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59|回复: 0

滥用抗生素招来“超级细菌”环境“抗生素暴露”更可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3 14: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有6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治疗流感。“由于医生和患者双方过度或不当使用抗生素,使全球(包括中国)都面临着抗生素耐药这个沉重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得博士表示,“抗生素耐药影响着我们所有人。它意味着从前可以简单治愈的感染,将越来越难治疗;而且,像剖宫产和阑尾切除这样的常见手术都因可能出现无药可治的感染而危及生命。”


  来自WHO的资料显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预计到2050年中国每年会为此损失上百万人生命;到2050年这一问题可能导致全球每年上千万人死亡,将冲刷掉高达3.5%的全球GDP。


  中国抗生素用量约占世界一半,国人对抗生素认识普遍存在误区


  中国一度被誉为“吊瓶大国”,抗生素滥用非常严重。2015年6月,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公布的中国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显示,中国2013年抗生素用量惊人,一年使用16.2万吨,约占全球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报告还发现,在现有的36种抗生素中,在国内被使用最多的前5位抗生素分别为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林可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卫生系统与卫生安全组组长马丁先生介绍:“过去10年中,中国半数以上门诊患者获得了处方抗生素,这远远超过世卫组织建议的限值(30%以下)。”2015年11月16日世卫组织发布了一项针对12个国家民众的抗生素耐药性调查,在1002名中国受访者中,5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过去6个月当中服用过抗生素;74%的人表示其所服用的抗生素是由医生或护士开具的处方;有5%的人表示自己是从网上购买的。


  该调查还表明,61%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或流感,完全无视抗生素对病毒无效这一事实;53%的受访者认为病情好转就可以停服抗生素,而不需要完成整个疗程,这样做会导致人体内的病原菌未被完全消灭,可能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35%的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头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表明中国人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仍然较低。


  的确,抗生素的出现和使用为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也正污染着人类的环境,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指出,在对全球114个国家的调查发现,所有地区都存在抗生素耐药问题。其中,血液感染(败血症)、腹泻、肺炎、尿道感染和淋病等7种常见疾病,对抗生素的耐药最为普遍。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抗生素耐药性是一项全球卫生危机,正在损害人类治疗传染病的能力,并阻碍医学方面的许多进步。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所谓的抗生素耐药性,是指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发生变化,对治疗它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进而演化为耐药菌,而不是人或动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发展壮大。如今,“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包括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等等。耐药性越强,意味着感染率和死亡率越高。调查发现,在住院的感染病患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11.7%)比普通感染的病死率(5.4%)高出一倍多。


  英国政府最近出台的《全国紧急事务风险清单》显示,如果耐抗生素造成的血液感染大暴发,可能会造成8万人死亡,更有20万人受影响,其中五分之二的病患可能有致命危险。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称,2013年至少有200万美国人患上严重的耐药性细菌感染而无抗生素可用,其中至少有2.3万人因此死亡。


  世卫组织上述报告还称,调查显示,三分之二(67%)的受访者熟悉“抗生素耐药”这个词,四分之三(75%)认为抗生素耐药性是人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时出现;44%的受访者认为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只涉及那些经常服用抗生素的人群,而实际上任何国家、任何年龄的人都会被耐药菌感染。83%受访者还表示,农民应该少给动物吃抗生素,这为调查中该问题回答比例最高的国家。马丁介绍,这表明三分之二的中国受访者知道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可能影响自身及家人,但对其影响方式和解决办法并不十分清楚。


  来自水、食物等的环境抗生素污染更可怕,“抗生素暴露”或致儿童肥胖


  多年来,我国抗生素一半用于临床,一半用于畜牧养殖业。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约52%为兽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应光国称,养殖环节对兽用抗生素的滥用,对环境的污染率远比人用抗生素要大。一些养猪场尤其是大型养猪场,在猪的饲料和水中加入各种各样的抗生素,仅在一种饲料中就曾经查出了十几种抗生素。研究表明,抗生素被机体摄入吸收后,绝大部分以原形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环境中的抗生素绝大部分最终都会进入水环境,因此对水环境影响最严重。


  而国际科学界多年来关注人群(尤其是学龄儿童)抗生素暴露问题,复旦大学一个课题组经3年多努力,终于发现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


  测儿童尿液中抗生素含量,查对儿童脂肪生成的影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和兴、王娜等青年研究人员,自2012年起每年收集苏浙沪三地学龄儿童尿样约1500人份,持续至2014年。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抗生素生物监测方式,对2013年采集到的上海地区的586名8至11岁学龄儿童尿样进行研究,以研究儿童时期抗生素使用或来自食品抗生素暴露对儿童脂肪生成的影响。结果测定出这些儿童尿样中含有21种抗生素,包括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4种磺胺类抗生素和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其中79.6%的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上述21种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食物中兽用抗生素残余,与儿童肥胖有明显联系。抗生素与肥胖究竟什么关系?研究人员按照尿中兽用抗生素浓度,将儿童分为由低到高3个组。与低浓度组的儿童相比,中、高浓度组的儿童肥胖风险,是低浓度组的1.99倍至3倍。课题组同时采用体质指数和腰围判断儿童超重或肥胖,进一步分析尿液后发现,兽用抗生素或主要用于动物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有明显的联系。


  研究人员指出,已有研究表明主要来自食品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肥胖发生风险之间正向关联。而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来源,主要通过污染水及食物进入人体。食物有两种,一种是畜禽肉抗生素残留超标,孩子吃了就进入到孩子体内。另一个是兽用的抗生素排出之后,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之后污染了种植在受污染土壤上面以及被灌溉的农作物,导致蔬菜水果等受到抗生素污染,导致孩子低剂量的兽用抗生素暴露。


  本次研究未观察到肥胖或超重与那些主要用于人群的医用抗生素有显着性关联。课题组认为,医用抗生素使用,实质上是短期高剂量暴露;而来自食品或环境中的抗生素暴露,是长期低剂量暴露。该结果提示:抗生素的暴露模式,可能是影响其促进脂肪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减少抗生素耐药,生活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2011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一个为期3年的全国行动,重点改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抗生素合理使用。2012年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史上最严限抗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也在2015年8月开始实施。


  由于这些推动抗生素合理使用的专项行动,从2009年到2012年,中国住院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比例从68.9%下降到54%,而外科手术中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也从95%下降到44.6%。与此类似,门诊患者收到抗生素的比例也从22%下降至14.7%“。


  应光国表示,尽管近年来中国在大城市和一些主要医院加强了抗生素药品的规范管理,但中国人均抗生素的使用量仍是西方国家的5到8倍。而提升国民卫生素养,自觉抵制滥用药物的陋习也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对医生的建议很明了: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开具抗生素,而且处方和发药都要注意药品正确、剂量正确、服药疗程正确。“施贺得博士建议。


  马丁先生则表示:”世卫组织对个人的建议具体包括:1.只有在专业医务人员开具处方时才服用抗生素。2.即便感染好转,也一定要按疗程服药。3.不要服用吃剩的抗生素。4.不要把自己的抗生素分予他人。5.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感染:常洗手、避免密切接触病人、及时接种疫苗。


  抗生素在养殖畜牧业滥用一直是百姓关注而担忧的问题,当我们规范用药、规范治疗时,却发现所吃食物和饮用水中等仍有抗生素残留时,该怎么办?2014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公布了一份行业指导性文件,计划从2014年起用3年时间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应光国认为,中国应尽早制定自己的行动纲领,控制人、畜中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以延缓细菌耐药速度。专家还建议,应进一步扩大抗生素残留国家标准的覆盖范围。比如一些有机肥料里面也有抗生素残留,但我国还没有有机肥相关的抗生素残留国家标准;肉蛋奶已有了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标准,而无公害的蔬菜水果也应增加抗生素残留的国家标准。


  “我们必须紧急采取行动,改变医生和消费者使用抗生素的方式,避免这些药物完全失效的‘后抗生素时代’来临。” 马丁先生强调,要慎重对待抗生素,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抗生素未来持续有效做些什么。

      来源:中国妇联新闻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7 23: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