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养殖环境恶化,鱼病的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肝胆综合症是近两年在鱼病发生中很频繁的鱼病之一,流行季节主要从6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有发生,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鱼苗、鱼种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鱼、鲫鱼、草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乌鳢、虹鳟、裂腹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由于普遍误诊为其它鱼病,用药不对症,死亡率可达50%-60%,甚至高达 60%-90%。
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本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胆肿大和变色。
引起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引起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底质恶化。
特别是底质、水质的持续恶化,有毒有害物质长时间超标所致,养殖密度大的水体在养殖中后期,水体和池底的粘度大,形成渗透压高、交换能力差,造成水产动物的解毒能力弱,就会形成闭合,生物膜的功能失调,这样鱼肌体内的毒素排不出,但恶化水环境的毒素依然会进入鱼的肌体,造成机体内部生理机能紊乱甚至破坏。比如,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2、经常使用消毒杀菌剂、杀虫剂、杀藻剂、重金属盐类化学药物,以及有害藻类产生的藻毒素等。
造成有毒物质在水中和池底积累过多,在遇到水体倒藻、气压偏低等不利条件下所造成的氧债时,引发鱼类代谢不畅、解毒排毒能力变差,而肝脏作为鱼类肌体内关键的解毒器官,持续积累造成肝脏功能出现严重问题。
3、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添加过多杂粕,以及维生素缺乏。
鱼饲料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胆碱、VE、生物素、肌醇、V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病。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
4、鱼虾混养或经常投喂高蛋白营养饲料。
蛋白质含量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或长期使用动物性脂肪和高度饱和脂肪酸等,导致饲料能量蛋白比过高。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因此,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
肝胆综合症的诊断与防治:
(一)诊断
诊断应以解剖发现肝胆病变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涂片镜检结果及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而定 要点如下:
1、肝肿胀、质地变脆、轻触易碎;有点状或块状出血,或瘀血:胆囊肿大或萎缩;胆汁颜色深绿或墨绿。
2、组织及腹水进行涂片、镜检可见密度大、活力强的无数点状细菌在视野内晃动。
3、抗应激力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捕捞后及运输过程,一经反抗挣扎,身体充血发红,死亡不断。
4、放养密度过大,鱼群生长速度过快;病鱼鳍和体表某些部位发白或溃烂,食欲减退。
5、长期低剂量用药或大剂量(一般可达常规最高量的2~4倍)使用外用消毒药杀虫、内服抗莳药等。
(二)防治
日常预防:
仔细检查养殖的整个环节,重点排查饲料因素,检查环境因素,病原微生物和使用的药物有无重大隐患。适当调整饵料配方,添加维生素和保肝护胆保健药品如胆汁酸,在养殖过程适当换水,定期使用复合芽孢杆菌、高浓EM菌种养护水质,用解底、安底养护底质。
控制方案:
1、首先停料三日,减轻肝脏负担;停料首日使用解百毒解除水体中的有毒物质,通透鳃丝,缓解鱼类缺氧状态,加速鱼类体内毒素的代谢;
2、第二天使用胆汁酸促进鱼类肝胆内的毒素排除;
3、第四天逐渐渐开始投喂药饵,用免疫多维、胆汁酸、含绿原酸和多糖的杜仲叶提取物拌料,促进肝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正常。
声明:本文为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所编写,原文发布于本公司网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司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