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存在于动物体的各种组织中,广泛参与体内各种代谢过程。矿物质元素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尽管所占比重很小,且不供给能量、蛋白质和脂肪,但缺乏时动物生长或生产受阻,甚至死亡。 微量元素为养殖动物正常生长和代谢所必需,需要在 饲料中根据营养需要添加补充,以保证动物健康和良好的生产性能。高剂量微量元素、特别是高铜、高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抗病、促生长等效果,因此被大部分饲料厂和养殖场采用。其中常添加的常量元素有钙、磷、纳、钾、氯等;微量元素有铁、铜、锌、砷、铬、硒等。 饲料添加微量元素造成的残留和污染有: 1、造成动物慢性中毒和引起营养缺乏:铜在体内有蓄积性作用,长期饲用高铜会导致动物蓄积性中毒。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某种微量元素含量过高,将会拮抗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其缺乏。饲料中矿物质过多,必将对维生素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维生素的缺乏。 2、降低畜产品的可食性、安全性:高铜可造成动物肝脏中铜的蓄积,从而使其食用价值下降,甚至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高锌和邮寄砷在动物体内残留虽较少,但也影响畜产品的安全。 3、对饲料生产者的危害:饲料生产人员长期接触砷后,可发生皮肤损害甚至皮肤癌,少数工人还可继发肺癌,吸入大量氧化锌粉尘后,可引起锌中毒。 4、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