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增斌
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导读
热应激一直是猪场头疼的问题,夏季高温引起母猪喘气、采食量降低、产奶量降低、产程延长、断奶后发情延迟、下一胎次产仔少、严重的甚至死亡。前两期讲了母猪如何管理,特别是围产期母猪的管理,今天重点讲一下初生乳猪一周内的管理。
1. 环境要求
仔猪管理应始于其出生前,应为仔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的分娩场所,无贼风但通风适度;
2. 初乳的管理
仔猪出生后4小时内应吮到初乳,以由此获得免疫力;
初乳为母猪分娩后第一天分泌的乳汁,其成分和一般性乳汁有显著不同,含有高含量的总固型物及蛋白质,但是脂肪、灰分及乳糖的含量较低。初乳的重要性,在于其含有高含量的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占初乳中蛋白质的一半,其对仔猪出生时疾病免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力,可提高仔猪存活率,出生仔猪第一天吸乳初乳时,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可完整的被仔猪吸收,产生疾病免疫能力;但是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在母猪分泌初乳约24小时后,即显著的降低,所以适时的给予出生仔猪初乳极具意义。要确保每头仔猪24小时内初乳吮吸量不低于200ml。
3.新生仔猪处理程序
新生仔猪产后24小时应作适当处理;处理程序包括:
(1)除去羊膜与黏液
胎儿在胚胎时,浸在羊膜内的羊水中;当仔猪经由母猪分娩后,部分羊膜可能围绕仔猪的呼吸道,猪场人员必须协助除去羊膜,以及口鼻中的黏液,以使出生仔猪能正常呼吸。同时应擦干仔猪身上的黏液,以助于保温。
(2)称重
猪肉生产者将初生重作为管理系统的部分,将称重纳入猪的日常管理程序、称重量、记录体重与性别。窝重也是有用的资料。
(3)脐带护理
胚胎通过脐带吸收养分与排出代谢产物。产后断裂的脐带可能成为细菌侵袭的潜在通道而引起仔猪感染。为此,可用2%碘酊处理脐带,使用未受污染的剪刀来剪脐带。
如脐带已被打结,可余出约2-3厘米;脐带未打结时可留出7-10厘米剪断,脐带新鲜时,应检查出血,可用碘酊防腐剂涂擦消毒。
(4)剪牙
新生仔猪具8个分别位于上、下鄂的犬牙,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拔除。以防仔猪互咬或咬坏母猪乳房,母猪乳房伤口感染可能导致拒绝哺乳仔猪。
(5)断尾
新生仔猪需断尾以防咬尾巴,这对架子猪更有意义。断尾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由于此时仔猪较小,易于控制、在此年龄阶段也不可能探究或咬已断的猪尾,猪与分娩场所都很清洁,并且仔猪已由初乳中获得抗体保护,所以断尾对猪应激最小。应使用消毒的剪刀或相应的其它工具,由距尾根部2.5厘米左右断尾,余留1/2至3/4的尾根,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6)补铁
由于铁从母猪胎盘转移至胎儿的效率极低,因此出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颇为有限,未能充分供应自体。血红素的合成,若不能适时补充铁的来源,极易形成仔猪的贫血,易患仔猪白痢,引起死亡。
一般出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约为50毫克,主要积蓄在肝脏中,而仔猪每天铁的需要量为5-10毫克;虽然母乳中含低量的铁,但是无法满足仔猪生理及生长所需,通常在哺乳期供给150-200毫克的铁。应在分娩后1-3天进行肌注补铁针剂,并于此后第一和第二周内重复注射,剂量为100-150毫克/头仔猪。
(7)打耳号
打耳号是长期以来区别猪个体的最常用方法。仔猪出生后应立刻打耳号来作鉴别、在许多种畜群中每头猪必须有独一无二的耳号来记录其家系与生产性能。
(8)环境控制
使用保温箱供哺乳仔猪睡卧,应用175W的红外加热灯使保温箱内温度大约达350C,以防新生仔猪寒颤,特别是在条缝式地板的猪舍更应如此。在分娩前就应确认局部加热措施已经实施,必须控制好通风,实现只驱除湿气而不引发贼风。良好的保温措施,可以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 提高仔猪断奶存活率
> 提高仔猪断奶平均体重
> 改进整齐度
> 有助于抗体的形成
> 有效减少仔猪白痢的发生
感谢作者对此文的付出,畜牧人网站已获授权转载,若需转载的朋友,请联系作者!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