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会听课笔记(第二部分)
11月14日,第五届全国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高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落下帷幕。今天为大家独家分享由DDC技术服务部刘峰整理的会议14日的听课笔记。
1.美国着名猪病专家E. Wayne Johnson:《猪的垂直传播疾病诊断与控制》
疾病的传播分为纵向传播(公猪给母猪、母猪给小猪)和横向传播(猪只间传播、猪场间传播)。其中蓝耳病、猪瘟、链球菌、葡萄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属于纵向传染,为母猪传染给仔猪。而猪流行性腹泻、日本乙脑、伪狂犬病、口蹄疫属于横向传染,为猪传染给猪。
初乳含有高浓度抗体(多数是IgG和IgM),初乳的吸收仅在生后18小时内有效。检查刚出生小猪的抗体水平发现,母体经过免疫的小猪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母体未经免疫的小猪。母源抗体一般会持续3-4周。其中伪狂犬病母源抗体可持续16周。
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学变化:当正常的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病毒后,血液流经脾脏时,被感染的红细胞将被清除,并导致贫血,从而致使猪只生长不良,易生病。爆发时采取的措施:全部感染仔猪注射OTC 10 mg/kg. 仔猪2-3日龄和断奶时注射OTC 10 mg/kg,连续处理30天。种猪和保育猪日粮添加洛克沙生50ppm或对氨苯胂酸100ppm。
蓝耳病病毒的传播:感染猪(感染后50-200天,所以一般最好的根治蓝耳的有效方法是将感染猪群进行150-200天的隔离饲养),精液(70天),妊娠后期通过胎盘,寒冷潮湿季节很容易传播3 公里,在特殊条件下最远可传播20 公里。
蓝耳弱活苗:初次免疫效果好、容易得到、加强免疫效果有限、毒株不同时,交叉保护效果有限。
野毒蓝耳活苗:从感染动物机体上获取血清、血液与组织,恢复后获得很强的免疫保护,但是给后备母猪注射纯野毒活苗可能导致高几率的不孕。
蓝耳灭活苗:与活苗相比,初次免疫差,但加强性免疫效果出色,对稳定猪群很有用。
至少存在两类圆环(环状)病毒:一类与猪颤抖病有关,另一类与两种综合征有关:即猪死亡消耗综合征和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圆环病毒本身不会有病理现象表现,主要是和其它病毒(如细小病毒、蓝耳、狂犬等)混合感染后造成严重后果。
猪场内部的生物安全防控是为了将猪场现有病原影响减少到最低,采用隔离、隔绝、卫生、全进全出。
(本听课笔记由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刘峰整理,内容未经报告者本人审核,有所疏漏在所难免,版权所有,分享或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