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一:饲料稻糙米替代玉米饲喂育肥猪的效果 2010
方案:60日龄三元杂肉猪,3种日粮分别为对照(普通玉米)、20%糙米、40%糙米,试验期36天,
结果: 三种日粮处理对猪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成本均无显著影响。
文献二:早籼稻糙米代替玉米对60kg 肥育猪生长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2000
方案:60kg肉猪,4种日粮分别为对照(普通玉米)、50%糙米、70%糙米、100%糙米,试验期40天;
结果:四种日粮处理对猪日增重、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
文献三:糙米型饲粮对肉脂型育肥猪的饲养效果 2002
方案:15kg肉猪,2种日粮分别为玉米(对照)、糙米,试验期90天
结果:
1、糙米型日粮肉猪增加显著高于玉米组,一定水平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2、两种日粮处理对肉猪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糙米型日粮组猪肉系水力高、口感好。
结论:与玉米相比,糙米可提高肉猪生长及改善肉品质。
文献四:饲料稻糙米替代玉米饲喂育肥猪的屠宰试验报告 2011
结果:
饲料稻糙米替代玉米全程饲喂育肥猪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内脏器官发育没有影响,但试验组猪的屠宰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61个百分点,瘦肉率比对照组也有显著提高。
文献五:不同来源淀粉对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 2006
目的:比较不同谷物淀粉对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
方案:体重8.8kg、28日龄断奶仔猪,4种日粮碳水化合物源分别为玉米(47.08%玉米+11.3%玉米淀粉+1.99%玉米蛋白粉)、糙米(60.18%糙米)、糯米(60.2%糯米)、抗性淀粉(8.5%玉米蛋白粉+50.3%抗性淀粉),日粮营养成分相同。试验期为8天,限饲,预试期4天,正式期4天,正式试验期收集仔猪全部粪尿。
结果:
1、抗性淀粉组氮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尿氮的排出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氮的存留率与其他三组无显著差异;
2、糙米、糯米组尿氮的排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二组、氮的存留率显著低于其他二组;
3、玉米、糙米、糯米组粪氮的排出率无差异,且显著低于抗性淀粉组。
结论:
抗性淀粉降低了日粮氮的消化率,但提高了氮的利用率,对氮存留率无影响;糙米、糯米降低了氮的利用率,降低了氮的存留率。说明日粮能量来源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间有重要联系。
文献六:采食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吸收和增重的影响 2006
目的:检测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吸收、生长性能的影响,
方案:20kg三元杂生长猪,试验期为45天,限饲。4种日粮碳水化合物源分别为玉米(52%玉米+3.38%玉米蛋白粉)、糙米(65.84%糙米)、糯米(65.34%糯米)、抗性淀粉(9.8%玉米蛋白粉+51.84%抗性淀粉),日粮营养成分相同。
结果:
1、各组采食量无差异;
2、糯米组饲料利用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
3、抗性淀粉组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三组,糯米组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二组,玉米、糙米组日增重最高(两者无差异);
4、抗性淀粉组门静脉葡萄糖的吸收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抗性淀粉、糯米组门静脉总氨基酸的吸收量显著低于其他二组。
结论:抗性淀粉、糯米组降低了生长肥育猪门静脉营养物质的吸收量,抑制了其生长性能。
文献七:不同淀粉来源对生长猪回肠食糜中微生物氮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008
目的:检测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回肠食糜中微生物氮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方案:20kg三元杂生长猪,试验期为9天,于试验第8、9天收集回肠食糜,限饲。4种日粮碳水化合物源分别为玉米(52%玉米+3.38%玉米蛋白粉)、糙米(65.84%糙米)、糯米(65.34%糯米)、抗性淀粉(9.8%玉米蛋白粉+51.84%抗性淀粉),日粮营养成分相同。
结果:
1、糯米组淀粉回肠消化率最高(100%),抗性淀粉组最低(83%),玉米、糙米组介于中间(97%、96%);
2、抗性淀粉组回肠食糜中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中氮流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且食糜中糯米组微生物氮比例最高,玉米组最低;
3、各组回肠食糜氨基酸流量中微生物氨基酸所占比率变化范围为25%(玉米组)-45%(抗性淀粉组)。
结论:
糯米在回肠可被完全消化,但却提高了回肠微生物氮水平;抗性淀粉在回肠仍有部分未被消化,且提高了回肠食糜中氮的水平
文献八:半纯合日粮法评定谷物淀粉在生长猪体内的消化率 2009
目的:研究不同谷物淀粉组成及消化率
方案:25kg三元杂猪,试验期为7天。4种日粮碳水化合物源分别为添加水平均为96.99%的玉米、糯米、小米、籼米,日粮消化能基本相同,日粮淀粉水平分别为76.69、92.2、83.25、88.71,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92、8.17、12.22、8.73。
结果:
1、玉米、糯米、小米、籼米中直链/支链淀粉比分别为0.25、0、0.31、0.29,玉米中抗性淀粉水平显著高于小米、籼米;
2、糯米回肠消化率为100%,其次为籼米99.37%、小米99.31%、玉米98.26%,均显著高于玉米;
结论:大米的回肠消化率高于玉米,且糯米最高
文献九:原料中直、支链淀粉含量不同对猪消化代谢能的影响 2010
目的:比较不同谷物碳水化合源对猪消化代谢能的影响
方案:20kg肉猪,6种日粮分别为普通玉米、高直链玉米、糯玉米、东北大米、糙米、糯米,试验期10天,限饲;
结果:
1、3种大米的消化能、代谢能均高于3种玉米,
2、大米中,糯米的消化能、代谢能显著高于东北大米、糙米。
结论:大米的供能效果优于玉米,且支链淀粉高的原料其消化能、代谢能高。
文献十:饲粮不同来源淀粉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和健康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2011 (试验一,四川农大博士论文)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淀粉对断奶仔猪肠道内环境及肠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案:21日龄断奶仔猪,试验期21天。4种日粮碳水化合物源分别为54.5%的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4种日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但日粮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分别为0.21、0.24、0.12、0.52。
结果:
1、木薯淀粉消化率最高,消化速度最快;豌豆淀粉消化率最低,消化速度最慢;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消化率、消化速度居中,且无差异;
2、日粮处理对断奶仔猪日增重、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
3、豌豆淀粉显著提高了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二者比值,提高了淀粉酶、麦芽糖酶的活性;
4、豌豆淀粉显著提高了仔猪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食糜中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芽抱杆菌属的数量及比例,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属的数量及比例,与之相反的是木薯淀粉组
5、豌豆淀粉显著提高盲肠及结肠内容物中总SCFA的浓度、丁酸浓度及摩尔比,与之相反的是木薯淀粉组
6、木薯淀粉显著提高仔猪血清胰岛素含量,豌豆淀粉与之相反;玉米淀粉与小麦淀粉之间无显著差异
7、豌豆淀粉显著提高仔猪小肠肠道GLP-2、IGF-1、IGF-1R的mRNA的表达及葡萄糖转运载体表达,木薯淀粉与之相反。
结论:
豌豆淀粉能够提高仔猪肠道食糜中有益菌(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及芽抱杆菌属)的增殖,降低致病性大肠杆菌属的数量及比例,提高盲肠及结肠内容物总SCFA的浓度,特别是丁酸的浓度及摩尔比,从而有利于维持仔猪后肠肠细胞的完整性及功能;饲喂豌豆淀粉能够改善肠道形态及肠道酶活,提高小肠绒毛高度,增加隐窝深度,从而能够促进仔猪小肠的生长发育,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因此高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例的淀粉作为日粮能量来源可能更有利于断奶仔猪的肠道健康。
文献十:饲粮不同来源淀粉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和健康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2011 (试验二,四川农大博士论文)
目的:研究肠道主要菌群对IPEC一J2细胞系肠道生长发育及葡萄糖转运载体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方案: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对IPEC一J2细胞增殖的影响;在无血清培养基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进行细胞培养,4小时后,分别提取细胞总RNA,Real-timePCR法测定GLP-2、EGF、IGF-1、IGF-1R及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
结果:
1、IPEC一J2细胞系在接种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48h后,随着细菌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OD值也随之增加。
2、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增加了GLP-2、EGF、IGF-1、IGF-1R及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大肠杆菌则作用相反。
结论:
肠道微生物可显著影响肠细胞增殖和功能基因的表达,成为淀粉影响肠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间接作用机制
文献十:饲粮不同来源淀粉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和健康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2011 (试验三,四川农大博士论文)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淀粉酶解产物对IPEC一J2细胞系肠道生长发育及葡萄糖转运载体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豌豆淀粉酶解产物显著提高细胞GLP一2、GLUT-2及SGLmRNA的表达量,木薯淀粉酶解产物则与之相反,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的酶解产物之间对其无影响
结论:
淀粉来源不同,其体外酶解产物对肠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成为淀粉影响肠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直接作用机制。
作者:户启蔚整理,畜牧人网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