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生素 E
下游产业:饲料级添加剂/动物饲料(占80%);医药和食品
主要生产厂家:帝斯曼(DSM)、BASF,新和成和浙江医药等。
生产情况:全球维生素 E 市场相对平稳,每年保持 3-5% 的自然增长。其中 DSM 和 BASF 约占60%的产能,新和成占 40% 的产能。四家企业均是以间甲酚等为基础原料,经过 20 多部化学反应制备维生素 E,因此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
此外,新和成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自行研发了另一条以丙酮为起始原料的新工艺。虽然新工艺成本与之前的相当,然而可以减少对间甲酚的依赖,分散风险。目前二条工艺均在生产,使用比例大致相等。
2/维生素 C
下游产业:医药、保健品、饲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从需求结构上来看,食品和医药保健品占维生素 C 消费的 95.2%,饲料占 4.4%,化妆品占 0.8%。
主要生产厂家: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鲁维制药、江山制药、天力药业、拓洋实业等
生产情况:目前,全球维生素 C 需求量约为 12-13 万吨,其中中国出口 10 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 80% 以上。除了中国,荷兰 DSM 公司在英国的工厂,主要用于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可以说中国是维生素 C 的世界工厂。
维生素 C 生产技术壁垒不高,进入门槛较低。其产能分布主要为“五大家族”,即东北制药 2.5 万吨,华北制药 2 万吨,石药 3.5 万吨,鲁维 3 万吨,江山 2 万吨。还有天力,拓洋等多家企业生产,产能约为 5 万吨。我国每年维生素 C 产能约为 20 万吨,产能严重过剩。
3/维生素 B2
下游产业:饲料和食品添加行业,其中用作饲料添加剂约占总产量的 65%,饲料级的维生素 B2 含量一般为 80%;食品中主要用作面粉等食品的添加剂,还有少量(< 5%)用于医药。
主要生产厂家:广济药业、巴斯夫(BSF)、帝斯曼(DSM)
生产情况:维生素 B2 全球需求约为 7000 吨,年增长约为 3-5%。由于饲料用比较高,有一定周期性。全球主要生产企业有广济药业 4800吨、巴斯夫(BSF)1500 吨、帝斯曼(DSM) 2000吨。三家企业产能已经超过全球总产能的 80%,已经过剩。
4/维生素 B5(D-泛酸钙)
下游产业: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以及医药和食品,其中 60% 用于饲料添加剂,15% 用于兽药,10% 用于医药,15% 用于食品添加剂。
主要生产厂家:日本第一制药精细化学品公司、德国 BASF 公司、荷兰 DSM 公司、鑫富药业等
生产情况:D-泛酸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1)先化学合成 DL -泛酸钙,通过拆分 DL -泛酸钙而制得 D-泛酸钙。(2)通过化学法或生物法拆分关键中间体 DL -泛解酸内酯得到 D-泛解酸内酯,再由 D -泛解酸内酯与 β--氨基丙酸反应合成 D-泛酸钙,其中生物法拆分的成本比化学法拆分的成本低 15%。
国外 D-泛酸钙生产公司主要有日本第一制药精细化学品公司、德国 BASF公司、荷兰 DSM 公司等。BASF、DSM 均采用化学法生产,而日本第一制药采用生物法酶拆分工艺制备中间体 D-泛解酸内酯,这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工艺。
国内原只有鑫富药业一家有生物法酶拆分工艺,但现在山东新发也采用了这一工艺。在产能分布上,国内鑫富药业产能最大,约为 7000吨。2011 年日本地震后,由于基础设施被破坏,日本第一精化暂停了泛酸钙的生产。在该品种上,第一精化盈利情况并不理想,地震破坏了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影响较为严重,未来有可能退出泛酸钙市场。
5/维生素 B1
下游产业:主要用于饲料,少部分用于食品、医药保健、领域。
主要生产厂家: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兄弟科技、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等。
生产情况:维生素 B1 属于小品种维生素,2009 年维生素 B1 全球总需求量约 7000 吨,其中饲料级维生素 B1 的全球需求量为 4000 吨左右。由于行业连续多年不景气,生产企业纷纷退出维生素 B1 市场。
6/维生素 K3
下游产业: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约占 60% 以上。
主要生产厂家: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乌拉圭 Dirox 公司、土耳其 Oxyvit 公司。
生产情况:饲料级维生素 K3 的全球需求量为 5500 吨,预计未来 5 年小品种维生素维生素 K3 的需求量将以每年 4~6% 的速度增长。浙江兄弟科技是行业的龙头,2010 年以 2000 吨的产量占据 37.9% 的市场份额。公司上市融资后,将维生素 K3 的产能扩展到 3000 吨/年。
(文章来源:执业兽医)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