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无毒,窝窝好猪 ——胆汁酸解救霉菌肝 近年来,猪群疾病频频发生,猪群抵抗力低,生产性能下降的问题降低了养殖者的养殖效益,并且困扰着养殖一线的服务者,更多的新药投入使用,更多的新疫苗进入免疫程序,但是对猪群疾病的控制并没有改善!在中国如此巨大的养殖区域内,各地猪群发病状况十分相似,明显不符合传染性疾病的规律。我们在对猪群疾病的控制方面陷入了一个误区,过度的重视传染性病原,大力度的在做生物安全,“对补救性措施乐此不疲,对根源性问题视而不见!”。养殖动物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环境、营养(饲料)!作为饲料原料中使用最多的玉米,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霉菌毒素问题!
粮食主产区主要霉菌毒素的污染平均值(ppb)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猪只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霉菌作为真菌的一种,其分泌的毒素是因为霉菌受到外环境胁迫而产生的低分子量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猪对多种霉菌毒素高度敏感,往往低剂量即可导致猪只出现明显反应!饲料中往往是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各种毒素之间还具有累加或协同效应!
以黄曲霉毒素为例,黄曲霉毒素 ( aflatoxin,AF) 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已发现的AF 约20 种,其中黄曲霉毒素 B1 ( AFB1) 因毒性最强、分布最广、危害最大而被列入一级致癌物。AFB1主要具有肝毒性效应,因为其主要的代谢在肝脏部位,肝脏对AFB1 解毒就是其代谢的过程,同时肝脏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多数霉菌毒素侵害肝脏,致使肝功能下降,肝脏肿大,胆汁分泌减少,导致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利用率下降。另外霉菌毒素致使胆道或胆管上皮受损,直接影响胆汁酸的肝肠循环,导致血清胆汁酸增多,胆汁变浓,流入小肠的胆汁流减少,胆流阻滞,发生胆汁淤积。
肝细胞脂肪变性,透明变性,水肿乃至坏死;肝细胞膜崩解,其膜碎片进入血液循环,在肺脏被肺血管巨噬细胞吞噬,释放中性粒细胞激活物,改变了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肺水肿。毒素引起主动脉压下降,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导致心衰,从而加剧肺水肿的发生!饲料中额外添加胆汁酸可以排出肝脏中的毒素,保护母猪肝脏。 一是可以使血清、肝和胆内的鹅去氧胆酸浓度升高,使胆汁的亲水性增加而减少对细胞的毒性;二是胆汁酸作为一种排泄液,可以有效的清除肝脏内蓄积的毒素;三是胆汁酸可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使胆道畅通,消除胆汁淤滞,起到利胆作用。胆汁酸保护肝细胞、利胆的角度显著缓解了霉菌毒素的脏器损伤,在生化指标、组织学表现和临床症状有较好的体现。 在现场使用中,长期添加胆汁酸的母猪群,生产性能、使用年限、仔猪健康状况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文章是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www.lcdzs.cn)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