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连载:现代养猪30论(10)
15、猪场无小事论
猪场的管理是一个非常细的工作,猪场的利润是一分一厘累积起来的。比如母猪一胎增加0.1头活仔,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但一个存栏500头母猪的猪场,每胎增加0.1胎活仔,年产仔数将增加500×2.2×0.1=110头,而如果下面的每一项措施都能增加0.1头的话,那就是一个可观的数目了。
一、后备猪的培养
在70公斤时改喂专用后备料,并采取限饲防止过肥,确保配前后备猪体况正常。
二、适宜的初配年龄
初配年龄对猪的产仔数是有影响的,配种年龄太小,到产仔时体重太小,容易引起难产,太大又容易。确保后备母猪配种时,体重110公斤以上, 7月龄以上,发情次数两次以上。
三、恰当的配种时机
“粉红早,黑紫迟,老红正当时”,与“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相结合。
四、配种次数与配种方式
据资料介绍,配种两次效果优于一次,两头及以上公猪配同一母猪优于单一公猪交配。
五、每次输精前的精液检查
每次人工授精前检查精液可保证授精质量。
六、配前短期优饲
配前十天喂给母猪高能量饲料,并提高采食量,可提高排卵数。
七、配后三天限饲
配后前三天限饲,可减少受精卵死亡。
八、适宜的营养
给母猪不同阶段供应相应的饲料,是保证母猪排卵与胎儿发育的营养保证。
九、配种时的消毒
如果这个措施可使一百头母猪中的一头避免了产道炎症,就会使全群平均增加0.1头猪。
十、周到的孕期管理
防止了孕期流产、化胎,也就是相对提高总体产仔数。
十一、接产护理
防止仔猪冻死、压死,及时解救假死仔猪,也会使活仔数量增加。
假如说上述措施每项都能增加0.1头活仔猪,那么各项措施同时采用,效果不单纯是几个0.1的累积,而其中一项出现大的失误,也不仅仅只减少0.1头,也可能使产仔数为0。
要在养猪行业站稳脚跟,在着眼大处的同时,不要忽视每一个细小的地方。
16、老场变新场论
近年来各地猪场生产情况一直不稳定,除各种疾病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外,猪场的思路也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始终有不少猪场仍达到相当不错的生产水平,结合各地猪场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北京新世纪劲能集团技术部推出改造老猪场的综合措施,凭借先进的养猪理念和可靠的饲料保证,解决猪场棘手的难题,争取在一年时间内将一个问题重重的猪场变成一个生产稳定、效益可观的猪场,我们称之为“改造老猪场计划”。
一、老场变新场是必要的
现在对于猪场来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养猪老板非常头痛,我把它编成顺口溜:“疾病不除,彻夜难眠。猪群不稳,提心掉胆。计划不周,忙后难闲。屡赔不赚,脑汁搅干。”
老猪场的问题在观念陈旧上,在管理松泄上,更在疾病繁多上,他们对上述问题已无能为力,他们有这样的需求。同时老场变新场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减少投资,增加收入,所以是必需的。
二、老场变新场是可行的
是因为我们已有一套成熟的猪场管理方案,是因为我们有先进的养猪观念——精细标准养猪法,在于我们有优质的饲料保证,还在于我们有一个技术先进和经验非富的团队。
老场变新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会将它分成几个阶段来完成,循序渐进,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每一阶段都有相关人员参与。缺少的只是猪场老板的信心和执行力度,这点上猪场是会配合的。
三、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老场变新场的效益是不容质疑的,猪场收获的是盈利数量的增加,职工收获的是工资的按时发放和收入的提高,我们则会收获产品销售的利润和知名度的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部分猪场改造成功,必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社会效益会更大。
连载:现代养猪30论(11)
17、老猪场“点石成金”论
养猪难,养老猪场的猪更难,许多猪场因病情过多严重亏损,这在养猪行业让许多人头痛。但老猪场也能赚钱,只要我们按科学方法,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老猪场赚钱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下面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一、每一头猪都赚钱——淘汰没有饲养价值的猪
现在每个猪场中都会养一些不赚钱的猪,如没有性欲的公猪,一周只能配种一至两次的公猪,长期不发情的母猪,胎龄过大哺乳性能差的母猪,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猪等。这些猪只会增加成本,没有赚钱的可能,所以要及早淘汰。如果养一百头母猪和养二百头母猪利润相同,我们就要决定只养一百头猪,不要贪图过大的规模。也就是要养能赚钱的猪。
二、降低饲养成本——用能赚钱的料
一种料不论它价格高低,只要能赚钱的料就是好饲料,如果我们只要求用廉价的料,一年算下来赔钱,这种料就并不便宜。所以选择一种料的关键是能否为我们赚钱,具体来说是它的性价比高低。
三、高薪请人——雇佣能赚钱的人
猪是靠人去养的,一个管理人员或饲养人员对养猪的效果影响太大了,小者是一头猪,一窝猪,大者则会是一批猪。我们用人不要只看它的月工资多少,而要看它能给咱们创造多少利润。月工资五百,一年不能给猪场盈利的人可以不用,但如月工资两千,一年能创造十万利润的人则要用。当然选人有难度,但人的作用有的可以靠高薪聘请,有的则可通过合理的效益工资方案,把现有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至于生产上的一些事情,如降低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单位母猪年出栏肥猪数量,以及其它的一些事情都是靠人去完成的。有一个配置合理的人员队伍,上述问题都容易解决。
以上只是养猪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生产上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但只要摆正心态,养猪会变成既能赚钱又快乐的过程,达到快乐养猪的最高境界。
18、快乐养猪论
这个说法会遭到许多同行的反对,因为养猪正遭受越来越多的困扰,老板为资金不足发愁,技术人员为生产成绩低发愁,职工为本来就不高的工资还老是拖欠发愁等。
现在我认为应该改变这个观点,养猪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六七十岁的老专家退休后仍工作在养猪前沿,见到猪他们高兴,是因为他们喜欢猪;许多老板从盈利把握大的行业转为养猪,是因为他们喜欢猪;生产在一线的技术人员、饲养人员,不怕脏,不怕累,是因为他们喜欢猪。
养猪人的喜与忧和猪场生产联系在一起,猪壮人喜,猪死人忧。为此我们提出快乐养猪理念,让所有养猪人都快乐。
一、想象中的境界
1、人在心情愉快时,工作效率最高。
2、老板在同行聚会时,大谈成功秘诀,眉飞色舞,何等惬意。
3、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既得到老板的赏识,又能拿到高的工资,还能得到同行的羡慕和下属的尊重,也会把好心情带到家中,和亲人同乐。
4、职工每天有条不紊的工作,既不太累,也不很脏,更没有老板的冷脸和上司的责备,月底还能拿到不错的工资,个人的价值得到认可,比同等条件的人强,也是很快乐的。
5、小猪见熟人摇头摆尾,见生人立即站起,圆睁黑亮的小眼以示抗议。大猪吃料前嗷嗷直叫,吃料后静躺休息。衣食无缺,环境优美,吃的是可口饲料,住的是猪间仙境,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二、创造快乐
1、计划:不能过高,也不过低,只要每天完成所定计划,我们就会很快乐。
2、日事日毕,不留后手:每日事情都完成很好,就不会为没干完某件事而劳心,心无牵挂。
3、想在事前,做在事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场如此,猪场也如此。不论是猪病,还是市场,甚至人员管理,只要我们想到了,做到了,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4、注重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人们反映赶猪难,是因为方法不对。寻找办法很难,但找到后却很快乐,快乐就会在不停的工作中体现出来。
三、分享快乐
一个微笑会换回更多的微笑,我们养猪快乐,也会感染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同行,甚至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同样也会收到他们的回报,他们也会将快乐贡献出来共同享受,一个人的快乐会变成一方的快乐。
养猪过程中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烦心事,但只要我们摆正心态,用快乐养猪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就会达到真正的快乐养猪境界。
快乐养猪,养猪快乐,养快乐猪,其乐无穷!
19、养猪的“多三头”论
母猪每胎产仔数的多少是衡量一头母猪繁殖性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是各大猪场比较关注的话题,根据本人在猪场实践中摸索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可能会对提高母猪产仔数有所帮助,供同行参考:
一、断奶母猪实行短期优饲
由于断奶母猪在5-7天内要参加配种,母猪在离开仔猪及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在第一到二天采食量不会太高,有经验的饲养员最容易发现这一点,在断奶后的第三第四天,要把料提高到每日饲喂2.5至3千克,这对刺激母猪排卵是有所帮助的,这就要求饲养人员熟练掌握饲喂技巧,望饲养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母猪的发情鉴定及适时配种
母猪的发情鉴定的成功与否,是保证母猪受胎的关键,所以要求配种技术人员仔细检查每头即将参加配种的母猪根据发情状态、时间,及时配种。
三、母猪采取轮回杂交的方式配种
母猪杂交方式直接影响着产仔数的高低,而采取这种方式杂交配种将会大大提高受胎率及产仔数。
四、时刻保证公猪质量
公猪是猪场的运转核心,加强公猪的饲养管理使其提供品质优良的精液。
五、母猪配种前公母猪的生殖器官消毒
由于断奶母猪一般采取大圈饲养,外阴部位最易受到污染,所以在配种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外阴及公猪的包皮,会对受胎有利。
六、努力提高母猪妊娠前期产饲养管理,以减少胚胎死亡
母猪配种后的前期管理是怀孕期的关键时期,同时是调整母猪体况的最佳时期。
七、母猪产后管理
母猪产后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断奶以后配种受胎的几率。
八、优化母猪群
通过优化母猪群,淘汰那些产仔数繁殖性能偏低的母猪,是对整个母猪群的生产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九、加强疫苗、饲养管理等手段,控制母猪繁殖方面的疾病
有些母猪存在繁殖方面的疾病,根猪场的防疫制度、合理免疫有直接关系。
十、选种
后备母猪的选种一定要严格,严禁杜绝凑合、顶替母猪的思想存在,把好选种关。
经过上述的处理,每头母猪可多产三头仔猪。
连载:现代养猪30论(12)
20、养猪高回报论
作为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也就是说不管是自有资金还是集资或是贷款,都要反它看成是银行贷款,也就是计息。而且按复利(利滚利)。原因是:作为资金投向银行可以是这个行业,也可以是别的行业。
投资养猪产业,与投资其它行业一样,风险是有的,但是如何将风险性降到最低,下面谈几个问题。
一、搞好实实在在的可行性分析
找养猪业内有真才实学有经验的行家里手(不是徒有虚名),进行市场预测分析,投资规模设备选型方案论证,企业效益预测和投资回报年限分析等等;决不能作假“分析”报告。“把资金先弄到手再说”的想法害人害己,也丢失“可行性分析”的意义。
二、投资如何分配使用
见到有的猪场表面一看建得也不错,规模也可以,投资也不少,可是猪还没有养满就垮了。有的甚至刚建完场,就运转不起来,每年的本息压得喘不过气来,急着转卖或招租,又出不了手。“跑项目”“争取资金”不是自找烦恼吗?所以投资养猪产业,一定要概算出建一个场:征地(或地租)、配电、土建、购种猪和企业流动资金各占多少?资金是一次性投入还是分期拨付,是否100%的把握?都要预见到。
三、总体规划、土建和设备选型
这三方面一定要搞好方案论证,而且要听多方论证,别听一家之言,确保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见到一些大猪场,开始就缺乏总体规划,缺什么补什么,补来补去,布局零乱,体现不出生产工艺流程的链条。给防疫和日常管理带来永久性的麻烦。
还有的猪场,认为盖猪舍没什么,图纸就在领导心里头,说怎么盖就怎么盖。其实,养猪舍它的特点是跨度大,每排猪舍又很长,而且有的圈舍中间没有截断,遇上大风、大雪和维修等新增加的负荷是很大的,就北京附近,圈舍前后倾覆倒塌、左右倾覆倒塌,因维修时荷载增加造成局部倒塌的,例子很多。纠其原因,就是设计不合理。屋架的荷载、大樑的扭距、挠度、两端的反力都要通过力学计算。早在20多年前,国家建委就有通知,8米以上跨度房屋,只有建委系统设计屋有权设计。即使是轻顶简易房舍,自行设计,也要加大保险系数。
关于养猪设备选型,新建场一定跟上时代步伐,现在新材料新工艺进展很快。即使是老猪场也存在设备更新、工艺、设备技改措施的问题。这方面搞好了,会给企业管理和效益提高带来很大好处。
现在企业经济动辄多少万元,算账要精。所以要学一学以数理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不要学描述性只能定性的经济学)。所以有人提出先进的企业管理应该掌握三大魔戒,即是哲学与数学相结合;技能与艺术相结合;资源力与执行力相结合。
21、论养猪的误区
“什么是高科技?应用后使猪场获益的就是高科技。”
养猪生产中,由于人们认识不足,一些本来科学的东西却起不到先进效果,也就是人们往往走向一个误区。
1、先进的设备一定是最好的
热风炉上有控温装置,但由于锅炉工文化低不能正确使用,往往出现温度失控。自动上水设备在使用后,由于没有人过多的注意,往往在把水用光的时候,才会被人们发现,出现断水情况。——先进的设备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来与之协调。
2、搞好防疫,就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疫苗的保护力不是100%,会受到疫苗质量,猪的体质,应激,免疫系统是否被破坏,病原的数量和毒力等的影响。防疫过的猪在受到大批量强毒的攻击,也会出现疾病发生现象。
3、价格贵的猪、料、药就是好的 任何一种东西,有利就有弊,优点突出的往往缺点也突出。如瘦肉率高的猪种存在的高应激、发情配种难以及要求饲养条件高等,如果条件达不到,其优点很难发挥,但其缺点却很容易暴露出来。而价格高的饲料,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喂优良品种猪会产生很高的生产性能,如用其喂养本地品种猪,或喂养饲养条件差的猪,不但不会产生高的生产性能,而且会出现负作用。高价格的药也同理,如不对症,不但不治病,还会耽误病情。如氟笨尼考,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菌药,在呼吸道可以保持高浓度,针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嗜血杆菌等效果很好,但用其治疗大肠杆菌病就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4、请一个高技术人才,就能赈救一个场
一个猪场的兴衰,和许多因素有关,如经营策略、管理水平、职工素质、技术水平等,技术水平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再高明的技术,遇到一个连饲料也买不起的猪场也无济于事;技术措施需要严格的管理作保证,如果一项技术措施在执行过程度中,不能贯彻到底,中途变形,再高的技术也不行。
5、对所有职工都要求高文化 猪场并不是高科技项目,过多的高文化职工,由于没有太多的岗位,让他们干一些粗活,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结果工作效果不一定有一文化低的职工干得好。——职工层次也需要协调
6、奖罚制度越细越合理 奖罚制度在制订时,开始认为合理的,在执行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有的场就把制度订得非常细,但这样做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制度订细后,大多数职工看不懂,一直在糊里糊涂的工作,干好干坏也不清楚是受奖还是受罚,时间长了有一种受欺骗的感觉。——为职工制定的制度必须要让职工明白
7、只要我们搞好环境,严格消毒,就能把猪养好 这是养猪存在的又一个误区。搞好环境、严格消毒是养好猪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养猪还需要饲料,品种,繁殖,另外还有定期药物预防等。没有全价饲料,饲养生产性能差的品种,母猪产仔数少,肥猪售价低等,都会影响养猪的效益。同时,环境和消毒,只能减少猪群感染疾病的机会,也就是只能防病,但不能治病,对一个有病的猪群,效果就不明显了。另外,任何一种消毒药不可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不能把搞好环境、严格消毒当成养猪成功的唯一法宝。
8、预混料的质量都差不多,价格越便宜越好
许多饲料业务员会说这样一句话,所有的预混料质量都差不多。但其实,任何一种预混料都有其特点,只是针对性不同而已。预混料是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及特殊药物的组合,预混料的质量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A:原料的质量 如原料主要成分的含量,稀释剂的性能,原料成分的稳定性等。
B:药物的针对性 有的预混料针对消化道疾病,有的混料针对呼吸道疾病,有的预混料针对抗应激药物,而有的更注重于氨基酸的全价性等。
C:药物的含量 药物的含量对以后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出现了在用过一个场的预混料后,再用其它场的料就不行了,因第一个场的预混料中加入了超剂量的抗菌药物,或多种药物的组合,使猪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和抗药性,一旦药量降低或药种减少,就可能出现部分病原的大量繁殖,引发疾病。
9、饲料搅拌时间越长越好
饲料搅拌时间过长,会出现成分的分离,比重大的沉下,比重小的上浮,造成人为的不均匀。
10、有效期的误区 饲料包装上有有效期,药品说明书上有有效期,疫苗说明书上更有有 效期。人们有时会认为在有效期内的就能用,不在有效期的就不能用。其实,任何一种物品的有效期不是绝对的,失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和时间长短有关,也和存放条件有关。如猪瘟疫苗,在零下20℃保存,有效期为一年,但如果在10℃保存,那就不是一年了,也可能只有几天。——考虑有效期,必须结合存放条件。
所有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