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7月27日至8月2日)全国生猪(外三元)均价稳定上涨,一周累计上涨0.67元/公斤。至8月2日,全国外三元均价已涨至18.63元/公斤。南方地区涨势超过北方,多数地区达到19元/公斤,广东省内多地猪价已到20元/公斤,带动全国均价突破18元/公斤。
随着价格快速上涨,养殖户对出栏价的期待增加,破10成为新的期望。浙江,福建,广东缺猪严重,生猪普遍从外省调入,成为自然的高价区,且近期涨速有加快之势,9.5元成为当地的主流价,局部高价区接近10元。
出于卖跌不卖涨的心理,价格越涨,养殖户惜售越发严重,经销商及企业收购越加困难,价格步步抬升。因存栏低位,适重生猪数量有限,养殖户压栏心理加重,短期内南方猪价仍有升幅,高价区将向10元靠近。
北方猪价依旧震荡,经过前期调整后,近日生猪价格逐步回升,近期天气炎热、屠企销售不畅等因素下,猪价继续上涨压力较大。由于立秋之前北方地区有“贴秋膘”的习惯,猪肉的销售量或将有一定的改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猪价上涨。
目前南北方猪价差距加大,南方生猪盈利较大,部分已达500元以上。养殖户看好后市行情,补栏积极,仔猪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地区15kg仔猪价格涨至750-780元,30kg仔猪价格涨至900元以上。母猪盈利可观,二元母猪补栏较为积极,体重80KG母猪价格达1900元。养猪成本提升到7.5-8元/斤,要直呼要算好成本,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补栏。
近期“僵尸肉”事件造成冻肉消费受阻,进而迫使屠宰企业加大生猪收购,短期猪价将依然保持上涨。专家预计三季度猪价上涨或超预期,今年价格有望出现双高点,达到20元/公斤,上涨行情有望持续到2016年下半年。
生猪价格已经连续2个季度上涨,且幅度超过50%,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当生猪市场出现“暴涨暴跌”情况之时,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往往会出台相关猪肉调控政策,也就是俗称的“生猪收储”。连日来,面对不断上升的猪肉价格,各级政府对此纷纷表态,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若猪肉价格连续三个季度上涨 政府将出台政策干预;海南省物价局:将适时启动调控预案;上海市发改委:猪肉出厂价持续上涨,将视情况进行调控。
国家发改委则表示,猪价格由市场决定。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7月2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猪肉供给充足,预期猪肉价格会有所回落。
李朴民说,作为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已经注意到近期猪肉价格增长比较快的变化,也进行了密切跟踪。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猪肉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决定,既然价格由市场形成,肯定有涨有跌。当下猪肉价格上涨比较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市场的供给是充足的,这意味着,未来猪肉价格会有所回落。
俗话说“肉贵伤民、肉贱伤农”,从总体看,生猪价格调控的目标是既要保护生猪饲养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又要避免猪肉价格过快上涨、过多增加消费者支出,防止大起大落。对于猪肉价格的正常涨跌,政府部门不必过于敏感,而应在养殖户迫切需要的基础性公共服务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应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养殖场地支持、市场信息监测等,这将比简单补贴或收储来得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