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46|回复: 1

[其他言论] 养猪就是养平衡,你能理解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2 15: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现代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我国养猪业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疫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病情也越来越复杂。“现代规模养猪过程中疾病的暴发绝不是偶然因素,而是养猪过程中长期潜在隐患的集中表现。”日前,在中国猪产业链CEO交流平台上,从业30余年的动物营养专家、养猪专家王爱勇教授袒露心声,“影响猪只生长水平的因素有很多,猪场的生产水平=(遗传+营养+环境)×管理,要想把猪养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而,现在国内大部分养猪人还是把重点放在防疫上。改变当前养猪业现状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未来规模养猪业必须面临的转变包括密集而高效的工厂化饲养、品种和行为的改变、饲料加工工艺和方式的改变、以及管理经营心态的改变。”
  “养猪就是养平衡,平衡养猪就是要把所有影响因素放在一个系统里综合考虑,要重视每一个影响因素,不能单方面处理,并找到影响养猪效益因素短板。比如在夏季时,带12头仔猪的哺乳母猪一般需要8kg的日粮,但实际上养殖户提供的往往不足4kg,这必然造成哺乳母猪营养不足,引起缺乳或无乳、再次发情困难等。那么如何解决?从平衡养猪的观点上看,要对各个因素进行评估匹配,什么样的环境匹配什么样的营养,什么样的营养匹配什么样的饲养管理。所以夏季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就需要增加饲喂次数、考虑提升日粮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水平和能量水平等。”王爱勇又从品种水平、饲料管理水平、生物安全水平、设备设施水平、保健治疗水平、环境气温水平、营养水平和动物福利水平等方面对中外养猪进行比较,发现品种方面国内外相差不大,造成中外养猪生长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营养和管理等方面。“知道了这些差异,提高养猪的水平就变得简单了。”王爱勇说。
  “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养猪水平必须围绕当前困扰猪业的关键技术问题,采取技术集成以及产业化示范的方式,从养殖过程中的良种利用、饲养模式、疫病防控、环境净化、饲料和兽药的使用、猪肉产品安全等关键点出发,以优良健康种猪为基础,安全营养平衡日粮和科学营养模式的利用为手段,以提高动物体质和免疫力为目的,用健康的理念贯穿猪产业链中养殖环节的全过程,形成‘优良健康+绿色安全饲料+安全高效疫苗+兽药残留控制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科学思维模式+集约化生产工艺’的全程优质猪肉产品生产健康体系。”王爱勇表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9-6-30 21:1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影响是市场经济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5 16:5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