氧化程度。应用风味剂时必须了解猪的习性, 掌握风味与营养的科学知识, 添加过程中要把握用量, 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猪采食。

  2.2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现在对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严格, 禁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绿色安全的抗生素替代剂也就应运而生。如酸化剂、植物精油、酶制剂等。因幼龄仔猪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善, 分泌胃酸能力强, 胃中的PH小于饲粮中的PH值, 导致胃蛋白酶活性下降, 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后可降低PH值,维持胃肠道的酸性环境, 激活酶源, 提高消化酶的活性, 使仔猪采食量增加, 饲料利用率升高。但酸化剂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调节胃肠道PH的特性, 可能仅对幼龄仔猪有效, 大猪消化系统发育日趋完善, 胃酸的分泌也逐渐成熟, 酸化剂对其作用可能不明显。植物精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 添加到饲料中后可以掩盖不良气味, 起到诱食作用, 同时植物精油具有消炎杀菌的效果, 能够保障肠道健康, 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酶制剂可以根据饲料中存在的底物种类划分为很多种, 常见的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酶制剂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 促进动物对饲料中植物籽实的消化吸收;补充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体内内源酶及刺激动物体内某些内源酶的分泌;使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高数量增多;消除饲料中的植酸盐、NSP等抗营养因子。但酶制剂的使用需要考虑其作用活性, 寻找合适的添加比例;考虑其饲喂对象,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适用酶制剂;检测其质量, 确保安全使用;因为酶制剂都是活性物质, 使用时还需要注意温度及PH(关注公众号:改变饲界)。

  2.3 消除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严重阻碍了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 要提高饲料利用率必须对抗营养因子进行处理, 使其失活、钝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常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进行钝化处理。

  2.3.1 物理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热处理及机械加工处理。抗营养因子中大部分具有热不稳定性, 通过热处理可使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脲酶等热敏性抗营养因子钝化, 包括蒸汽处理、浸泡蒸煮、炒烤与加压烘烤处理、热风喷射钝化技术、膨化处理、微波处理、微粒化处理等。机械加工包括粉碎、去壳、脱种皮等, 很多抗营养因子主要存在于作物种子表皮层, 通过机械加工处理使之分离, 即可大为减少抗营养作用, 但此法会提高生产成本。

  2.3.2 化学法

  化学处理的原理为化学物质与抗营养因子分子中的二硫键结合, 使其分子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张建云等研究表明, 5%的尿素加20%水处理饲料30d可取得最好效果, 此时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降低78.55%, 饲料中加入适量蛋氨酸或胆碱作为甲基供体, 可使单宁甲基化, 促使其排出体外。研究表明2%石灰水或1%烧碱水溶液浸泡棉籽24h, 再用清水洗脱, 即可除去大部分棉籽醇。Sissons用65%~70%的乙醇在70~80℃下处理后, 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可明显降低。化学方法方便有效, 对不同的抗营养因子均有一定的效果, 但会在饲料中残留化学物质, 同时降低饲料适口性, 影响品质, 同时脱毒液排出会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生产中不宜大量使用。

  2.3.3 生物法

  生物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或酶制剂处理来消除部分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的钝化研究中最具有应用价值的酶有植酸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糖酶、果胶酶等。植酸酶是应用最广泛的单一酶制剂, 能水解植酸和植酸盐, 释放磷并使植酸抗营养作用消失在养猪生产中, 给猪饲料中添加植酸酶, 可以使磷的利用率提高50%~70%,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提高2%~5%, 排泄量相应减少。发酵法是一种传统的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可消除植物原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 还能产生可消化蛋白和小分子肽, 提高饲料的蛋白质水平, 使饲料适口性提高, 采食量增强, 饲料利用率增高。

  2.4 选择优质饲料原料

  精心选择饲料原料和以最首选的添加比例添加是能够提高仔猪开食料适口性的营养策略之一。据文献报道, 日粮中添加充足水平优质蛋白质饲料, 如鱼粉或血浆蛋白粉可促进仔猪断奶前后的采食量。其他植物性蛋白饲料, 如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是幼龄仔猪日粮配方中蛋白质饲料的不错选择。一般说来, 当饲料中粗灰分超过一定范围的时候, 就会影响到动物的采食量。正常的话, 猪全价料的粗灰分水平, 小中大猪料在5%左右, 母猪料在6%左右。4%的猪预混料, 灰分一般在70%以上。适量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有效蠕动, 有效提高消化效率, 有利于动物健康。在南方, 猪配合饲料中还会使用不同比例的DDGS。根据科学依据及实践经验做好配方, 使日粮中氨基酸水平及矿物质平衡, 这对动物的采食量是十分钟重要的(关注公众号:改变饲界)。

  2.5 饲料防霉防氧化

  饲料霉变、氧化是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霉防氧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入库饲料水分含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不超过12%, 仓库的通风性、隔热性、地面防潮要做到位, 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 湿度太大会引起霉菌滋生, 而且也不利于高油脂饲料的保存;

  (2) 在饲料运输搬运过程中注意防雨、防湿, 贮存期间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3) 控制好仓库温度, 霉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8-38℃, 所以要控制好仓库的温度, 防止霉变, 饲料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在较高的温度下也容易氧化酸败。

  (4) 合理使用一些防霉粉和抗氧化剂来处理一些紧急的饲料霉变和酸败情况, 即便这些高效的抗霉菌制剂能有效抑制霉菌毒素的生长, 通过吸附毒素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解除动物中毒后出现的休克与肺水肿作用, 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防治继发性感染, 但这多少会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 故不建议长期使用。

  2.6 合理加工

  根据不同的原料组成确定工艺参数, 改善成品糊化度。合理控制成品水分, 行业标准12%,冬季13%。水分不到11%时, 不但会影响适口性, 而且还会降低生产效率。掌握好粉碎粒度, 猪喜食颗粒相对较小的饲料, 粉碎粒度一般要求0.5~0.8mm, 不宜过粗, 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过细时饲料适口性下降, 时间长有可能造成消化道溃疡, 不利于健康。所以饲料加工成适宜的大小是猪增加采食量, 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前提。有报道称, 将粉碎的谷物饲料再制成颗粒饲料, 则饲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23%左右。饲料在制粒过程中会经过蒸汽处理和压制过程中的高压搓挤, 使得饲料谷物细胞破裂而释放出胞内物质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 饲料制成颗粒后, 适口性好, 采食时减少了能量消耗, 而且可以使得饲料更均匀, 能避免猪专拣某种饲料成分进食。有研究表明, 二次制粒饲料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二次制粒工艺可经第一次高温制粒去除玉米和豆粕中的部分抗营养因子, 提高饲料消化率, 第二次低温制粒后既去除了饲料中的微生物, 又不影响微量元素、维生素、酶类等的复合作用, 使饲料的营养价值达到最大。

  2.7 饲养管理

  现在喂猪料型共有三种, 即:干料、湿拌料 (水料比3-4:1) 和稀料, 据试验, 同样的饲料湿拌料喂法采食量最高, 稀料最差。

  3. 结语

  改善饲料适口性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最便捷途径, 上文提出了部分措施,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自身情况, 考虑不同年龄、大小猪的适用情况等。要提高饲料利用率除了改善饲料适口性还可以从动物生理层面出发,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才能在养猪道路上越走越好。

  来源:改变饲界 邓敦博士等

其他相关阅读:
  饲料甜味剂中甜蜜素对糖精钠测定值的影响
  母猪妊娠后期如何正确合理的选择攻胎饲料
  2017中国饲料和原料霉菌毒素检测报告
  膨化水产饲料相关的常用信息
  饲料品质管理的重点是生产过程
  格局已变!未来饲料厂或将为养猪场打工?
  无抗,离畜牧业还有多远?

肠舒宁3.jp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2 14: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