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9、养猪的“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已是家喻户晓的常识,组成木桶的不同木板的高度决定可以盛水的数量,木桶盛水的量由最低一块木板决定。
今天要说的,影响木桶盛水量的因素并不单纯是木板的高度。木板之间结合不紧密,水会从缝隙中漏出;如果木桶底部出现漏洞,或与桶壁结合不严,水会从底部漏出;如果将木桶倾斜,水会从最低处流走等。
在猪场,可以这么比喻:木桶的底是猪场资金运作;木桶的木板是各个不同的生产车间,如食堂、饲料车间、维修、种猪、产房等;而管理则是桶壁上圈住木板的那道箍。
不可能每个木板的长度相同,要多盛水,可以将桶倾斜,让较短的木板处于最高处。
不可能每个生产环节都那么紧密,但是管理的箍可使它滴水不漏。
不可能每个桶底都有足够的厚度,但只要平整,和桶壁结合紧密,水也可以不漏出。
反之,让短板处于最低处;板与板之间有缝隙;桶底虽厚,但与壁之间有缝、有洞;水也会跑掉。
所以,经营一个猪场,可以个别环节有缺陷,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资金运作、到位的管理和向薄弱环节倾斜的政策,那么这个猪场也会变得令人满意。
希望猪场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加强管理,照顾弱项,更要保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
30、论猪场的制度
猪场是一个工种很复杂的行业,一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十四种以上不同的工种,这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人们就想起了建立起一套制度,由制度来管理猪场。
曾有一个猪场,场内各种制度多达三十多种,但生产还是一塌糊涂,连年亏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制度本身并没有错误,但问题是制度能否贯彻落实,能否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好猪场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法制的效果永远大于人治。但制度是由人制定的,也是由人执行的,制度能否落实到位比制度本身更重要。从猪场管理的角度来说,制度猪场管理的硬件,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执行力,执行力是软件,缺乏软件的硬件只能是一个空壳,再好的制度也没有用。
不要迷信一个好的技术人员就能振救一个猪场,制度也不是万能的。猪场需要制度,更需要实施制度的执行力。把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才会使猪场变得完美。
所有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