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78|回复: 0

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您摸准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1 10: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obreva 于 2015-7-21 10:40 编辑





断奶猪通常是指断奶后1个月以内的猪,即保育前期10周龄以内的猪。目前断奶日龄最早有14天,也有35天的,猪场一般采用28天断奶。由于仔猪断奶后的生活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本文就仔猪断奶的环境应激、断奶猪应激因素和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以及综合饲养管理4个方面阐述仔猪断奶容易发病的原因以及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断奶猪的饲养管理和部分主要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免疫时机提供参考。

断奶猪环境应激和心理恐惧
  断奶后仔猪由条件较好的分娩舍移至相对较差的保育舍,温度、湿度、气流都会发生改变,必定会产生不适反应。仔猪的皮下脂肪较薄,保温能力较差,环境温度的降低对仔猪的应激较大。断奶后仔猪转到保育舍饲养,母仔间的天然联系随之被打破,同时不同窝的仔猪混群,这些变化都会引起仔猪心理极大的恐惧和应激甚至诱发疾病。
断奶猪应激的因素分析
1、营养的因素
  断奶后仔猪的采食方式由吸吮易消化的母乳变为采食固体饲料。在干物质的磨损作用下,仔猪的小肠黏膜萎缩、绒毛变短、隐窝加深。蛋白的摄入也由原来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酪蛋白变成了消化率较低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中还有难消化的粗纤维,容易导致腹泻。
2、免疫因素
  新生仔猪缺乏主动免疫的能力,只能靠母乳提供的抗体和活性成分来获得被动免疫。仔猪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4-5周龄才能发挥较弱的作用;8周以后,所有的免疫指标才能达到成年指标,所以仔猪断奶后到8周龄内,一方面无法获得母源抗体,另一方面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发病。
3、消化因素
  仔猪消化功能能否充分发挥与消化道酶的活性密切相关。仔猪出生后从母乳中获得营养物质,消化道中的乳糖酶活性较高。断奶后,仔猪由吸吮乳汁变为采食固体饲料,而相应的消化酶活性尚未提高,必然导致仔猪消化功能的下降。研究表明,28日龄断奶仔猪断奶1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水平的1/3,大部分酶的活性需要在断奶2周后才能恢复或者达到断奶前水平,而胰脂肪酶活性即使在断奶2周后仍未见恢复。另外,采食固体饲料会对肠绒毛造成损伤,也会影响仔猪的消化吸收。
4、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断奶应激反应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升高,吴金节等研究了断奶应激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断奶后3天,血清尿素氮水平升高,血清球蛋白水平降低,断奶后腹泻仔猪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升高。发生应激反应时,糖皮质激素含量立即升高,而糖皮质激素属于免疫抑制类生化因子,反过来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造成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5、仔猪行为的变化
  断奶应激会对仔猪的行为造成影响。研究发现断奶会对仔猪的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断奶后仔猪的采食行为大幅减少,而饮水、啃咬同伴和圈栏内物体的行为显著增加。

未完待续…………更多内容请下载APP“畜牧兽医”

此文章出自于---‘畜牧兽医’app 养殖疾病或是养殖技术方面有问题的可以私信我 或是在应用市场下载 畜牧兽医软件 一起交流



QQ截图20150714134814.png
QQ截图20150714153610.pn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 22: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