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颡鱼养殖量也逐渐增多。近几年来,由于鱼粉价格走高、 饲料配方技术或鱼粉替代技术的不成熟、养殖管理技术不高,导致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出现黄颡鱼体色异常越来越多。 在由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等编写的《鱼类营养与饲料配制》(2013年)一书的第五章“鱼体健康、饲料与鱼类体色的关系”章节内容中,全面论述到黄颡鱼体色变化及黄色素沉积机制,内容切合生产实际。书中提到,正常状态下黄颡鱼体色是受到遗传控制及环境条件变化的控制,这种体色变化是可逆性的、适应性的。而养殖条件下鱼体颜色的显著性变化如黑色体色、黄色体色的退化,不是可逆性的体色自我调控,而是属于不可逆转的体色退化,是鱼体主要内脏器官如肝胰脏和整体生理健康受到损伤的一种表现。鱼类体色变化一类是生理上的颜色变化,即由于黑色素细胞内黑素颗粒的迅速聚集或扩散造成;一类是形态上的颜色变化,即由黑色素细胞的形态或数目发生改变而造成。对于黄颡鱼黑色体色的退化,主要表现是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消失,属于形态上的颜色变化。可能是由于肝胰脏的损伤导致了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发育、生长受到抑制而使成熟的黑色素细胞数量不足。当黄颡鱼处于疾病状态,如出血病、爆头病体表黑色素也会发生异常,解剖发现,其肝脏均受到严重损伤。 氧化油脂虽然以消化系统为切入点,但肝作为营养物质代谢和解毒中心,对氧化油脂的毒性非常敏感。水产动物摄食氧化油脂后,其肝脂肪含量会增加,肝出现肿大、褪色和细胞变大坏死等一系列病变。饲料中氧化油脂除对鱼体生理机能从而影响黑色素细胞生长外,其氧化并产生较多的氧自由基或其它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导致类胡萝卜素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发生氧化、断裂,使类胡萝卜素物质失去色素功能,并导致鱼类黄色体色退化。从内脏情况表明黄化鱼其健康情况较差,肝脏受到损伤,同时伴有吃食量下降的情况。因此对肝脏采取药物修复,可能会使黄颡鱼鱼体黑色素颜色恢复正常。 养殖技术管控不严格,水质问题突显,导致黄颡鱼免疫力下降,如果此时料企在黄颡鱼料配方上不注重原料质量、新鲜度及安全性评估,在养殖因素均恶化的条件下可能导致黄颡鱼颜色沉积异常。 对于黄颡鱼体色异常主要依靠鱼体自身免疫能力的修复从而使鱼体转变至正常鱼体,但持续修复时间较长。建议从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的消化吸收入手,从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入手,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类添加剂和杜仲叶类添加剂等使鱼体快速修复。胆汁酸是一种脂肪代谢吸收促进剂,能够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帮助脂肪以及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配合杜仲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两者双管齐下,黄颡鱼体色异常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文: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