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4|回复: 2

母猪营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7 22: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猪营养

母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母猪营养对其繁殖性能受影响很大,所以母猪营养在猪的营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水平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但目前人们对营养素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理上了解得还不够多,本章将简要论述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

1.  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

1.1  妊娠

妊娠母猪需要足够的能量和氨基酸来满足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同时要保持自身生理的营养需要。尤其是青年母猪,补偿前一个泌乳期因泌乳而损失的体重对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非常重要。妊娠母猪除妊娠后期外,营养需要量都远远低于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繁殖过程中妊娠或泌乳的营养需要受前一次妊娠或泌乳时营养状况的影响,因此,饲喂时必须考虑母猪整个的繁殖寿命,而不是单个的怀孕期。例如,与限饲而只保证适当增重的母猪相比,妊娠期母猪喂得过多,在泌乳期间采食量就会下降,泌乳期体重损失增加,而且妊娠期采食能量过多会妨碍母猪乳腺组织的发育,所以母猪不能喂得过肥非常关键。

特殊情况下,在妊娠后期的日粮中增加能量物质(如脂肪),可以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有研究表明,断奶死亡较高的猪(>20%),添加脂肪的效果明显。

Jones和Maxwell(1982),Willis和Maxwell(1984)报道,怀孕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氮平衡与妊娠期间蛋白质的进食量有关。在他们的试验中,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仅需146g或119g的日蛋白进食量,但是其肌肉最大氮沉积的日蛋白进食量为346g。这与Miller等(1969)的报道非常一致,他们发现,母猪最大氮沉积的日蛋白进食量为285~345g。Cuaron等(1983)认为,怀孕母猪的氮沉积比非怀孕母猪的氮沉积要大。Cuaron还发现,与每日饲喂相比,将日粮累积到第三天饲喂对氮的沉积不利,后者在饲喂后的第二天尿氮排出量最大。根据目前已发表的文献,表13-1列出了怀孕母猪的氨基酸需要量。其表示方法为占日粮百分比或每日克,大多数文献中定义的日采食量为1.8kg。

表13-1   怀孕生母猪的氨基酸需要量


氨基酸

占日粮%

每日进食量(g)

资料来源


赖氨酸

0.43%

7.8 g/天

Woerman and Speer(1976)




0.47%



Corley等(1983)




0.43%

7.7 g/天

Cuaron等(1984)


色氨酸

0.084%

1.53 g/天

Meisinger和Speer(1979)




0.09%



Corley等(1983)




0.07%

1.4 g/天

Easter和Baker(1977)


苏氨酸

0.30%

5.4 g/天

Leolard和Speer(1983)






6.83 g/天

Cuaron等(1984)


蛋氨酸和胱氨酸

0.18%



Holden等(1971)


异亮氨酸

0.25%



Speer等(1990)


亮氨酸

0.34%

6.8 g/天

Easter和Baker(1977)


缬氨酸



5.9g/天

Roles-Cabrera和Speer(1983)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0.48%



Speer等(1990)


苯丙氨酸

0.20%



Speer等(1990)


精氨酸



0.0g/天

Easter等(1874)


1.2   泌乳

泌乳期间的营养水平是通过泌乳量和其它繁殖性能来影响全群生产力的。营养不足对断奶后繁殖性能的影响包括延长断奶后发情的间隔,降低胚胎存活数及下一窝窝产仔数等。

最初的研究结果表明,泌乳期间采食量低,会导致断奶后母猪发情推迟。19世纪80年代,对泌乳期间能量或蛋白摄入不足与断奶后母猪发情迟缓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相关性很大。然而不幸的是,在商品生产猪场,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农户,能量和蛋白质进食不足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能量和蛋白采食不足常常是和体重损失、组织中蛋白和脂肪的损失增加联系在一起。这些现象使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日粮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机体的组成来实现的。其实,这一想法是建立在对妇女的研究上的,保持低限的体脂保持月经周期正常是很必要的。动物营养学家把这一概念应用于母猪,假设通过限饲,使母猪体脂或蛋白低于某一值,繁殖活动将受到损害。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营养变化确实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机体的组成却没有显著变化。此外,母猪可能有相同的机体构成,但代谢状态完全不同,从而导致繁殖机能的不同。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一般认为母猪对日粮养分变化的反应是通过血液代谢物、激素或者是通过代谢物和激素二者来引起繁殖性能变化的,而与体脂或蛋白的贮存没有关系。有证据表明许多代谢物和激素可作为对繁殖性能潜在的调节物,包括:葡萄糖、胰岛素、生长激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非酯化脂肪酸、单体氨基酸、肠激素和肾上腺素等。体组织贮存物可继发性地作为循环代谢物的缓冲剂,而不是影响繁殖性能的根本因素。

许多断奶母猪似乎是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变化来实现上述机制的。伴随泌乳的进程,GnRH脉冲频率不能增加,结果导致断奶到发情时间延长。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来自下丘脑的GnRH的脉冲频率的下降,会导致垂体黄体素分泌减少,这样就减少了对卵泡的刺激并降低其成熟度,对卵泡的抑制阻止了雌激素的产生。而雌激素对丘脑垂体的反馈是必需的,只有有了这种反馈,才能引起促黄体素(LH)的释放、排卵和发情(图13-1)。血液代谢物和代谢性激素影响丘脑-垂体-卵巢的方式还不清楚。最初,人们认为,泌乳期间营养物质采食量不足,只是在断奶后才能减少引起LH分泌的减少,进而影响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营养条件的变化引导起的LH释放失常从泌乳期就已开始,而不是断奶后。最近的研究表明,LH的分泌变化最早在哺乳的第14天就开始了。这些结果提示,最大程度地限制采食量对繁殖和生产(比如产奶量等)的影响是相似的,泌乳早期限制采食量尤其对后继的繁殖性能是有害的。





图13-1  断奶后发情早(<9天;N=14)和发情迟的母猪泌乳期间LH的平均水平(Tokach,1991)

图13-2表示了泌乳期前21天赖氨酸和能量采食量(6.5,11.5或16.5Mcal代谢能/天)对第21天时血液LH含量影响的情况(Tokach,1991),曲线是根据下面的公式推算出来的(r2=0.72),即:0.2237-0.01035×赖氨酸-0.0039×代谢能+0.00007×赖氨酸2-0.00113×ME2+0.001×赖氨酸×代谢能=平均LH水平(μg/ml),平均预测为0.054μg/ml 。





图13-2  泌乳期前21天赖氨酸和能量采食量

与试验观察到的对断奶至再次发情的时间间隔的影响相似,泌乳期蛋白和能量的采食量以互作的方式影响LH的分泌,采食能量低时增加赖氨酸采食量,LH的分泌随着能量采食量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限制赖氨酸和能量采食量会降低LH的分泌。另一些研究也证明,泌乳期限制母猪的蛋白质采食量,会降低泌乳期母猪血液中LH的浓度。

如上所述,许多代谢物可作为营养物质采食量影响繁殖性能的调节物,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泌乳早期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与泌乳期LH的分泌及断奶至再发情的时间间隔有关,尤其血液中葡萄糖、非酯化性脂肪酸、甘油三酯、单个氨基酸、脲氮、生长激素与泌乳期LH的分泌及随后的断奶至发情的时间间隔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泌乳早期(第7天)血清胰岛素比泌乳后期(第21天)的胰岛素浓度与LH分泌有更强的相关性。

向泌乳日粮中添加脂肪对母猪的作用机理尚需更多的证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采食量影响母猪整个生命周期的繁殖性能,增加能量或蛋白进食量是有益的管理方法。通过添加脂肪增加能量浓度,降低了饲料采食量,但日粮添加脂肪后,总的能量进食量增加了,也增加了断奶窝重,但还没发现对繁殖性能有明显益处。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泌乳日粮中添加脂肪,母猪失重稍稍减少(1.5kg),但对断奶至再发情的时间间隔没有显著影响。母猪发情间隔对脂肪能量反应不敏感,似乎是由于乳腺组织优先吸收了脂肪的缘故,日粮中添加脂肪增加了乳脂率和能量水平,导致断奶窝重的增加而对其它繁殖性能没有影响。

对泌乳母猪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是近年来母猪营养方面的重大成就。发表13-2总结了泌乳母猪的氨基酸需要量。其表示方法为占日粮百分比或每日克,大多数文献中定义的日采食量为5.45kg。

表13-2   泌乳母猪氨基酸需要量


氨基酸

占日粮%

每日进食量(g)

资料来源


赖氨酸

0.60%

20.0

Boomgaardt等(1976)




0.55%



Lewis和Speer(1973)




0.50%



Lewis和Speer(1974a)


色氨酸

0.12%

3.9

Lewis和Speer(1974b)




0.091%



Lewis和Speer(1974a)


苏氨酸

0.42%

5.45

Lewis和Speer(1975)


蛋氨酸加胱氨酸

0.23%



Ganguli等(1971)


异亮氨酸

0.39%



Saught和Speer等(1977)


亮氨酸

0.46%

6.8

Rousselow等(1979)


缬氨酸

0.53%



Rousselow和Speer(1980)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0.75%

41.2

Lellis和Speer(1985)


苯丙氨酸

0.34%

18.7

Lellis和Speer(1987)


1.3   繁殖母猪氨基酸的营养需要

1.3.1  繁殖母猪氨基酸的维持需要

确立繁殖母猪氨基酸维持需要目的主要在于补偿繁殖母猪生理和生命活动过程中始终存在且不可避免的氨基酸代谢损失,这主要包括组织上皮脱落损失,如皮肤、肠道黏膜上皮的脱落等损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Pettigrew(1993)总结前人(Fuller, McWilliam, Wang and Giles,1989)的研究成果认为,维持需要的估测试验研究多采用合成晶体氨基酸和极易消化酪蛋白试验饲粮。但现实生产实践中,各类饲料原料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很少实现100%的消化吸收。因此,试验研究中关于氨基酸维持需要的估测结果需要以80%的消化率系数进行转化,计算的得到相应生产饲养条件下日粮氨基酸维持需要(表13-3)。

表13-3  母猪必需氨基酸维持营养需要


氨基酸

毫克/千克W0.75


精氨酸

0


组氨酸

0


异亮氨酸

20


亮氨酸

29


赖氨酸

49


蛋氨酸

11


总含硫氨基酸

61


苯丙氨酸

23


总芳香型氨基酸

46


苏氨酸

41


色氨酸

14


撷氨酸

25


Fuller 等1989

1.3.2  妊娠母猪必需氨基酸营养需要

妊娠母猪必需氨基酸需要取决于母猪妊娠期间母猪维持需要和妊娠期间蛋白质沉积需要两部分。其中,母体自身体蛋白质沉积,包括子宫及其内容物、乳腺组织和母体自身蛋白质沉积等的合成代谢受母猪品种或基因类型、生理发育阶段,以及上一哺乳期母体蛋白质损失等多种因素影响,是影响妊娠母猪氨基酸需要的最主要因素。

妊娠母猪体蛋白氨基酸组成。妊娠母猪沉积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是决定日粮氨基酸需要的根本依据,Pettigrew(1993)总结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三个经典试验研究结果,并分别计算并总结了体蛋白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与苏氨酸和赖氨酸的相对比率关系(表13-4)。

表13-4   体蛋白必需氨基酸的组成


氨基酸

克/16克氮

AA:苏氨酸

AA:赖氨酸


精氨酸

6.81

1.81

1.05


组氨酸

2.91

0.77

0.45


异亮氨酸

3.25

0.87

0.50


亮氨酸

7.12

1.89

1.09


赖氨酸

6.51

1.73

1.00


蛋氨酸

1.75

0.47

0.27


总含硫氨基酸

2.91

0.77

0.45


苯丙氨酸

3.91

1.04

0.60


总芳香型氨基酸

6.73

1.79

1.03


苏氨酸

3.76

1.00

0.58


色氨酸

0.68

0.18

0.10


撷氨酸

4.50

1.20

0.69


Aymaitre and Duee(1974), Zhang et al. (1986) and Moughan and Smith (1987)

妊娠母猪苏氨酸营养需要。king and Brown(1993) 于母猪妊娠全期针对不同妊娠阶段,利用尿导管法分三次完成了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氮平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苏氨酸进食量与体蛋白氮沉积具有高度线性相关关系,直线回归公式为:

苏氨酸进食量(克)=1.45+0.53×氮沉积量(R2=0.99)。       公式: 11-1

截矩1.45克表示试验母猪维持需要为每天1.45克,相当于试验妊娠母猪每千克代谢体重41毫克。斜率0.53可推断出日粮苏氨酸转化为体沉积苏氨酸的边际效率0.45。上述妊娠母猪苏氨酸维持需要和相应斜率可用于计算特定母猪群或个体妊娠期间,实现目标增重中的氮沉积量对日粮苏氨酸的日需要量。

妊娠母猪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计算。妊娠母猪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包括维持需要和体蛋白质沉积需要两部分,计算并决定这仪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必须明确三个数据,即母猪配种体重、妊娠期增重和妊娠期增重中目标瘦肉组织沉积量。如初产母猪配种体重110千克,妊娠期115天,体增重60千克(瘦肉组织40千克,脂肪组织20千克),瘦肉组织中含蛋白质23%,蛋白质中含氮16%。通过11-1公式计算,苏氨酸日维持需要量为1.67克/天,保证体增重需要6.78克/天,共计苏氨酸需要为8.45克/天。在假定所有日粮必需氨基酸转化为体蛋白质的效率都相同的情况下,依据表13-3和表13-4可以计算出相映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1.3.3  哺乳母猪必需氨基酸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氨基酸确定需要考虑维持、泌乳和母体自身体蛋白质动用等三方面因素。在一般情况下,母猪哺于乳期间由于受采食量的限制,从日粮中获取的氨基酸不足以满足泌乳需要,必须动用体蛋白质储存补偿乳蛋白质合成对氨基酸的需要,从而导致母猪在哺乳期间失重。而且,有研究表明母猪动用体许多器官或组织进行分解代谢以补偿泌乳需要的能力很强(Bauman and Currie, 1980),同时在母猪个体之间表现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确定哺乳母猪日粮氨基酸营养需要或供给时需同时考虑母猪体组织的补偿代谢。

赖氨酸的营养需要。以获得最大仔猪增重为目标研究母猪日粮赖氨酸需要的研究结果,随年代的递金变化很大,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20克/天(Boomgaardt, Baker, Jensen and Harmon, 1972),增加到了20年后的50克/天(Johnston, Pettigrew and Rust, 1993)。Pettigrew(1995) 曾总结以往七个具有代表性以获得最大仔猪增重和相应最高产奶量为目标的研究结果,并获得哺乳母猪日粮赖氨酸需要和哺乳仔猪窝日增重的直线回归关系。

赖氨酸(克/天)=-6.71+0.026*仔猪窝增重(克/天) (R2=0.77)  公式:11-2

公式中的截矩(-6.71)表示母猪动用体组织蛋白质补偿母乳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斜率(0.026)表示仔猪每日增重提高1千克,需要增加供给26克日粮氨基酸。就赖氨酸而言,哺乳母猪对赖氨酸的维持需要不同于公式中的截矩数值,可通过表13-3计算获得。如哺乳母猪体重155千克时,母猪的赖氨酸日维持需要计算值为2.14克/天,相应母猪需动用体蛋白质供应乳蛋白质合成需要的赖氨酸总量为8.85克/天(2.14-(-6.71))。其他来自动用母体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可通过与赖氨酸的比例关系计算(表13-4)。

哺乳母猪撷氨酸需要。在考虑用哺乳母猪乳蛋白质中氨基酸比例规划哺乳母猪日粮氨基酸比例时,应该个别关注撷氨酸的供给与平衡。近期的研究表明(Tokach 等1993),由于撷氨酸参与母乳蛋白质合成的氧化功能代谢,因而哺乳母猪实际日粮撷氨酸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高于乳蛋白质中的0.73。另有实验研究证明(Richert 等 1994),当哺乳母猪日粮赖氨酸为0.9%时,日粮撷氨酸分别为1.05%和1.15%处理组的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显著得到改善,研究结果认为哺乳母猪撷氨酸需要量应高出日粮赖氨酸需要的20%。NRC(1998)则认为研究结果并未从动物本身(Richert 等 1996)或组织水平(Boyd等 1995)上证实哺乳母猪撷氨酸需要量高于其在乳中的含量水平。但是,就玉米-豆粕型日粮而言,当日粮赖氨酸水平为1.0%时,撷氨酸相继成为伴随赖氨酸之后的限制性氨基酸。所以,NRC(1998)仍就将撷氨酸与赖氨酸比值有原来第九版的0.73提高到了0.80。

哺乳母猪必需氨基酸需要计算。由于受采食量的限制,母猪哺乳期间的氮平衡代谢实际上不易可能实现零平衡代谢,多数情况下表现氮的负平衡代谢,其结果必然反映为母猪哺乳期间的体蛋白损失。母猪哺乳期间动用体蛋储存并进行分解代谢,其所提供用于乳蛋白质合成的必须氨基酸数量,可以在首先计算出所动用的母体体蛋白质来源赖氨酸的基础上通过表13-4中体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关系获得。在计算其他用于合成乳蛋白的必须氨基酸需要量时,亦可在首先计算出赖氨酸泌乳需要量(公式11-2)基础上,再通过氨基酸在母乳蛋白质中与赖氨酸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乳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见表13-5。



表13-5    哺乳母猪乳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

克/16克氮

AA:赖氨酸


精氨酸

4.93

0.66


组氨酸

3.02

0.40


异亮氨酸

4.11

0.55


亮氨酸

8.6

1.15


赖氨酸

7.5

1.00


蛋氨酸

1.94

0.26


总含硫氨基酸

3.40

0.45


苯丙氨酸

4.12

0.55


总芳香型氨基酸

8.42

1.12


苏氨酸

4.38

0.58


色氨酸

1.32

0.18


撷氨酸

5.50

0.73


如体重160千克的哺乳母猪,哺乳期间体重损失20千克。哺乳期间的母猪平均体重为150千克,相应代谢体重为42.9千克,维持需要2.09克/天;仔猪窝增重2千克/天,每天需要通过母乳用于仔猪增重的赖氨酸需要为52.00克。平均每天由母体动用体蛋白质储存提供的赖氨酸为8.85克。日粮赖氨酸需要则为52.00+2.09-8.85=45.24克/天。异亮氨酸,每天维持需要0.86克(表13-3),用于仔猪增重为目的的乳蛋白质合成异亮氨酸与赖氨酸比例为0.55(表13-5),则用于乳蛋白质合成所需异亮氨酸需要量为52.00*0.55=28.51克/天。母猪体蛋白质组成中异亮氨酸与赖氨酸比例为0.5(表13-4),则来源于母体蛋白质的异亮氨酸为慢。8.85*0.50=4.43克/天。哺乳母猪日粮需要提供的异亮氨酸为0.86+28.51-4.43=24.94克/天。

2     维生素

最近对母猪维生素营养的兴趣集中在以高于以前认为足够的水平供给某些特定的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1  胆碱

豆饼是胆碱的丰富来源之一,多年来认为含有豆饼的日粮中添加胆碱是不必要的,然而,在19世界70年代,清楚地了解到在每公斤含豆饼的日粮中添加400mg的胆碱,可提高窝产仔数。NCR-42猪营养委员会(1976)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770mg/kg的胆碱可提高初生仔猪数和初生活猪数。Kornegay和Meacham(1973)在第六胎和第五胎母猪日粮中添加880mg/kg的胆碱,初生活猪数增加。Maxwell等(1987)报道,日粮中添加882或551mg/kg的胆碱可提高仔猪断奶重。但Boyd等(1982)报道,不管日粮中是否添加脂肪,220~770mg/kg的补充胆碱对窝产仔性能没有益处。Seerley等(1981)给母猪日粮补充770mg/kg的胆碱,其繁殖性能没有改善,且胆碱的添加量与日粮是否添加脂肪无关。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分别添加1.25和1.00克/千克。

2.2  生物素

19世纪80年代,已证明了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提高衡量繁殖性能的几个指标,但研究的结果相互矛盾。Brooks等(1977)认为,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改善肢蹄病。Misir和Blair(1986)报道,日粮中添加0.147~0.217mg/kg的可利用生物素可消除由生物素缺乏引起的肢蹄病。Brooks等(1977)还证明,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但Bryant等(1985a,b,c)的试验证明,在四胎妊娠和哺乳的经产母猪日粮中添加0.44mg/kg的生物素,产仔和泌乳性能不受影响,不过,断奶到发情的时间间隔和受胎率得到改善。Hamilton和Veum(1984)进行了三年的研究,他们在妊娠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0.55mg/kg的生物素,结果发现,母猪淘汰率、肢蹄和腿的坚实度、再发情的时间间隔和皮炎的发病率没有变化,断奶窝仔数增加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唯一区别。总的看来,母猪日粮中生物素的适宜添加水平还不清楚,但建议的最少量为0.2mg/kg。在商品生产中,考虑成本是很重要的,添加水平过高是否经济还不能断定。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同样添加0.20毫克/千克。

2.3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

随着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饲喂水平不同,维生素A在肝脏的贮存量及在血浆中含量变化很大,因此决定母猪繁殖期间对维生素A的绝对需要量很困难。Heaney等(1959)发现,已耗尽贮存维生素A的初产母猪,其健康状况和繁殖而言,对维生素A的饲喂水平没有反应,但与添加5或2.5μg的日粮相比,饲喂含添加16μg维生素A日粮的母猪,所产仔猪血清、初乳及常乳中维生素A的含量要高得多。Selke等(1967)研究支持Heaney等(1959)的结果,他们发现,当日粮维生素A的水平从0,23,增加到510IU/kg时,母猪的繁殖及母猪和仔猪的维生素A状况没有变化,但随日粮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初乳和产后14天常乳中维生素A含量增加。Brief和Chew(1985)的试验证明,日粮中是否添加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不受影响,但给小母猪注射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后,血浆中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含量增加,胚胎死亡率减少,出生和断奶仔猪数增加。研究表明,饲喂维生素A及其前体,对改进母猪体内维生素A状况是有益的,但这种改善的程度是有限的。饲喂比注射β-胡萝卜素能更有效地转化为维生素A。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分别添加维生素A40000和20000国际单位/千克。

2.4  核黄素

Frank等(1984)通过测定繁殖性能和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估测了妊娠母猪对核黄素的需要量。日粮中添加0.77mg/kg核黄素导致妊娠期异常(加长或缩短),初生窝重和妊娠增重减少,初生死亡率增加;与采食更高水平核黄素的母猪相比,饲喂1.77mg/kg核黄素的母猪,其仔猪的死亡率增加。综合上述试验,Frank等认为,妊娠母猪对核黄素的需要量为3.2~3.3mg/kg或每日6.4~6.6mg。根据产后24天仔猪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Frank等(1988)估测泌乳期间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对核黄素的需要量分别为每天16.2和16.3mg。仔猪体内酶的活性与母猪日粮中核黄素的含量高度相关,这表明,母猪对仔猪的核黄素缺乏没有保护性机制。Bazer和Zavy(1988)给妊娠母猪从妊娠第4天到互120天每天大剂量口服核黄素(100mg/天),结果窝产仔数增加。但Davis等(1990)和Wiseman等(1991)的研究没有支持Bazer和Zavy(1988)的结果,他们认为,妊娠早期大量增加日粮中核黄素水平是否有益还需进一步研究。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同样添加3.75毫克/千克。

2.5   维生素E

最近研究结果表明,与NRC(1988)需要量22个国际单位/kg相比,每公斤日粮24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是不够的,但每公斤日粮41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就足够了。与所讨论的其它维生素不同,在实际应用时,应对建议的添加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同样添加44.00国际单位/千克。

2.6   维生素D

繁殖母猪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还没有定论,但是,新生仔猪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与母猪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Goff等(1984)证明,这种相关的原因在于代谢物的胎盘转运和维生素D3本身从乳中的转运有关。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同样添加维生素D3200.00国际单位/千克。

2.7   泛酸

Davey和Stevenson(1963)报道,每殖母猪对泛酸的需要量最少为12mg/kg。这个结论基于下面的事实,当日粮泛酸的含量低于12mg/kg时,断奶成活率降低,后肢运动失调,并发生“鹅步”(一种泛酸缺乏症)。Davey和Stevenson的建议量与Ullrey(1955)提出的12mg/kg的建议量相似。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同样添加12.00毫克/千克。

2.8   吡哆醇

Ritchie等(1960)发现,给妊娠期间初产和经产母猪的含正常吡哆醇(1mg/kg)的日粮中再添加吡哆醇已没有益处。但Russell等(1985)发现,依据红细胞谷草转氨酶和肌肉酶活性,性成熟的小母猪对吡哆醇的需要量超过2.1mg/kg。Easter等(1983)发现,给妊娠期间初产母猪日粮中添加1mg/kg的吡哆醇,初生和断奶时窝仔猪数得到改善。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同样添加1.00毫克/千克。

2.9   维生素B12、维生素C、硫胺素和烟酸

Fredrick和Brison(1961)报道,母猪日粮中添加维生素B12使其日采食水平达到400μg ,有助于维持妊娠及增加出生后第一天的仔猪成活率。NRC(1998)建议,母猪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为0.015mg/kg。

母猪日粮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还没有建立。Yen和Pond(1983)给妊娠108天到产后7天的母猪日粮中每天添加1g的维生素C,发现对繁殖和泌乳性能没有有益的作用。

目前,还没有关于正常繁殖情况下母猪对硫胺素和烟酸需要量方面的证据,NRC(1998)对硫胺素和烟酸的建议需要量分别为1.00mg/kg和10.00mg/kg。

2.10   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绿色植物中含量丰富。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饲料中叶酸含量加上动物肠道微生物合成的叶酸量能够满足其自身的营养需要,一般不会发生叶酸缺乏症(巨红细胞贫血、白细胞减少及生长停止等)。近年来,美国等许多研究发现,在母猪日粮中添加叶酸或妊娠早期的母猪肌肉注射叶酸,能够显著提高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并指出,叶酸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繁殖能力是必需的,在培育母猪日粮中应予以补充。目前,对母猪日粮中叶酸的适宜添加量还不清楚,有人建议每头母猪每天采食2mg效果最佳,成本最低。但NRC(1998)建议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日粮同样添加1.30毫克/千克。

2.10.1    叶酸与平均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

人们研究叶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始于本世纪40年代。Krider等(1946)报道,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0.24mg/kg的叶酸,母猪所产仔猪强壮,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nsminger(1951)在母猪日粮中添加2mg/kg的叶酸,也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罗马尼亚的Otel等(1972)将998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配种后即开始试验组猪肌肉注射叶酸,剂量为每头750mg,每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7天,直到分娩为止。结果试验组平均产仔数为10.00头,对照组为8.34头。

正常饲养条件下和短期优化饲养情况下,叶酸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不同。正常饲养条件下,每公斤饲料添加15mg叶酸,窝产仔数平均增加0.2头;而在短期优化饲养条件下,添加等量的叶酸使平均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增加1.3和1.1头,其原因可能是,在优化饲养情况下,母猪排卵数增加,叶酸的作用更能得以发挥。

Lindemann和Kornega(1989)研究了不同胎次的母猪对叶酸的反应。他们按照胎次(一胎、二胎、三胎)进行分组,试验组均添加1mg/kg的叶酸。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窝产仔数分别为11.7和10.23头(p<0.05),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为10.79和9.86头(p<0.05)。同胎次相比,产活仔数分别增加0.30,0.65和1.8头,三胎猪产活仔数增加最大。可以看出,叶酸对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有效的,在母猪排卵数高的情况下更为显著。

2.10.2   叶酸与仔猪的生长发育

在初产母猪的日粮中添加0.2mg/kg的叶酸,仔猪成活率增加0.3%。Newcomb和Allee(1986)报道,在17~27日龄断奶仔猪的玉米-豆饼和乳清粉日粮中添加1.1mg叶酸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另外,Matte和Girard(1989),Pharazyn和Aherne(1978)也分别观察到,给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叶酸,尽管其血清、乳以及仔猪血清中叶酸的含量提高,但对仔猪的增重和断奶窝重没有影响。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10.3  母猪体内叶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不同生理阶段母猪血清叶酸含量有变化,仔猪断奶时母体内叶酸水平最高,为99ng/ml,然后开始下降,到再配时下降大约为30%,含量为68.5ng/ml(断奶后4~7天),母猪维持这个水平大约30天左右,而后又下降30%,到妊娠第60天时下降为39.6ng/ml。Thaler等(1989)对整个繁殖周期母猪血清中叶酸浓度进行了观察,从配种至妊娠第60天,叶酸水平呈下降趋势,60天之后开始回升。这同其他研究者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2.10.4   叶酸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可能机理

有人研究了妊娠34天母猪卵巢、子宫及胎儿的变化,发现不同处理胎儿的存活率是不同的,叶酸可使胎儿的存活率提高大约7%。Harber等(1989)观察到,给妊娠母猪注射2mg/kg的叶酸,妊娠至45天时,胎儿存活率提高6%。另外,叶酸可使胎儿体内蛋白质含量提高5%。由此可见,叶酸之所以能提高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关键是它降低了胚胎早期的死亡率,这在排卵数多的母猪尤为显著。据此可以认为,供给母体适宜的叶酸营养可以防止多胎动物胚胎的死亡。在机体内,叶酸参与嘌吟、嘧啶及氨基酸的代谢,与DNA,RNA及各种蛋白质和合成密切相关。叶酸缺乏症一般是在体组织迅速生长或细胞大量分裂的情况下发生的。妊娠早期,胚胎细胞大量分裂增殖,胎儿生长发育迅速,这时母体内叶酸必须维持在较高水平,才能满足胎儿的营养需要。但在妊娠早期母体叶酸水平却急剧下降,到妊娠60天后才开始回升,这就会使胎儿生长发育受阻,从而导致胚胎死亡。由此看来,在妊娠早期的母猪日粮中添加叶酸是必要的。

2.10.5  添加叶酸的适宜时间

根据母体叶酸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叶酸提高胚胎早期存活率的机理,只有在妊娠早期添加叶酸,才能起到提高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作用,而在妊娠晚期或哺乳期添加叶酸,则效果不明显。有研究发现,从母猪断奶到妊娠60天这段时间,分10次肌肉注射150mg的叶酸,可提高窝产仔数。在母猪妊娠至整个哺乳期(107天)日粮中添加0.45mg/kg的叶酸,窝产仔数、断奶窝数以及断奶窝重量均有改善。

2.10.6  叶酸的营养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1)  叶酸的营养需要量  直到1979年NRC第八次修订猪的营养需要时,才把叶酸列入营养需要表,对各类型猪的建议量均为0.6mg/kg。NRC(1988)第九次修订时,把叶酸的需要量降低到0.3mg/kg,这个需要量是建立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的。对于叶酸的营养需要量,目前不同的学者看法不一。Matte等(1989)指出,由于叶酸在细胞分裂中有重要作用,有必要研究各类型猪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断奶和哺猪以及生长猪的叶酸需要量。

(2)  影响叶酸需要量的因素  ①动物种类,不同动物对叶酸的需要量取决于不同动物合成叶酸的能力,而合成能力还与日粮的组成有关。日粮含有磺胺药物或叶酸拮抗物时,会抑制肠道微生物对叶酸的合成,最后可能导致叶酸缺乏症(NRC,1988)。②生理状况,生长迅速的动物,对叶酸需要量比一般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量要高。③维生素、胆碱、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是维持叶酸作为辅酶的活性的必需营养物质,这些物质缺乏时,叶酸需要量增加。④矿物质,在母猪妊娠早期添加叶酸可保持体内锌离子浓度的稳定,但叶酸对Cu,Fe的浓度没有影响。另外,母猪血清、乳以及仔猪肝脏中叶酸浓度有随着Fe的离子浓度下降而降低的趋势。目前,对叶酸与红细胞代谢有关的矿物质元素的内在关系还不甚清楚。

叶酸提高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原因在于降低胚胎早期死亡率,而不是提高母猪的排卵数。对于叶酸的作用机理、营养需要量以及与其它营养物质的关系等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3  矿物质

3.1   锌

Hill等(1983a,b,c)研究表明0~5000mg/kg的范围的日粮中锌的水平对分娩仔猪的数量和体重没有影响,但采食未添加锌日粮的母猪分娩的健康仔猪的数量要多些。饲喂5000mg/kg锌日粮的母猪有轻微的锌中毒症状,表现为,两胎后体重减轻,骨软骨病增加,肝脏铁贮存量下降,肾脏中铜和锌的含量增加,主动脉和血清中铜的含量下降而锌的含量增加。采食高日粮锌的母猪,其初乳中铜和磷的含量较少。饲喂5000mg/kg锌日粮的母猪,所产仔猪器官重量大,贮存的铁和锌增加而铜减少,肝脏钙和锰的含量也增加,仔猪出生后第21天比第二天肾脏中磷和锌的含量多。而采食含0,50和500mg/kg日粮的母猪则表现了相反的结果。对日粮锌中毒及锌与其它矿物质的关系,Hill等(1983d)也进行了研究,饲喂5000mg/kg锌日粮的母猪将导致早期断奶仔猪铜的缺乏。虽然分娩仔猪的数量和体重不受日粮锌水平的影响,但不添加锌时,分娩的健康仔猪的数量多。这与Hedges等(1976)的发现基本一致。添加50mg/kg的锌对猪的繁殖性能没有改善,但锌在仔猪体内的贮存及其生长速度增加了。

3.2  铁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妊娠和繁殖母猪对铁的需要量。通过测定新生仔猪的血液指标,Spruill(1979)发现,采食700mg/kg铁日粮的母猪,其胎盘对铁的转运有非显著性的变化,乳对铁的转运没有变化,但21日龄仔猪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清铁增加。研究者认为,通过测定粪中的铁,可以了解铁的营养状况。Ducsay等(1984)证明,在妊娠中期注射葡聚铁,母体向胎儿转运的铁增加,但这种转运的量是有限的,对仔猪贫血的改善没有太大作用。Lillie和Frobish(1978)认为,给妊娠和泌乳期间的母猪分别补充100和200mg/kg的铁,对母猪、新生仔猪和21日龄仔猪的血液学指标没有影响。

3.3  铜

Lillie和Frobish(1978)研究了日粮中添加0,15,30和60mg/kg的铁对汔乳和妊娠母猪的影响。他们发现,添加15mg/kg的铜,血液学指标最佳,而添加60mg/kg的铜时,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最高。Lillie和Frobish(1978),Ducsay(1986)都证明,母猪血浆铜的含量受日粮铜和铁的双重影响。

3.4  锰

Harmon等(1976)证明,妊娠和泌乳期间400和150mg/kg的日粮铁会导致母猪泌乳期间锰的负平衡。900和650mg/kg对这两个时期锰的正平衡是足够的。低一些的日粮锰含量对维持新生仔猪的数量和体重及母猪的体重是足够的。

3.5  硒

硒是一种需要量很小但又为动物所必需的矿物质。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后者可保护细胞膜,使其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Rotruck,1973)。由于维生素E能阻止过氧化物的形成,因此,日粮中硒的需要应视维生素E的含量而定。Mahan等(1974,1975)发现,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0.1mg/kg的硒,母猪血清、初乳和常乳中硒的含量增加。采食添加硒日粮的母猪,其仔猪血清硒的含量增加,而饲喂经纯化的不含维生素E和硒日粮的母猪,其所产仔猪则出现明显的缺乏症,包括病理性损伤和死亡率增加。Wilkinson(1977)报道,给含0.1mg/kg硒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1mg/kg的硒,可减缓母猪产后28天血液和血清中硒含量的下降。Mahan等(1977)认为,日粮中添加0.1mg/kg的硒,可使母猪血清、乳和组织中硒的含量达到最大,但将添加量增加到0.5mg/kg时,没有发现有益的作用。Piatkowski等(1977)发现,未怀孕母猪比怀孕母猪的肝脏可长时间地贮存较高含量的硒,饲喂未添加硒的日粮时更是如此。

3.6  钙和磷

Nimmo等(1981a,b)评价了母猪在生长、发育和妊娠期间对钙和磷的需要量。生长母猪0.65%的钙和0.50%的磷、或每日13 g钙和10 g磷的需要量不能满足小母猪的需要。低水平的钙和磷不影响小母猪的增重和饲料增重比,但骨骼特性和屠体重却不如采食0.975%钙和0.75%的磷的日粮。由于低钙磷日粮导致蹄病和腿病,母猪的淘汰率增加。采食高钙日粮的小母猪,妊娠期间钙的存留较大。但仔猪的生产性能和母猪的体重不受日粮钙、磷水平的影响。Arthur等(1983)研究了日粮钙、磷水平对母猪生长和结构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150%NRC的钙和磷对蹄病和腿病没有改善作用。在一个更大范围的研究中,Kornegay等(1985)将生长母猪对钙和磷的供给量分别提高为NRC的1.5倍,发现母猪的特性、仔猪的生长及母猪的体重没有改善。Kornegay和Kide(1983)证明,含10g磷和15g钙的足以支持正常的分娩、返情及再繁殖性能。Mahan和Fetter(1982)评价了钙-磷含量分别为0.65%~0.50%,0.80%~0.60%和0.90%~0.70%的三个胎次的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结果发现,窝产仔性能、乳中矿物质含量和仔猪骨骼特性不受母猪日粮矿物质水平的影响。对母猪骨骼灰分值的测定结果表明,0.90%~0.70%的钙、磷水平能较好满足三个胎次对钙、磷的需要量。Maxson和Mahon(1986)在保持钙、磷比在1.3:1的情况下,研究了0.5%,0.6%,0.7%,0.8%和0.9%的磷对妊娠母猪的影响。结果发现,日粮磷水平对仔猪和母猪的生产性能、乳的组成和骨骼的特性没有影响。Harmon等(1975)对泌乳期间日粮0.45%,0.55%和0.65%等三个磷水平进行了评价,妊娠期间日粮磷的水平为0.33%或0.68%,结果认为,除母猪骨骼灰分外,低磷水平不影响分娩仔猪的数量和体重、泌乳量和乳的成分及母猪骨骼特性。在本试验中, 0.45%的磷对多胎次的母猪维持骨骼灰分是不够的。Harmon等(1975)研究了不同磷来源构成的含0.31%磷的妊娠母猪日粮和0.52%磷的泌乳母猪日粮。结果发现,饲喂低磷日粮的母猪,在泌乳的第6~8周,后躯麻痹的发病率增加。对骨骼特性的研究表明,磷酸氢钙是添加磷的良好来源,软磷酸盐中磷的可利用率很低。

3.7  氯化钠

Cromwell等(1989b)对1020窝仔猪的母猪对氯化钠的需要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第一个试验中氯化钠的水平为0.5%和0.25%,第二个试验中氯化钠的水平为0.25%和0.125%,对三个妊娠期间的处理组母猪,钠的日采食量分别为9,4.5和2.25g,氯的日食量分别为13.5,6.75和3.37g。第一个试验中,采食0.25%氯化钠的母猪,其仔猪的出生重和断奶重都较轻,但出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数量及妊娠和泌乳期间母猪的体重变化不受日粮氯化钠水平的影响。第一胎饲喂0.5%氯化钠的母猪,第二胎窝产仔数增加。而第一胎饲喂0.25%氯化钠的母猪,第二胎窝产仔数减少。氯化钠含量从0.25%减少到0.125%,母猪的繁殖性能不受影响。

4.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在养猪业中,初产母猪在商品猪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0%~30%),其繁殖力的高低对全群影响很大。初产母猪在繁殖方面普遍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断奶发情延迟。King(1982)对770头初产母猪的发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断奶后14天内发情配种者占78%,推迟到15~83天发情配种的高达22%。通常,经产母猪断奶到发情的时间绝大多数仅在1周左右。二是初产母猪断奶发情的延迟还常常造成二胎产仔数的减少。北京地区一些规模化猪场反应的情况表明,初产母猪断奶到发情出现的时间比经产母猪长7~10天,二胎产仔数少1~2头。在影响初产母猪断奶发情和二胎产仔数的诸多因素中,营养和生殖激素分泌失调是主要原因。由于大多数初产母猪尚未完成自身的生长,妊娠中、后期胎儿迅速发育和产后哺乳的大量消耗,因而极易造成营养的负平衡。同时这种营养应激作用还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的激素分泌和调节,尤以促性腺激素(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更为明显,而且需要一个较长的调整阶段。

张忠诚等(1994)用70头初产母猪做试验,每天给39头母猪于断奶当日每头注射1000IU PMSG,7天内发情配种母猪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1%和45.2%,8~14天发情配种的母猪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4%和48.4%,该试验说明,PMSG处理可有效地缩短初产母猪由断奶到再发情配种的时间间隔。

许多研究认为,用PMSG处理,母猪二胎平均窝产仔数和窝平均活仔数分别增加1.5和0.5头。促使母猪发情的方法较多,国外也有注射雌激素等来促进发情的,但成本太高。人们常采用的促使同期发情的方法有:

(1)       注意哺乳母猪营养物质的供给,减少母猪泌乳期间体重的损失,促进断奶后早发

情;

(2)       同一时间断奶,只保留断奶后5~7天内发情的母猪;

(3)       “催情饲喂”,在短期内适当提高断奶母猪日粮的能量和蛋白水平,以补偿哺乳

期间消耗的大量营养物质大量消耗,这对促进母猪发情有一定好处。断奶后,继续让母猪自由采食全价哺乳饲料5~6天,促使母猪体况恢复和内分泌系统平衡,促进发情和排卵,争取断乳后5~7天内有90%以上的母猪发情,这一方法对初产母猪的效果明显;

(4)       把空怀母猪与公猪放在相邻的圈中,公猪释放的处激素可以促使母猪发情。

有的猪场,配种舍内设有公猪圈和母猪圈,每头公猪单独放在一个圈内,把刚断奶的母猪成组地放在邻圈,每圈4~5头,每隔一个圈设一个母猪圈,一个公猪圈。按每头公猪每周配种2~3次计算,实行本交时,每周配12头母猪,需6~8头公猪。每天把指定的公猪与母猪放在一起,有发情母猪就可适时配种,然后把公猪放回原圈,母猪放回妊娠猪舍,30天时做妊娠检查,确证妊娠后,可继续饲养,否则,就放回配种猪舍,随下一批母猪群发情配种。发情3个周期仍不能妊娠的母猪应淘汰。

5.  母猪的饲养与营养

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建立一个能分娩并培育既多且大的仔猪的饲养管理体系是必需的。研究认为,在断奶前死亡的仔猪中,因营养缺乏占50%~60%,母猪饲养管理水平与每窝仔猪的头数、体重和健康状况关系密切,育成率和断奶重也取决于营养状态。所以,合理饲养管理母猪,可大大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母猪的繁殖性能。

5.1   后备母猪的饲养

从其断奶到配种这一生长阶段所喂饲粮,对后备母猪成年后的受胎、妊娠和哺乳性能有重大影响,供给足够数量的优质蛋白质应受到特别重视,因为蛋白质是生产卵子的主要物质。所以,除精心挑选后备母猪外,在其生长全程要喂给平衡饲粮,促使后备母猪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才有可能多产仔,产好仔。另外,刚达性成熟的小猪,虽有受胎的可能,但不可过早配种,过早配种不仅产仔少,还会影响母猪自身的发育,1~2个发情期一般不配种。

在母猪配种期间,应喂给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平衡的优质饲粮,以促进排卵。配种之后,再调整饲粮成分,或降低其采食量。

有些饲养者习惯于从临配种前21天起为体况较差的母猪加料,增加这类猪的内分泌活动及生殖系统的机能,从而增加排卵数和产仔数。在母猪生长后期,要注意避免母猪过肥现象,过肥易造成产仔数少、难产等。

高温会推迟或阻碍母猪发情,降低排卵数,增加死胎数。而且,在高温条件下,母猪发情不规律,难于预测。另外,相对温度和日照变短会互相作用并影响母猪发情。有试验证明,在32℃左右的温度下饲养配种后25天的妊娠母猪,其活胚胎数要比在15.5℃下饲养的妊娠母猪少3个。因此,妊娠母猪的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6~2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

在选育后备种猪群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猪场的管理体系选猪,最大限度地减少热应激对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每个圈里的母猪头数不要太多,一般在8头以下为宜,以便减少猪只的殴斗,而且可以保证每头猪都能采食到充足的日粮。在个体铁栏内饲养妊娠母猪效果较好。可以达到根据母猪体况定量喂料的目的。

5.2   适时配种

配种是为整个繁殖过程奠定物质基础,基本任务是使每头适于繁殖的母猪全都配种。为了获取高妊娠率和产仔率,适时配种是相当重要的。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配种(本交或人工授精),都要保证有充沛活力的精子,在排卵前几小时内进入母猪子宫内,否则妊娠率和受精卵数就会下降。一般情况下,母猪发情时站立不动暗示可接受交配,在这种行为开始后37~40小时左右,母猪排卵。也就是说,在开始发情后12~24h配种最好,如果配种过早或过晚,都会降低妊娠率。

最佳配种时间取决于每日情次数,如果日检一次,那么,从发情开始,每日配种一次,连续2日。如果是检测2次,那么就在开始发情后12和24h配种。实践中,最好用公猪检测母猪发情。

用2头公猪为每一头母猪配种,可以提高妊娠率和产仔数,这种交配方法,在施行本交和人工授精的猪场都较适用。有条件的猪场,争取实行同期发情,以便科学饲养管理,以保证每头母猪年产两胎,争取2.2胎,每胎10头以上。

要做到同期发情,又适时配种,发情鉴定是关键。目前,检测发情的简单办法是,用公猪对所有母猪试情,加人工压背反射效果较好。所以,配种舍还可以实行每4个母猪个体栏的后面设一个公猪栏的方法。公猪栏大约6~8m2,兼做配种栏,栏杆全用铁条制作,公母猪离的近,又可以看见,很容易使母猪及时发情。妊娠舍内需要220个个体猪栏。在妊娠舍饲养110天左右,临产前3天移入产房,为了避免污染产仔栏,调入前要给母猪冲洗。产后,母猪泌乳30~35天后,将母猪移走,按断奶后7天发情计算,每一繁殖周期需114+35+7=156天。每年每头母猪产2.2窝是可以实现的。

5.3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应该继续喂给优质平衡的全价日粮,为不使母猪过肥,一般都采用定量法饲喂。一般说来,从妊娠开始到妊娠90天,每天喂料1.8~2.0kg,从妊娠90日到产前,每天喂料2.30kg比较合适。但实际喂量要视母猪体况而定,特别是寒冷季节,每日应为母猪添加500g左右的饲粮,对体况较瘦的母猪,要适量补充饲料,为生产出活力强、初生重大的仔猪打下物质基础。

妊娠后期是胚胎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但决不能在此时才喂给母猪平衡日粮。胎儿发育、存活率和体况不仅取决于妊娠全期所喂饲粮,还取决于后备母猪本身生长时期所喂饲粮。

为保证胎儿在母猪体内的正常发育和提高初生重,在妊娠期间,应为母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如叶酸、胆碱等)、矿物质(特别是钙、磷等)。值得注意的是,母猪对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量和种类与生长发育猪有所不同,在母猪饲粮内添加普通的复合维生素,不能最大效率地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妊娠母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高,青粗饲料可适当高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多喂青绿多汁饲料。

妊娠母猪必须贮备所需的营养物质。但是,临产前应减少喂量,调配容积较大而有轻泻性的饲料。分娩前10~12h内,最好不再喂料,但要有满足的饮水。分娩当天,可喂给母猪1.2kg饲料,然后逐渐增加,5~7天后加到自由采食水平。此后,或是自由采食,或是分次喂给足够的饲料。

根据母猪体况而加料或减料。哺乳期间让母猪自由采食为好。但容易造成母猪偏肥,其主要原因在于日粮中能量蛋白比不合理,或是在妊娠期间采食量偏高。许多猪场内,都是把4~5头妊娠母猪放在一个圈内饲养,每日饲喂1~2次,且料都放在一个槽内,这样,处于垄断地位的母猪采食过多,而个体小的母猪,则采食偏低,使得饲养员误认为饲料不能给得过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单独饲喂,如果不具备单独饲喂的条件,可将同等体重的猪放在一起,这样,可减少因偏吃而造成过肥的现象。

5.4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在母猪进入产房前两周,应用药物处理外寄生虫两次。入产房时,为母猪洗澡,每批母猪断奶后,要认真清理猪舍、消毒。

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大大超过妊娠母猪,因为产乳需要的营养物质比哺育胎儿要高。哺乳母猪除本身活动需要营养外,每天还需产乳5~8kg。不同母猪的泌乳能力差别很大,主要取决于所喂饲料、泌乳遗传力、哺乳仔猪头数和母猪体况等因素。断奶仔猪的体况、活力及断奶重主要取决于乳质,而乳质和乳量又取决于母猪采食饲粮的状况。初产母猪在哺乳期间,平均每天约需5kg饲料,经母猪为限制其进食量,产仔数多于6头时,应让其自由采食。要为母猪创造安静的环境,让母猪休息好。经常观察母猪乳房,如有碰伤、疾病,要及时治疗。

哺乳母猪是一个猪场管理的核心,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全场生产效益的高低。首先要考虑哺乳母猪营养需要的特点,母猪除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加之哺乳母猪的物质代谢速度高,人们必须为母猪提供充足的高质量饲料。

其次要考虑的是环境因素。母猪体重和仔猪体重差异大约几百倍,它们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可能一样。但是,它们又必须生存在同一个猪舍内,这就不得不使人们动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

母猪最适温度大约在18~22℃,2周龄以前的仔猪,温度要保持在32℃左右才适宜。很明显,同一个猪舍温度不会使大猪小猪全满意。我国的母猪舍,大部分都注意防风和防雨,但防寒性能考虑不够。北方地区,哺乳母猪舍内除部分用红外线灯外,有些还生了炉火,实际效果都不太好。主要原因是,产房太大,设计不合理。一般产房都是整幢猪舍,又宽又大,有的为两排产床,有的为一排产床,大部分产房都装有50~70头母猪的床位。这样大的空间,把温度提高2~3℃谈何容易。管理好的猪场,把红外线灯安装在仔猪箱里给仔猪供热,差的猪场,连仔猪箱都不用,单纯地把一个250W的红外线灯泡放在母猪床边,没有灯伞。这样耗电费很大,又没有真正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国外哺乳母猪舍,大部分都是每一间屋12~14个床位,一幢猪舍中有5~6间房,另外,在产床两侧,仔猪躺卧的地方,水泥地面下安有热循环水管。这个装置除吸引仔猪去两侧休息外,还可单独为仔猪补充热源。加之由房间上部传下来的热气,仔猪就会感到很舒服了。母猪床下没热水管,由房间内供给的热气就可以满足了。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倾向于使用网式漏逢地板,内心是钢筋,外层包有硬塑料,既有承受力,又可防止仔猪直接接触钢铁过凉。由于我国经济条件和技术力量不强,不宜于采用全套西式设备。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管理上的新技术。例如,各猪场都把大的产房分成几个小区,每个小区保留12个床位左右,用墙隔开,中间留有门、走道等。这样就可以灵活地调整小环境中的温度。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刚刚产仔的母猪舍,温度调高些,还没有产仔的母猪,温度可调低些,否则,一大幢猪舍中,产期不一样,仔猪日龄从1~35日龄不等,随机分布,移走一窝猪,调入一头母猪,造成一个温度下饲养需要各种温度的猪,从经济上讲是很不合算的。

产房温度低有什么不好呢?主是影响仔猪健康。冷时,仔猪都挤在一起,互相取暖,最小的猪力气小,往往是被压在最底层,吃奶时间一到,仔猪突然离去,这头体重小的猪很难承受大的温差变化,造成感冒。轻者造成体弱拉痢,重量者发烧死亡,这是冬季和早春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认真细致地计算一下,五年间死于这个原因的猪的价值,足以建成一幢高标准控温的产仔房。

从卫生角度来讲,也是小环境才容易管理。仔猪拉痢是常见的疾病,为了有效地控制拉简的传染和蔓延,每次移走仔猪后,应全舍彻底消毒,如果是按产仔顺序,哪有空床位,就把临产母猪放在哪里,那么,就不会把这个床位进行彻底消毒,因只有一个空床,周围都是大猪、小猪,既不能用高压水管喷洗,也不能用大量水冲洗。特别是冬天,用水多了会使猪舍变得阴凉,再者,喷撒消毒水时,由于怕影响到邻近床上的仔猪,不能消毒完全。这样就给一些病原菌残留下来创造了机会。产房内仔猪拉痢,又往往会影响育仔舍仔猪的拉痢。因为仔猪断奶后,是按原窝仔猪移到育仔舍的,这些已带了菌的猪,到了新的环境中,由于温度、湿度和日粮种类的变化,加上不可能再从母奶中得到抗体,往往会出现病原菌大量增殖,导致仔猪断奶后3~4天时开始拉痢。这种拉痢,单纯靠日粮中添加抗菌素是很难治愈的,日粮中添加的抗菌素量都是预防量,在猪舍环境正常情况下,可以控制有害菌的繁殖。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拉痢的发生,必须先从管理、卫生方面下手,才能找出真正有经济效益的措施。

分小区管理产仔舍,可以逐步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体系,这对于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和仔猪存活率有好处。

5.5   促进母猪断奶后早发情

为了促进母猪断奶后早发情,有些饲养者采用增料促发情的办法。即断奶后,继续喂给母猪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粮一周,以催促母猪在断奶后6~8天内发情配种。如果断奶后,母猪仍不发情,应予以淘汰,如配种3次后,母猪仍不能妊娠,也应属于淘汰之列,以保证繁殖群的活力。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产后3~4周断奶,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猪繁育性能。

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外,防止母猪群生病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产仔时期,尽可能地隔离母猪,不要让闲散人员进入猪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产后,及时照顾每一仔猪,使其都能吃上初乳,确保仔猪健康,密切注意母猪乳房炎,在高密度饲养的地方,应当定时、定量注射疫苗,特别是在应激因子多、病菌活力强的季节,更要注意灭菌免疫。而且,还要妥善处理应激因子,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冷风,高温度和圈舍环境等。

若要高效率地管理猪场,做好母猪繁殖性能的各项记录是关键。记录每头猪的生产性能、采食量及来源,要对每一头猪打耳号,便于记录各种资料,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我国许多猪场都没有做详细生产记录的习惯,只记录出生仔猪数、死亡数、断奶仔猪数等。具体各阶段耗料数、生产性能等,均无确切数据,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有了成绩又是怎么来的等,很难做到科学管理猪场。

6.    高产母猪的饲养

泌乳母猪摄入的营养素是通过其产奶量和断奶后再生产性能来发挥作用的。如果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泌乳量下降和断奶窝重量降低,且这种影响可从仔猪断奶持续到其上市。营养不足对母猪再生产性能的影响,包括断奶到发情的时间间隔延长,母猪非生产天数(空怀期)增加,胚胎存活率下降及窝产仔数下降等。因此,泌乳期间摄入充足的营养是获得高产和关键。

6.1   营养摄入对泌乳量的影响

经研究证实,能量和赖氨酸的摄入量会影响母猪的泌乳量。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与NRC(1988)建议的赖氨酸日进食量31.8g相比,高产母猪每天可能需要45~60g的赖氨酸才能获得最大的窝增重。NRC(1988)所建议的关于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包括,哺育7~8个仔猪和每天产大约13磅奶两项。众所周知,哺育9个或更多仔猪的高产母猪,其每天泌乳量可以超过20~25磅。泌乳量的明显差异会提高我们对高产母猪的认识。高蛋白、高营养浓度的日粮已经成为高产母猪标准的泌乳日粮。然而,高赖氨酸日粮的应用并不会减弱饲料采食量的重要性。能量摄入不足时,会限制母猪更大地发挥的赖氨酸产乳的能力。能量摄入较低(6.5Mcal ME/天)时,就会限制母猪的泌乳量,此时,增加赖氨酸摄入量对母猪的泌乳量没有影响。但是,当能量摄入增加到16.5Mcal ME/天时,赖氨酸则成为泌乳量多少的第一限制性因素,随着赖氨酸摄入的增加,母猪的泌乳量也增加。除了调整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浓度可以提高母猪泌乳期间赖氨酸和能量摄入量外,增加母猪的采食量也是实现该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只要测得母猪的采食量和断奶窝重,就可以为猪场制定专门的适合其泌乳需要的日粮蛋白质浓度。泌乳期间采食量的测定之所以重要,其原因有二,首先,它提高了对母猪采食量重要性的认识。当得知他们的母猪所消耗的饲料比估计少得多的时候,大多数生产者都为之一惊。其次,可以根据采食量的大小为猪场配制特定的泌乳日粮。泌乳期间母猪摄入的蛋白质和能量各自独立地影响其下一次的繁殖性能。当蛋白质和能量的其中之一摄入不足时,母猪断奶到发情的时间间隔就要延长。目前关于营养摄入对母猪产仔后繁殖性能影响的机制仍不太清楚。目前的研究者认为,营养不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是通过内分泌激素这一媒介实现的。

目前的一些试验材料表明,母猪断奶后发情推迟的原因是,当泌乳量升高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促黄体素(LH)分泌量并没有升高。提高泌乳期间GnRH和LH分泌量的失败导致了一系列继发性的事件,从而阻止了卵巢上卵泡的正常生长、雌激素对大脑的反馈、LH的分泌及排卵和发情等。血液代谢和激素代谢对这些内激素再分泌的影响方式仍不清楚。首先泌乳期间营养摄入量是通过母猪断奶后LH分泌的减少来影响以后的繁殖的。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营养因素引起的LH分泌的变化与母猪断奶到发情之间的时间间隔延长有关,且这种变化早在泌乳期间就开始了,并不是在断奶后才发生的。新的资料表明,LH分泌的改变可能在泌乳的第14天就发生了。血液中胰岛素的代谢与LH分泌量的降低和发情的延迟关系最密切,而提高血液中胰岛素浓度最简单的办法是提高采食量。

6.2   影响营养素摄入的因素

泌乳期间最大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对于提高断奶窝重量和防止母猪组织贮存物质分解代谢过盛极其重要。母猪采食单一的平衡饲料并不能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饲养管理也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环境温度、日粮的营养浓度、饲养管理和母猪因素如胎次、遗传因素、窝产仔数和疾病等都会影响母猪的自由采食。

6.3   环境及其调控

当夏季环境温度升高时,断奶到发情的时间间隔延长。与此相似,暴露在较高环境温度中的泌乳母猪与圈养在临界体温上限以下的母猪相比,其消耗的饲料较少,失去的体重和背脂较多。显而易见,泌乳期间母猪的饲料进食量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如果环境温度在65~72&ordm;F以上,温度每升高1&ordm;F,母猪采食量每天降低0.2~0.4磅。在炎热的夏季,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蒸发降温可部分减轻高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高温期间,在猪舍喷洒水可以提高泌乳母猪的饲料采食量,降低呼吸率和体重损失。当产仔舍温度升高到85&ordm;F以上时,舍饲泌乳母猪正常的喷啉速度为每小时3.028L。降温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母猪背部皮肤上水滴的蒸发,而且取决于猪舍空气流动的速度。因此,蒸发降温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水滴蒸发降温和有效的空气流动。炎热的夏季期间,母猪舍和仔猪舍的空气流动速度应为每分钟14m3。在美国东南部的商品猪场里,每头母猪和一窝仔猪的换气速度通常是每分钟22.4m3。一些生产者用吊扇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以保证在较湿的环境里有足够的空气流动和最大的蒸发降温。足够的空气流动是蒸发降温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经常被忽略的组成部分。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没有有效的蒸发降温系统,很难维持母猪有最佳的泌乳采食量和以后的繁殖性能。

6.4     设备和设施的影响

产仔舍设计的环境设施可以通过热量的传导、辐射和蒸发来有效地调节环境温度。传导性较好的地面(如混凝土或金属)和热量散失较快的设备可以加快母猪辐射热量的散失。实践证明,与仔猪舍的塑料垫网床相比,母猪舍的金属或混凝土类型地面在保证仔猪舒适的前提下,有利于母猪热量的散失。

取暖灯和保温器是另一种管理工具,它可以为仔猪提供一个温暖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环境。同时,允许把猪舍温度维持在母猪的最佳温度范围内。但取暖灯不应离母猪太近,以免母猪体温升高。当仔猪渐渐长大,对热量的需要减少。夏季高温期间,取暖灯的使用应减少,以免产仔舍温度过高。有些设备直接影响采食量而不是环境温度。母猪料槽设计如何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和造成饲料浪费。凸出、对开、窄边和死角的易于接近的较深料槽最利于母猪获得最佳采食量和最小的饲料浪费。因此,如果设备和设计不合理,就会降低母猪的营养摄入,从而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的采食量会因料槽设计不合理而直接降低或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间接降低。

6.5   泌乳日粮的营养浓度

提高泌乳日粮的营养浓度也可以增加母猪的营养摄入。添加油脂可以提高泌乳日粮的能量浓度,此时虽然会降低采食量,但能量摄入还是增加了。日粮中添加油脂可以提高断奶窝重,但是否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益尚有争议。泌乳日粮中添加油脂可使母猪体重损失稍微降低,但断奶到发情所需的时间并没有受到影响。对油脂热量缺乏反应是因为乳腺对脂肪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日粮中添加油脂可以提高乳中脂肪和能量的浓度,导致断奶窝重增加,但繁殖性能并没有相应改进。

高纤维的饲料原料如甜菜、燕麦(皮)、麦麸和豆荚可以加在泌乳日粮中作为轻泻物以防便秘。但它们会降低日粮的能量浓度,限制母猪的能量摄入。因此,高纤维的饲料原料不应加在泌乳日粮中。

6.6   水的利用

供应充足的水对于泌乳母猪维持较高的奶产量和饲料采食量是非常重要的。一头泌乳母猪每天要消耗26.495L的水。因此泌乳母猪的水流速度应是每分钟2.274L。

6.7       产前的饲料采食量和体况

妊娠期间的采食量与泌乳期饲料消耗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当妊娠期采食增加时,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降低,体重和背脂损失增加。在泌乳的第一周,这种饲料消耗上的差异更大。这可能是营养因素对繁殖性能影响的临界时间。妊娠期间的饲料采食量应适度(4~5磅/天),以免降低泌乳期采食量和泌乳期组织分解代谢过盛。但生产者必须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得到满足。

7.  关于母猪的限制饲喂

生产者经常在产后第一周限制采食量试图防止母猪采食过量的饲料。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对母猪无益。如上所述,LH分泌量的变化与发情延迟有关,而且这种变化在泌乳的早期(14天以内)就可能发生了,因此限制饲养对母猪的生产性能有害。所以,建议从产后第一天开始每天至少饲喂两次。

8.      饲料消耗的监测

在一些猪场,通过饲养管理来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方法之一是监测饲料消耗。监测饲料消耗可以经常提高产房管理人员对母猪采食量的认识,以便自觉改进管理技术。另外还可以对与发情推迟或断奶窝重降低相关的其它潜在的问题起到诊断的作用。

11.9  结论

饲养高产母猪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生产(奶产量大,体重损失小)和繁殖性能(断奶到发情间隔短)。因此必须要有合适的日粮配方和最大的饲料采食,母猪的生产水平才能与日粮的营养浓度相匹配。生产者仍需在实践中探索提高泌乳期母猪采食量的各项管理措施,以便获得最好的效益。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4-10-18 10: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就格式有点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23: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1 09: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