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49|回复: 1

贵州省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4 22: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贵州的,发一个贵州的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22: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

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畜牧业协调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大省建设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五”畜牧业发展回顾
一、“十五”畜牧业发展主要成就
(一)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2005年全省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和奶类产量分别为187.01万吨、11.11万吨和3.75万吨,比2000年增长50.74%、70.14%和121.89%,年均递增8.55%、11.21%和17.28%,递增速度超过“九五”时期。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为47.57千克、2.83千克和0.95千克,比2000年增长44.57%、62.64%和111.11%。 “十五”期末全省畜牧业总产值194.2亿元,畜牧业增加值122.2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的110.67亿元、66.49亿元增长75.29%、83.78%,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比2000年增加7.2个百分点。
(二)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十五”期间,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省人大、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动物防疫条例》、《贵州省口蹄疫应急预案》和《贵州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严格执行疫情监测制度,巩固和强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省畜牧局制发了《贵州省无公害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及生猪、肉牛、肉鸡等《无公害畜禽养殖技术规范》,在全省开展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动物源性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
省兽药监察所通过了农业部资格复核审查认证,建立了贵州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权开展畜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检测。全省建立了5个地级兽药饲料监察所和68个县级兽药饲料监察所,初步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兽药、饲料及畜产品质量监察体系,为提高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2005年,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已有42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通过认定,牛来香、三联乳业等4家企业的25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织金县三家寨村有机肉鸡养殖协会养殖的肉鸡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三)畜牧业结构逐步优化
“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发展生猪,突出发展肉牛、肉羊和奶牛,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战略后,各地加大了以畜种结构、畜群结构和产品结构为主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2005年全省牛、羊存栏分别达793.02万头和448.33万只,比2000年增长20.53%和31.18%,年均递增3.8%和5.58%;肉牛、肉羊出栏分别达103.08万头和280.26万只,比2000年增长100.74%和69.37%,年均递增14.95%和11.11%;同期生猪存栏数和出栏数分别达2138.01万头和1911.34万头,年均递增4.85%和10.36%。牛、羊、禽肉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4.94%上升到2005年的16.04%,猪肉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84.7%下降到2005年的83.51%,畜牧业结构逐步优化。
(四)畜牧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3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3]14号),为畜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优质畜产品基地等畜牧业建设项目的带动下,社会资本注入畜牧行业的额度不断增加,增强了畜牧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小区规模养殖的健康发展,加快了畜牧业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的步伐。2005年,全省已建成畜禽养殖小区1268个,其中:肉猪765个、肉牛280个、奶牛16个、肉羊116个、禽91个。全省适度规模养殖发展速度加快,出栏肉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32666个,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328个,出栏肉羊10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1900个,出栏肉鸡5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3702个。
在畜牧业发展进程中,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空前活跃,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省从事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的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涉及乳制品、肉制品、禽蛋食品加工及草业、饲料加工等相关领域。
(五)饲料工业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我省饲料工业产量持续增长。2005年,全省工业饲料生产量达41.1万吨,其中配合饲料23.24万吨、浓缩饲料17.86万吨,总产值达16.5亿元,工业饲料产量和总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长50%和189.5%;推广工业饲料130万吨,比2000年增长117%。随着我省工业饲料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正大集团、希望集团、正邦集团、湘大骆驼、韩国希杰等省外企业纷纷进入贵州。饲料工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十五”期间,我省饲料级磷酸盐生产增长迅速,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六)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五”期间,全省各地强化动物防疫和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防疫工作不断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相继实施了动物疫情测报站、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基层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其中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层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全省9个市(州、地)、66个县(市、区、特区)、120个乡镇。改扩建省、地、县三级兽医实验室,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352个、村级防疫室3000余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9个,完善14个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设施设备。
(七)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健全
“十五”期间,省冻精站通过验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级种公牛站生产经营许可证》,具备生产经营家畜冻精资质,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全省牛品种改良工作的需要,全省累计建成牛改点2324个,其中冻配点1975个,输精员3039人。2005年完成人工输配母牛42.69万头,其中冻配37.33万头、鲜配5.36万头,产杂交牛21.66万头,受胎率由“九五”期末的30%提高到52.17%;牛平均单罐输配数189头,杂交牛占牛群总数的15%左右。全省已建成波尔山羊种羊场5个,羊改点1613个,其中冻配点593个,累计输配母羊56.82万只,杂交羊约占羊群总数的5%。胚胎移植工作已经起步,累计完成移植受体牛、羊2273头(只),产犊牛244头、羔羊1054只。
全省有国家级畜禽良种猪场1个,地级扩繁场9个,地、县级种畜禽场34个,猪改点9575个(人工授精点2820个),猪三级繁育体系基本形成。2005年,推广杂交猪2454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1227万头,其比重由“九五”期末的22.7%上升到50%。
全省累计推广良种禽5.17亿羽、意蜂25.2万群、良种兔127.7万只,从江香猪、可乐猪、黔北麻羊、平坝灰鹅、黔东南小香鸡、乌蒙乌骨鸡、竹乡鸡、矮脚鸡、下司犬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八)草地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省以草地改良、退耕还林还草、林下种草、粮草间作等形式开展草地建设,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畜禽提供优质牧草。“九五”期末,全省累计人工种草210万亩,“十五”期间,新增人工种草120万亩。成功推广林草畜、粮草畜、畜沼粮结合的生态养殖技术,建成一批集科研、示范和技术推广于一体的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
“十五”期间,冬季农田种草养畜成为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一个亮点。推广种植一年生黑麦草、燕麦、冬牧70黑麦、箭舌豌豆、光叶紫花苕等优质牧草,累计完成冬季农田种草300多万亩。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畜牧业投入增加
2003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建设生态畜牧大省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各市(州、地)、县相继出台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意见(决定),编制并发布了畜牧业发展规划,增加了对畜牧业的投入。2005年省级财政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由2002年的1800万元增加到6250万元。自2004年启动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以来,各级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省、地、县三级财政共投入1.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发展。
(二)完善管理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黔党发[2003]14号文件精神,2003年,在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的基础上,组建了贵州省畜牧局,内设4个正处级职能处(室),负责全省畜牧业发展的行业管理。全省9个市(州、地)中7个成立了独立的地级畜牧局(中心),88个县(市、区、特区)中60个成立了畜牧局(中心),形成了省、地、县三级畜牧业管理体系。为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省、地、县三级综合执法机构142个,已配备执法人员400余名。
(三)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
“十五”期间,各级畜牧部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畜牧业综合技术推广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逐步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增产的贡献率达40%以上,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增至47.7%。
“十五”期间,开展畜牧科技攻关项目13个,基金项目10项;国家成果推广计划1项,省重点成果推广计划项目12项;实施畜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项,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省长基金项目7项。开展人工草地建植、管理及冬季农田种草利用技术研究;贵州主要牧草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天然草地改良与合理利用技术研究;秸秆处理利用技术研究;粮(林)草畜结合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采用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方法,对地方畜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进行研究;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进行牛羊品种改良。采用组织培养、荧光抗体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试验等常规病原学、血清学方法进行动物疫病诊断;引进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分子杂交试验、核酸探针、核苷酸序列分析、氨基酸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检验新技术。开展“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硝基咪唑”、“氯霉素”等涉及畜产品安全卫生的激素类和兽药残留等项目检测。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农业厅丰收计划奖55项。
(四)加强项目建设,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2004年省农业厅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贵州省畜牧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畜牧业项目申报、审批、管理、验收等程序。省畜牧局先后下发了《贵州省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申报指南》、《贵州省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实施管理试行办法》和《贵州省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统计报表试行制度》。同时,省畜牧局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开展专项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自2004年启动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后,各项目县(市)成立了有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由畜牧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负责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到2005年,全省共建立优质畜产品基地90个,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十五”期间,我省实施了贵州省白三叶等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天然草原恢复与保护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农业部“948项目”、贵州省肉用种羊场、肉用种牛场建设、供港活牛基地建设、贵州省种公牛站改扩建、贵阳市花溪高产奶牛良繁基地建设、贵州省胚胎移植中心建设、贵州省饲料监察所基本建设、贵州省饲料安全工程建设、贵州省兽药质量监测检验室建设、动物疫情测报站、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基层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动物检疫监督设施等一批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提高了饲草饲料生产、畜禽品种改良、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及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五)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
“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了“中国-欧盟奶业和食品加工技术及商务合作项目”、“中加合作农村综合发展扶贫项目”、“国际标准化草地畜牧业建设项目”等建设。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引进了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我省畜牧业的长足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全省引进境内外民营企业投资农业产业81家,其中投资畜牧业企业35家,占43.2%。柳江、新广、大龙、北京京安等一批省外畜产品加工及养殖企业落户我省。同时,省内大量社会资本创办的养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各类民营畜产品加工及养殖企业的兴起,延长了畜牧业产业链,繁荣了畜产品市场,民营企业的介入为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拉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一)自然资源
贵州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勤劳的贵州人民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驯养了许多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使贵州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且大都具有突出的特色。全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有45个。其中有关岭黄牛、思南黄牛;香猪、可乐猪;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竹香鸡、三穗鸭、平坝灰鹅等。“九五”期间通过畜禽品种资源补充调查,新发现了贵州白水牛、黔东南小香羊、贵州马头山羊、乌蒙乌骨鸡、织金白鹅等一批性状特异,极具开发价值的优良品种。从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牛、杜洛克猪、波尔山羊等品种,通过引进杂交培育,育成了荷斯坦奶牛、贵州半细毛羊、贵农黄鸡等品种,进一步丰富了贵州的畜禽种质资源。
全省天然草地面积达643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4.3%,有500多万亩田地坎和3000多万亩林下草地可供开发利用,可供饲用的植物种类有1000多种。近年来,我省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引进白三叶、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鸭茅、一年生黑麦草、菊苣、串叶松香草、皇竹草等优良牧草并大面积推广种植,草地改良步伐加快,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全省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每年鲜草总产量可达5000多万吨,加上退耕还林地和冬季农田种植优质牧草,每年鲜草总产量可达6000多万吨。每年有1100多万吨农作物秸秆和600多万吨藤蔓可供家畜利用。大量的玉米、马铃薯、饼粕、糠麸等粮食及其副产品可为畜禽提供饲料资源。
(二)政策保障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省畜牧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了3个1号文件,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农民实行普惠政策。200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把我省建成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畜产品为特征,以生态养殖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大省。200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积极培育以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贵州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贵州生态畜牧业大省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科技支撑
“十五”期间,加强畜牧业科技和机制创新,加快科技事业发展,使我省畜牧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等国际组织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友好国家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草地农业系统项目、奶类援助项目、土地综合利用项目和农村综合发展扶贫项目,实施了畜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储备和技术基础,探索和总结出以“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为重点的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培养出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畜牧兽医科研、教学、技术服务体系已形成。贵州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贵州省草业科学研究所、贵州农科院旱粮研究所、毕节地区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等从事畜牧、兽医、草业基础应用研究的单位,对制约我省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具备联合攻关的能力,并已研究完成一批可供应用的良种繁育、畜禽短期育肥、疫病防治、优质饲料生产和小区规模养殖配套技术。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各地、县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培养出大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为全省畜牧战线输入大量新鲜血液。
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省、地、县各级成立了兽医防治检疫站、畜禽品种改良站、饲草饲料站和兽药饲料监察所,75%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单设,24%的乡(镇)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管理。全省有1万多名专业技术队伍,有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7200多人。大部分行政村配备了专职的村级畜牧兽医技术员,省、地、县、乡、村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全省约有2800万从事畜牧养殖业的劳动者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四)资金支持
中央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累计投资1.45亿元。动物疫情测报站、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动物防疫和检疫监督基础设施等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饲料安全工程和省级兽药质量检验室建设项目投资500多万元,13个“天然草原恢复与保护建设项目”和贵州省白三叶等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牛、羊和胚胎移植等品种改良项目总投资达2275万元。草地畜牧业发展迅速,品种改良和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基础夯实。“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对贵州石漠化治理工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我省畜牧业提供资金支持。
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财政投入畜牧业资金省、地、县三级按3∶3∶4的比例配套。省级每年安排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5100万元以上,以后继续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省级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信息体系以及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补助,以及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等。地、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财政扶贫项目资金80%用于种养业,其中不少于50%的资金投向畜牧业。主要用于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牧草种子、青贮氨化设施补助及农民技术培训等。农村沼气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村基本建设资金、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金等,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引导生产要素投向畜牧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坚持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畜牧业发展,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多种经济成分以多种形式参与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加工和流通,充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引进外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一批省外畜产品加工及养殖企业落户我省,带动各类畜产品加工及养殖企业的兴起,为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拉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有各类畜牧加工企业资产总额达8.28亿元,年产值29.49亿元。
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金融部门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在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增加对畜牧业发展的贷款额度,重点支持发展优质畜产品规模生产、农户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市场建设、饲料和兽药生产等。各地配合农业银行认真抓好小额扶贫信贷资金的发放、管理和回收工作。对有还贷能力、信誉好的畜牧养殖户,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帮助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对发展畜牧业的服务功能。保险部门积极主动开展畜牧保险业务,降低养殖业风险。
据统计监测,2005年全省投入畜牧业生产资金达61.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059亿元,企业投资2.96亿元,个人投资54.92亿元,分别占投资总额的6.55%、4.78%、88.67%,在个人投资额中,农户投资47.24亿元,占个人投资额的86.01%、占全省投资额的76.26%,农民已成为畜牧业的投资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畜牧业投入机制已初步形成,资金支持拉动畜牧业快速发展。
(五)市场营销
畜禽产品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我省动物性食品仍以猪肉为主,蛋、奶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奶,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西南地区平均水平的22.8%,全国的8.6%,世界的0.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经济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质量的升级,这些差距也就成为市场需求发展的方向,仅满足贵州本省需求,就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有利于发挥贵州草地畜牧业的比较优势。贵州经济发展滞后,但是工业污染程度较轻,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充分利用我省良好的自然环境,生产和加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贵州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有利于贵州畜产品走向世界。贵州兼具农区畜牧业和草地畜牧业的特点,农民有发展养畜的传统习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家庭饲养猪、牛、羊的比重较大,而农民家庭养畜成本较低,因此,我省畜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市场潜力大。
全省拥有大中型大牲畜交易市场68个,关岭县花江、玉屏县朱家场、贵阳市花溪、盘县刘官屯、兴义市万屯市场5个大牲畜交易市场日上市量500头以上,大牲畜日上市量200-500头的中型交易市场63个。大牲畜日上市量200头以下的小型交易市场100多个。全省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大牲畜交易市场。猪禽交易在各农贸市场均有摊点经营,经营摊点密布各地。肉牛屠宰销售市场增多,安顺市幺铺镇大型肉牛屠宰销售市场日均屠宰销售肉牛300头以上的,县以上城市都已建立了民营的肉猪屠宰销售市场,全省大中城市均设有蛋类批发市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2005年,新增省级畜产品加工及养殖龙头企业11户,引进省内外民营企业投资畜牧业企业35家,320余个养殖协会和营销协会的建立,为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发挥了重大作用。交易市场、畜产品加工企业、营销组织和各类养殖协会的兴起,初步构建了我省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
信息网络方便广大农民和畜牧科技人员网上查询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近年加大了信息网络建设力度,“贵州农业信息网”、“贵州农经网”实现从中央到省地、县、乡(镇)的纵向联系和双向反馈,横向与各涉农部门、畜产品市场等相连。为基层干部、农民朋友,涉农部门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专业户等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对指导畜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制约因素
虽然我省畜牧业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但与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省畜牧业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投入不足。2005年,国家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仅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1%。由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我省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各级财政增加了对畜牧业的投入,但与畜牧业发展的速度仍不相适应,继续加大投入已成为我省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当务之急。
二是规模化程度低。畜牧业规模养殖比例小,大部分仍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为主体,养殖方式落后,养殖水平低。工业饲料普及使用率和转化率、牲畜繁殖率、出栏率和个体生产能力及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养殖农户的带动能力弱,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加销脱节,“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农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信息体系不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少,养殖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大,严重制约了我省畜牧业的发展。
三是结构不合理。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差,粮食人均占有量相对较低,发展养猪受到一定限制。而我省肉类总产量中猪肉比重较大,牛羊肉比重较小,生猪基数大,增速较快,但比较效益低,优质畜产品供应不足;牛、羊、禽肉的产量虽然持续增长,但基数小,增速慢;蛋、奶的产量因受传统的饲养方式、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和膳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
四是科技水平低。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畜牧业增产或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普遍在60%~80%,我国为49%,而我省仅为40%。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禽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草地和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动物营养与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畜禽胚胎移植工程和繁殖技术、良种化程度,畜禽主要疫病预警预报和高效防治技术、畜禽饲养工艺和环境工程技术、畜禽产品加工技术、畜牧业标准化技术、监测体系建设和监测技术运用、畜牧业信息化等方面。农户传统养殖观念和养殖习惯需要改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第三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3]14号)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以无害化生产和草畜平衡为重点,统筹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道路,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畜产品品牌,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循环经济运行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导向原则
做好市场环境分析,预测畜牧经济发展趋势,不论是商品基地建设、区域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的确立,还是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发展,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化理念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产业化经营原则
集中力量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布局科学、竞争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群体,带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营销上规模、上水平。同时,培育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牧业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和各种类型的专业大户,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组织管理职能,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
(四)比较优势原则
立足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集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调优畜牧业生产结构。
(五)科技先导原则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抓住农业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大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六)依法治牧原则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贵州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畜产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障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基本目标: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无害化生产和草畜平衡为重点,统筹兼顾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畜牧业生产体系,初步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促进畜牧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把我省建成生态畜牧业大省的目标。
到2010年,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以下目标(相关指标见表1):
(一)畜产品产量目标
肉类总产量达到282万吨,人均肉类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禽蛋产量18万吨,奶类产量达到12万吨。
(二)畜牧业产值目标
畜牧业产值达到31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三)农民收入目标
农民畜牧业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四)牲畜出栏率目标
生猪出栏率提高到120%,肉牛出栏率提高到18%,肉羊出栏率提高到66%。
(五)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目标
建设黔北、南北盘江优质肉牛产业带;黔北、黔南优质肉羊产业带;黔中、黔北优质肉猪产业带;大中城市郊区和高等级公路沿线奶牛产业带;高等级公路沿线和黔南、黔东家禽及特色养殖产业带。在每个养殖带内布局和建设一批优质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六)龙头企业发展目标
全省建成重点龙头企业省级40个,地区级50个,县级100个。
(七)市场建设目标
全省建成区域性大型活畜交易市场40个,大型屠宰交易市场20个,活畜禽和畜禽产品交易综合贸易市场5000个。
按照市场需求,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发优质畜产品,立足省内市场,大力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力争使我省畜产品在国际及省外市场的交易量占产品总量的30%以上。
(八)畜牧业生产体系目标
建成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控制、饲草饲料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畜牧业生产支撑保护体系,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水平。
第四章 重点项目
为实现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目标,规划实施七大工程项目,即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工程、动物保护体系建设工程、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程、畜牧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工程、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和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见表2)。
一、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
(一)发展重点
继续完善省、地、县三级良繁体系,建设省级肉用种羊场1个,加快地级肉用种羊场及高产奶牛繁育场建设,改善各级良种场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快品改点建设,增加猪、牛、羊品改点覆盖度,注重引种与改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重点项目布局
1、地级肉用种羊场及高产奶牛繁育场建设项目:在铜仁、遵义、毕节等地实施。
2、地级良种猪扩繁场建设项目:在遵义等地实施。
3、牛冻配改良点建设项目:在全省各地实施。
4、猪人工授精点建设项目:在全省各地实施。
5、羊人工授精鲜配点建设项目:在全省各地实施。
6、原种鸡场建设项目:在贵阳、遵义、兴义等地实施。
7、父母代鸡场建设项目:在9个市(州、地)实施。
8、省级肉用种羊场建设项目:在贵阳实施。
9、省级种畜禽调节中心及省级家禽胚胎移植中心建设项目:在贵阳实施。
(三)资金投入及预期效果
项目总投资1.425亿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杂交牛40万头、本地种公牛2000头、合格种猪6000头、“二元”杂交猪2000万头、“三元”杂交猪3000万头、合格种公羊700只、鸡苗1000万只、地方优良种鸡20万只,畜禽良种供给能力大大提高。每年新增产肉量12万吨,年新增产值11.6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工程
(一)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每年冬季农田种草300万亩、处理利用秸秆160万吨。对现有大型饲料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
(二)重点项目布局
1、冬季农田种草及秸秆处理利用项目:在全省各地实施。
2、饲料加工厂技术改造项目:在饲料厂所在地实施。
(三)资金投入及预期效果
项目总投资1.47亿元。项目建成后,为全省优质畜产品基地提供充足、优质的饲草饲料来源,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对现有大型饲料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企业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完善,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畜牧业投入品质量提高。
三、动物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一)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动物保护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省、地、县三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充实地、县、乡(镇)、村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完善其疫病防疫、诊断、监测、报告等基础设施设备,加强地、县级动物防疫监督与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6个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和9个无害化处理场,完善14个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设施。
(二)重点项目布局
1、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在贵阳实施。
2、地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在9个市(州、地)所在地实施。
3、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在88个县(市、市辖区)实施。
4、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建设项目:在检查站所在地实施。
5、地、县级动物防疫监督与检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9个地区、88个县实施。
6、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在1484个乡镇实施。
7、村级兽医室建设项目:在23898个村实施。
8、牲畜无害化处理场建设项目:在9个市(州、地)实施。
(三)资金投入及预期效果
项目总投资4.313亿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省、地、县、乡、村五级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增强,建立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体系,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提高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追踪溯源能力,降低牲畜死亡率,对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程
(一)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新建省级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个,改扩建省级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中心1个,地级兽药、饲料、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9个,县级兽药、饲料、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88个。建设88个省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以建设无公害畜禽示范养殖小区为载体,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成100个无公害肉猪养殖小区、50个无公害肉牛养殖小区、50个无公害肉羊养殖小区、100个无公害家禽养殖小区、10个无公害奶牛养殖小区。认定200个畜禽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50个无公害畜产品。
(二)重点项目布局
1、省级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在贵阳市实施。
2、兽药、饲料质量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在贵阳及各地区、88个县实施。
3、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在贵阳及各地区、88个县实施。
4、省级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在88个县实施。
5、无公害肉猪、肉牛、肉羊、家禽、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在全省各地实施。
(三)资金投入及预期效果
项目总投资7.34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在全省范围内对种畜禽和兽药、饲料生产、销售、使用各个环节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全方位的监测检验,有效地监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将建成一批标准化畜禽示范养殖小区,对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增强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畜牧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一)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在可乐猪、黑猪、花猪、白洗猪、江口萝卜猪、关岭黄牛等品种原产地建设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白山羊、麻羊、黑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黔东小香鸡、贵农黄鸡、贵农金黄鸡、竹乡鸡、矮脚鸡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兴义鸭、三穗鸭品种资源保护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条件逐步改善。在40个县实施石漠化地区草地植被恢复项目,草地改良800万亩,围栏封育200万亩,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400万亩,项目区草地植被覆盖率提高20%以上。
(二)重点项目布局
1、猪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项目:在威宁、绥阳、锦屏、施秉、江口、关岭等地实施。
2、关岭黄牛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项目:在关岭实施。
3、羊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项目:在沿河、仁怀、威宁等地实施。
4、鸡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项目:在从江、贵大、赤水、兴义等地实施。
5、鸭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项目:在三穗、兴义等地实施。
6、石漠化地区草地植被恢复建设项目:在草地面积大于5万亩、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30%以上的县(市、市辖区)实施。
(三)资金投入及预期效果
项目总投资13.94亿元。项目建成后,濒危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特色畜禽品种资源丰富,数量增多,形成地方特色畜禽品牌。石漠化地区草地植被逐步恢复,岩溶地区石漠化继续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地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地畜牧业进一步发展。
六、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一)发展重点
通过新建9个市(州、地)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50个县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省、地、县三级草地资源及生态监测中心,全省地、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完善,省、地、县三级草地资源及生态监测体系健全,与全国草地监测中心联网形成草地监测网络。
(二)重点项目布局
1、地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9个市(州、地)实施。
2、县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50个县(市、市辖区)实施。
3、草地资源及生态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在省及9个市(州、地)、88个县(市、市辖区)实施。
(三)资金投入及预期效果
项目总投资2.471亿元。项目建成后,畜牧业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人员队伍健全,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更为灵活,公益性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七、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
(一)发展重点
以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加快畜牧产业化经营步伐,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省委、省政府黔党发[2003]14号文件的要求,“十一五”期间继续建设40个优质肉牛生产基地、30个优质肉羊基地、40个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基地、30个奶源生产基地、200个草地优质鸡养殖基地。
(二)重点项目布局
1、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威宁等40个县实施。
2、优质肉羊基地建设项目:在沿河等30个县实施。
3、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遵义等40个县实施。
4、奶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乌当等30个县实施。
5、优质家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全省各地实施。
(三)资金投入及预期效果
项目总投资44.82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牛肉量6万吨、羊肉量3.24万吨、产奶量6.8万吨、 猪肉量21万吨、禽肉量2.7万吨,新增产值37.624亿元。
第五章 主要措施
一、转变生产方式,提高整体效益
以建设无公害畜禽养殖小区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好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规划。以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户为载体,正确引导,积极扶持,规范建设,强化监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按照农业部印发的《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水电路设施、畜禽圈舍、防疫设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按照良草良畜配套的原则实现草畜平衡和饲草料均衡供应。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
进一步加大以畜种结构、畜群结构和产品结构为主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通过加强草地建设,提高草地产量、质量和载畜量,按照草畜平衡的原则,相应增加草食畜禽的饲养量和提高出栏率。加快肉牛和肉羊品种改良,提高优质产品比重;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增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的比重;在城市郊区和高等级公路沿线突出发展奶牛;积极开发地方特色品种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加快实施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通过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提高畜产品质量,有效地增强我省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具有知识产权和贵州特色的畜产品品牌。通过实行粮草畜结合、林草畜结合和畜沼粮结合,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后劲
积极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和企业,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技术研究,力争在畜禽牧草良种培育、安全优质新型饲料研发、健康养殖、动物防疫、石漠化地区草地植被恢复和草地病虫鼠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
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和畜牧业专业协会的作用,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大已有技术的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单项技术推广向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转变。进一步实施畜牧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重点推广畜禽养殖小区规模生产技术、瘦肉型猪规模生产技术、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饲养技术、优质牛羊肉生产技术、水禽生产技术、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应用技术、退牧还草舍饲养畜技术、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冬闲田土种草养畜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做好“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工作。
以职校、农广校、电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农民,尤其是养殖专业户开展技术培训,使每个养殖专业户至少有一人能熟练掌握1-2种畜牧兽医适用技术。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使他们成为依靠科技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畜牧业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议各级财政应以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为最低限度增加畜牧业投入,并形成制度。近期各级财政应增加科技推广费,支持畜牧业关键技术推广。省级财政应把发展畜牧业经费按一定比例纳入预算,同时建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探索在转移支付上对农民发展畜牧业进行直接补贴的方式;各级地方财政也要有相应的资金安排。财政投入,主要用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重在示范和引导。
二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招商引资,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工商资金以及外资进入畜牧业开发领域。
三是增加银行信贷。在确保有偿性、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银行及信用社应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对畜牧业的贷款力度。通过建立农户信用等级体系,加大农民小额贷款的额度和覆盖面,重点支持农户发展家庭养殖业,使农民成为养殖业投资主体。建议财政、金融部门设立发展畜牧业考核的经济指标,准确把握资金投入动态。
四是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私营企业和个体生产、加工、运销专业大户创办龙头企业,或以资金、技术参股,联合其它经济实体,组建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
五、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
围绕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积极扶持和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尽快培育一批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各级龙头企业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增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养殖农户的利益关系,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与养殖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使农牧民参与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提高养殖农户的收入水平。
六、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
重点健全和完善畜禽良繁体系、饲草饲料生产供应体系、动物防疫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建立省、地、县三级良种繁育体系。根据产业发展布局,牛的繁育体系,要抓好省种公牛站和基层人工授精点的建设;猪的繁育体系,省级抓好1个原种场和4个种质资源保护场的改扩建,地级抓好9个扩繁场和40个“二元”杂交母猪繁育基地,县级抓好400个“三元”杂交仔猪繁育基地;进一步抓好种羊场和父母代种鸡场的建设。
建立健全省、地、县饲草饲料技术推广和草地监理体系,大力推广草地建设与合理利用、冬季农田种草和秸秆处理利用技术,逐步实现饲草饲料均衡供应和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结合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工业饲料产品质量及推广普及率。
建设完备的动物疫病诊断监测、疫苗保存贮运冷链、防疫监督、动物检疫、动物免疫等系统,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使大牲畜、中家畜、禽的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5%、2.5%和6%以内。强化省内、省际间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检疫监督检查,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切实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村兽医室建设,逐步形成县、乡、村规范有序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加强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建设,增强技术力量,确保每个乡(镇)有4-7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每个村有1名村兽医防疫员。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重点发展牲畜交易市场和大型屠宰市场。扩建一批肉牛交易市场、生猪交易市场、仔猪市场和禽蛋交易市场,新建一批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完善现有的定点屠宰场,建设一批屠宰和农贸交易市场。积极推进畜牧业信息体系建设,做好市场信息预测,充分地利用各种渠道,发布市场信息,组织农民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优质畜产品生产。
健全完善全省兽药、饲料及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测检验队伍建设,更加有效地监管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的质量,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七、完善配套法规,坚持依法治牧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颁布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规范监督管理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和完善地方配套法规。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各项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普及有关法律知识,提高农牧民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八、切实加强领导,加快牧业发展
结合各地、县发展的特点,划定优势畜产品发展区域,实行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兽医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配强畜牧部门领导班子,充实和加强县、乡两级畜牧兽医业务力量。进一步加大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建立特色畜产品基地,鼓励畜产品出口。用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及东部地区投资者在我省投资建设畜禽良种场、优质畜产品基地、肉类及皮革加工业及牧草种子及草产品开发项目,推动畜牧业结构升级。
广泛宣传畜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宣传畜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各地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成绩和经验,为现代畜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畜牧系统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作用,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为畜牧产业发展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为重点,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3 13:3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