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微信ID:YZZYJLR2016
导读
当前国内养猪水平与国外比究竟有多大的差距?不比不知道,只有详细地比较,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究竟落后在哪儿。这是中、法两国2011年的生产性能对比表,我们可以看个究竟。
中、法养猪生产性能对比(2011)
1 、年产胎次:法系猪是由从中国引进的太湖猪与英伦约克杂交经过世代选育而成,较好地保留了太湖猪发情明显、易配种、产仔多、母性好的特点,母猪产仔胎次有了明显的提高。年产胎次相差0.5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母猪的饲养管理存在着误区,抑制了母猪繁殖机能的正常发挥,导致母猪在断奶后至发情的间隔延长,卵巢发育退化,雌激素分泌不足,荷尔蒙减少,非生产天数增加。
2、 利用年限:在欧美,母猪饲养了5-6胎次即淘汰,而国内多数猪场7-8胎才淘汰,甚至有9-10胎次的“元老级”母猪存在。去年我到泰州一个猪场,甚至场内还有100多头12胎的母猪存在。实验表明,5-6胎次之后的母猪,母源抗体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已经不能为初生仔猪提供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这样的饲养方式增加了疾病的感染风险,此外胎次过高的母猪其后代饲料利用率下降,同时也增加了用药成本。
3 、料肉比:欧美多数猪场的饲料由专业的饲料公司根据猪只生长的各个阶段,详细分门别类,为不同生长阶段猪只提供不同配方的饲料,欧美一般从仔猪断奶到商品猪出售,仅换料就达6次之多,而国内换料一般仅有3-4次,正因为商品饲料做工更精细,基本上20Kg就换一档料,所以生长育肥猪饲料报酬更高。
4 、断奶-配种间隔:国内一般的猪场从断奶到母猪配上种,需要的时间平均为20-40天(这里是加上非生产天数综合计算),而欧美因为母猪的胎次年轻,母猪的繁殖机能旺盛,断奶后基本上都能够迅速发情,既节约了饲料成本,又提高了栏舍设备利用率。所以种猪群高淘汰率的背后是种猪群更优秀,繁殖性能更优良。
5、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国内猪场的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至少在75%以上,而欧美只有55%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欧美畜牧业自动化程度较高,饲料报酬较高,机械、设备投入较大,同时用工成本昂贵。国内猪场当前也存在“用工荒”,我认为能用机械设备取代人的简单劳动的事情还是应该多做。
6 、用工人数对比:欧美多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使用计算机分析控制,对母猪的繁育和商品猪的饲养实行流水管理,极大的降低了用工数。而中国多依靠劳动力完成饲喂、清粪等基本工作,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囿于传统观念,普及率也不高。但欣喜的是,目前随着养殖行业与国外交流越来越多,很多集团猪场已经开始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更新现有的管理架构,开始加大投入,以抵御风险,增加产出。笔者去年到浙江一家种猪场参观,就有很深切的感受。1000头母猪场全程自繁自养加上一个200头的种公猪站,全场生产人员仅11个人。
总之,我们养猪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上述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1)养猪行业大有可为,只要提高我们的PSY,猪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大的利润;(2)国内多数猪场养殖观念亟需迅速的改变,不能抱着十年前的老观念一成不变。记住:行业永远淘汰的是落后于时代的人。
当然我们既要向欧美先进的国家学习,也不能一味的照抄照搬,猪场管理模式一定要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要更加强调事先论证规划、充分利用栏舍设备、把员工从简单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种猪群的健康与效率。
感谢作者对此文的付出,畜牧人网站已获授权转载,若需转载的朋友,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