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苦瓜

肉鸡中加脂肪乳化剂效果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7 11: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acrobatcn


    详细说来听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7: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试验的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7: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博士略点一二
以免诸位面对宣传攻势混淆是非
方枪枪 发表于 2007/7/15 09:22



    呵呵 不太懂唉
  听君一席话  明白点了 那到底乳化剂如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hw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7-10 12: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12: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顺便说一下,皖北的那西肽1%,现在仅销售28元每公斤,量大还可以面谈。(安徽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不好意思,借道做个广告。呵呵!
电话传真:0557-2312002   13855727133 (王经理)
联系地址:安徽宿州淮海北路24号  (皖北药业动保销售部)
邮   箱:naxitai@126.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4 19: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的就明说一下吗,何必瞻前顾后:)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2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禽类脂肪消化生理和外源性乳化剂

商品饲料中通常会添加一些油脂以便为日粮提供足够的能量含量。为了确保这些能量能被禽类消化系统充分吸收,就必须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乳化剂。那么,这些乳化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乳化剂又有多重要呢?
为满足现代集约化养殖肉鸡的需要,就要在其日粮中添加非常高浓度的养分和能量。为达到这种高能量密度,就要在商品日粮中加入油脂。这些油脂除了可用作能量源之外,还可向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并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添加油脂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可以改变饲料的物理性质,如降低饲料的多尘性以及降低粉料日粮的粒子分离。
各种类油脂原料的能量含量相差很大,这是由于其化学结构不同、在饲料中的含量不同以及受日粮中其它成分影响的缘故。除了饲料因素外,家禽本身的特定因素,如健康状况和年龄,同样也会影响饲料油脂的代谢能值。因消化率低下导致的脂肪源代谢能值的低下,可通过增强肉鸡的脂肪消化能力而得到改善。
在饲料中添加生理乳化剂(胆汁盐)和外源性乳化剂就能起到这一作用。
脂解产物的吸收
饲料脂肪以相当大的凝聚颗粒作为食糜的一部分进入胃肠道。这些脂肪颗粒在来自胆囊中胆汁盐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较小的颗粒,从而增大了脂肪颗粒的总表面积,因此也就加大了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一个脂肪分子(甘油三酯)包含一个甘油分子,而甘油分子的三个碳原子各链接一个脂肪酸。甘油三酯可被脂肪酶分解成一个甘油一酯和两个游离脂肪酸。
在生理环境中,由脂肪酶水解产生的大多数脂肪酸是不溶的。为了进一步通过肠道的水环境,需要使这些脂解产物被溶解。这可通过微粒形成的过程而完成,即疏水性成分(主要是脂肪酸)的聚集体通过双亲溶性分子(如胆汁盐和甘油一酯)的介导作用而微粒化。除了这些生理双亲溶性分子外,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乳化剂也可产生这一功能。
在微粒形成的过程中,双亲溶性分子(一个分子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疏水性的两重特性)在脂肪分子和水分子间起桥梁作用,在双亲溶性分子的周围疏水分子(脂肪酸)朝向它们自己,脂肪酸亲水的“头”则面向消化糜的水环境,留下脂肪酸疏水的“尾”形成微粒的芯。这种球型的微粒结构能使肠道中的脂肪酸和其它脂溶性成分(如磷脂、胆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一起被溶解。微粒溶解作用可以将小肠中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的水性浓度提高一千倍之多。
尽管最近提出某些脂肪酸可能是通过载体介导过程被吸收的,但据认为,肠细胞对微粒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被动扩散过程而实现的。被动扩散是肠腔内的化合物通过肠细胞膜进入肠细胞,以便平衡细胞膜两侧基质浓度的过程。与单个脂肪酸不同的是,微粒结构内的脂肪酸可在肠壁局部产生更高的扩散梯度。
脂肪的构成和消化率
饲料业所用脂肪源中与甘油分子相结合的脂肪酸,其中多数的碳链长度在8-22个碳原子之间,中链脂肪酸(C6-C12)不必形成微粒就能溶解于消化糜中的水相之中。这就可解释为何椰子油具有很高的消化率,在椰子油中近50%的脂肪酸是由12碳原子或更少的碳原子组成。更长脂肪酸碳链的疏水性太高了,不首先形成微粒就不能溶解在水中。
除了碳链长度之外,脂肪酸在饱和程度上也有差异。当每个碳原子都能与最大数量的氢原子相结合时,所形成的是饱和脂肪酸;当氢原子成对失去时,碳原子之间通过双键连接,这时形成的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在双键处折弯形成一个角度,而饱和脂肪酸碳链是一个舒展的结构。微粒中含有较多来自不饱和脂肪源的弯曲脂肪酸时,微粒结构就具有膨胀的特性,能容纳更多的脂肪酸。由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微粒具有较高的质量,也就是说具有较高的消化率,因而不饱和脂肪源具有较高代谢能值。Wiseman等人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随着日粮脂肪“不饱和/饱和”比率(U/S比率)的提高,饲料脂肪表观代谢能值呈曲线增加的反应。
除了U/S值外,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结合位置也与脂肪的消化率有关。脂肪酶首先水解位于甘油三酯1-位和3-位的脂肪酸,甘油一酯中留下来的脂肪酸就占据2-位。当甘油三酯组成具有一定U/S比率的脂肪时,2-位优先结合饱和脂肪酸,而较易消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则被水解为游离脂肪酸。
一些用作饲料的比较廉价的混合油脂具有高含量的游离脂肪酸(FFA),这些游离脂肪酸是在优质食用油的纯化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的比率对于脂肪的总消化率有明显影响。与甘油三酯组成的油脂相比较,水解后甘油一酯的水平较低就会导致能量值较低。如前所述,在双亲溶性分子甘油一酯在微粒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鸡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一般认为幼鸡不能像成年鸡那样有效地消化饲料脂肪。这是由于幼鸡分泌的胆汁盐有限且胆汁盐的再利用效率较低,其原因是幼鸡的消化能力仍处在成熟过程之中。很显然,由于在幼龄阶段的胆汁盐分泌有限,饲料中添加脂肪的化学特性对该脂肪的利用就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除了鸡的年龄外,鸡群的健康状况同样与脂肪的消化效率密切相关。我们常常观察到,在发生了危害肠道上皮的临床或亚临床传染病期间和期后,脂肪的消化率受到极其严重的扰乱。除了肠上皮细胞破损引起吸收能力受损以外,肠道隐窝和绒毛高度之间的比率也会发生改变。上皮细胞周转率的提高导致肠粘膜隐窝深度增加。胆汁从胆囊向小肠的排出主要受激素缩胆囊肽(CCK)的影响。胆汁向肠道的排出受到位于肠粘膜隐窝中传感器的介导,该传感器对于脂肪的存在很敏感。当传染病致使隐窝深度增加而导致缩胆囊肽分泌细胞所受刺激减弱时,排入肠腔内的胆汁盐也就减少。结果,脂肪微粒的形成也就减少,从而导致脂肪吸收率降低。Adams等(1996)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在感染了堆形艾美耳球虫(E. acervulina)后,肠道中猪油消化率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比椰子油严重。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猪油的脂肪酸碳链较长,胆汁盐的减少对猪油消化率影响大于对椰子油的影响,椰子油的消化对于微粒形成的依赖性较低。
其它日粮因素
一般认为在谷物含量高的饲料中,抗营养碳水化合物(如非淀粉多糖)的比例相对较高。非淀粉多糖通过干扰胰酶、其目标底物以及消化终产物的扩散,使肠道内容物粘性增加。肠道粘性增加会降低饲料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从而促使细菌能够在比较前段的消化道内定居。这最终会导致细菌在上消化道内对胆汁盐产生去结合作用,从而迅速降低机体对脂肪的利用率。
饲料中矿物质含量偏高也会损害脂肪的消化率。食糜中的游离脂肪酸,特别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会与矿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皂类物质。如果脂肪酸与钙和镁形成了不溶性皂类物质,那么鸡就有可能既无法利用脂肪酸,又无法利用矿物质。
各种乳化剂
在饲料因素(脂肪种类和含量,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和鸡本身因素(年龄、感染压)造成摄入饲料脂肪的消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营养乳化剂提高脂肪的消化能力。乳化剂作为极性双亲溶性分子(由亲水性和疏水性组成),可以在水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物质之间发挥一种桥梁作用,这使得乳化剂能够在胆汁盐的生理作用之外再进一步促进脂肪的利用。
在不同的外源乳化剂之间,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其所表现出的亲水性和亲脂性是不相同的,二者之间的平衡值叫做HLB值,其范围在0-20之间。
HLB值越低,乳化剂的亲脂性就越高;相反,HLB值越高,乳化剂的亲水性就越强。将此与乳化剂的潜在生理作用模式联系起来看就可知道,HLB值低的乳化剂就能使水分散到油中,从而降低饲料脂肪滴的颗粒的大小,由此增加脂肪的总表面积;HLB值高的乳化剂则可使油脂分散到水中,从而刺激微粒形成和溶解脂肪酸。
从这一原理来看,脂肪消化率最受限制的因素就是微粒形成。乳化剂的亲水性(高HLB值)作用有助于饲料中添加脂肪的消化。为了对此进行评定,特地进行了一个消化试验,测定了亲水乳化剂(Nutrifeed公司生产的乳化剂Availac E)对于具有不同U/S值和不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混合脂肪产生的作用。不同试验日粮中添加的混合脂肪各不相同,从非常不利的混合比例(U/S值为116,游离脂肪酸含量为43.5%)至非常有利的混合比例(U/S值为2.6,游离脂肪酸含量为0.1 %)都有。
一个大体显著的倾向是,随着U/S值的上升、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减少以及亲水乳化剂的添加,脂肪消化率就增高并因而日粮代谢能值也就提高。在U/S值较低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时,该亲水性乳化剂对日粮代谢能值的作用最为显著。在高U/S值和无游离脂肪酸的较有利条件下,代谢能值也有增高的趋势。
本消化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亲水性乳化剂可改善脂肪的消化率,从而提高日粮的代谢能值。改善的程度有多大,则取决于添加脂肪的种类和物理特性,而脂肪的U/S比值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对于改善的程度看来尤为重要。
在各种条件下向肉鸡日粮中添加亲水乳化剂看来都可改善饲料脂肪的消化率。在饲料中添加消化率较低的脂肪时,乳化剂对脂肪消化率的改善作用最大。
非饲料因素(比如鸡的年龄,尤其是鸡的健康状况)可增强乳化剂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在禁止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致使肉鸡群的健康状况受到较大压力继而危及脂肪的消化率时,乳化剂对于改善脂肪消化率的作用更毋庸置疑。
亲水性乳化剂(如Avilac E)在优化脂肪的消化率上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尤其是当配制肉鸡饲料时采用比较廉价的脂肪源时更能体现其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9-28 19:2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