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xin666888 于 2017-12-8 10:48 编辑
$ S, T- f9 ~4 D6 ?6 c) A8 Q" G* {0 M- |4 O& w! G- o
对温度与通风的认识
+ }" p) Z% i: s尤其是冬季,大多数养殖朋友过于注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的重要环节。在养户现场,37天的鸡群,呼吸道严重,死亡鸡只腹水严重。进入鸡舍时,会发现湿度太大,鸡舍墙壁上有流水,顶棚上面竟然像下雨一样,不断有的水滴滴下,氨气味较浓,通风口量太少,门窗紧闭。要问为何不通风,回答是怕把鸡冻着。/ S+ z( p' @+ Q9 r9 j6 b7 a
q9 \' ?2 f% C7 y& _ B+ ?
其实养户对这一方面陷入了误区,在28天后的鸡只,羽毛已经丰满,自身也有的抗寒的能力。只要把温度控制在22-24度,不要出现忽高忽低,鸡只就会非常舒服。往往鸡群出现问题是因为温差较大,忽冷忽热造成的。
* H' a& |2 ?$ X
# \" a0 @4 U7 G%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家庭散养鸡群,冬天在外散养鸡群,很少有呼吸道发生。所以,对温度与通风这一环节的控制,只要做到温度平稳,通风重于保温,鸡只很少会有呼吸道的发生。也可以说,呼吸道是闷出来的。
! d Y* n" ]5 {/ g8 U: Q& u( C9 C8 M: n& D3 d, o
30天以后的鸡群发病的问题
! A$ l0 r3 O/ F7 |1 c9 Y" k* n30日龄以后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呼吸道,气囊炎,包心包肝。大多数兽医诊断为流感,或流感引起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病毒病。有一养户在35天出现上述问题,在到现场时发现,舍内氨气味太浓,湿度过大。$ C0 ^0 O- Y7 i. \; F
8 h: @/ U7 J- D- @' `- X# `& ?. A P; I9 Z
建议先以通风为主,把前后两端的通风口开启,形成空气流通,不再投用复方类抗生素,使用强力原粉即可。由于此时死淘率高,前期药费投入近两元钱,养户信心已明显不足,就有一种“堵气”的心理,把鸡舍前端的塑料布也撤掉了,晚上也不关窗了,并有提前出栏的打算。结果是在40天时,鸡呼吸道也没了,也不死鸡了,料也增上来了。8 I6 v9 a4 S0 v$ _2 O" U
" t- R' r" B8 X. U: w& l w/ E' {通过这一例子,可以看出,鸡群后期的发病并不是什么流感,病毒,关键是通风与温度没有协调好,造成前期形成的隐患的爆发。前期鸡群的管理与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控制后期疾病的发生,要把工作放在前26天。' J" W t& H% Z$ i6 y: W
& k. h H% V4 V" L为什么冬季问题严重
' D' W( N( h& x; `( K3 e. r不可否认是现在疫情是越来越严重,而冬季又是一个大问题。还是回归到一点,那就是温度与通风。由于冬季过多的注重保温,要么温度过低,鸡只感冒了,要么通风不良,氧气量不足。让鸡只天天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而当舍内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正好时细菌,病毒生长的最佳环境。当通风不足时,这些细菌很通过空气流动带出鸡舍,长期定居于舍内,成为最大的隐患。正是这种环境,给细菌,病毒提供了繁殖,甚至变异的“温床”。! {8 }$ F3 \6 c9 O0 t' w
9 n# m, j% W; ]6 r" ~4 z+ f
总结,现场的问题是许多病都是因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只要改善环境,病就会无药自除。所以说病是养出来,也得靠养来防治。( S5 X7 P* e8 }: M0 N3 v
" ?# V. o3 [: C, c
9 P ^( ?: i, U4 i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