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60|回复: 3

[畜牧网络学院] 规模化真的让中国养猪业发展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3 01:0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07年始,政策盲目性鼓励养猪。一时间各种行业的“精英资本”一涌而上进入养猪行业,以为发现了新大陆。巨大的行业市场模量让他们眼睛都涨红了。再经媒体的渲染,以为集约化大规模很快就会是中国的主流,有能力到欧美转了一圈的更是信心满满的闯了进来,大有中国养猪舍我其谁的气概。五,六年过去了,他们都取得了预期的效益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用满目疮痍来形容还差不多。比如投入过千万以上的除了套取国家补帖,或靠营销种猪他们单靠养猪赚到了多少了呢?
    他们都犯了一个错误,忘记了中国才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养猪大国。养猪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可不是华丽堂皇的外表所能体现的。几年来大家有目共睹了吧,滥引外国猪种让中国成了万国猪展览馆的同时也让中国的养猪场成了万国猪病的汇聚中心,且由于交叉混感让各种疾病变得稀奇古怪令人们束手无策。他们违反自然规律的倒行逆施将无辜的中国传统养猪人带向灾难的同时,自己又何偿不是遍体鳞伤呢?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一切都是报应。
     还有一道永远都迈不过去的坎,那就是中国人多地少,中国人的饮食规律的问题(这里不用饮食习惯,因为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而规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相信的大可以试试象白种人那样以肉食且以牛肉等红肉为主食,看看会不会吃出不可逆转的病症来!黄种人白种人的基因不同。这是自然现象。)什么意思呢?人多地少就要加倍珍惜土地!中国人的饮食规律注定会产生大量的适合于喂猪的食材!而这些,只有中小规模或家庭农场才能做好做到极至!举个例子,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美国的二十分之一。你学美国人的养猪模式你学得来吗?在猪e网主持的2010年石家庄养猪高峰论坛上,我就专心倾听了专家的发言,希望能听到中国己经有效解决大规模场与土地承载力茅盾的消息。遗憾的是,他们的答案仅仅是还在辩证探讨中。那么,快四年了,找到技术窍门了吗?如果不能解决由于规模养猪带来的土地承载力问题那么下来的路子要怎样走?有现成的经验可取不?如果没有,那么到时候国家的政策就会做相应的调整。
     从08年到现在,中国养猪业经历了从前所没有的种种,旧的市场规律或者己经打破,新的规律正在形成。或许以前那个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不再明显了;经过国家多种手段调控和养猪人的成熟,太高的高峰太低的低谷以后或者不再了。这其实是好事。这对投机养猪的人是利空而对绝大多数脚踏实地的养猪人则是利好的。在这种环境下就只有拼实力拼成本了,市场动力学告诉我们,任何商品的价格最终都要向最低的边际成本靠拢。那么市场的最终价格将是占市场供应主体的养猪模式成本所决定的。
     那么,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情境下。各种形式的养猪场境况如何呢?有补帖的规模场是不是一定就比没有补帖的日子好过呢?我看不见得,大有大的开消。另一方面,拿补帖的场主也肯定是精明的生意人。我以前就说过,我认识的一位是一方面拿补帖到猪场,另一方面却将自有资本打到英国去购房产。这样,就养猪而言。他的产能与技术设备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换言之,在猪市中他并没有因为有补帖而提高竞争的能力。
    而相对于一直打拼在养猪行业的行家里手,对于养猪自然有一套。他们往往由于太传统且脚踏实地,只经营适合于自己的家庭农场式的中小型养猪场,这些场基本不外雇劳动力。土地使用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人更低。猪粪便处理上也多是以还田作为有机肥种植农作物。在南方则多是下塘养鱼。据我所知,这种模式以前是占到绝大多数压倒性的优势群体,而时至今日。这个群体依然决定着生猪市场的价格。即使在今天的价格低迷期,他们中也没几个真正退出养猪行业。有的是不愿意退,都养几十年了或十年八载了,基建摆在那里,技术也相当有把握。有的是想退也退不了,借款投入还没有收回。除了硬扛下去另无出路。也许哀兵必胜,他们在演绎着不死的传说。在此希望他们总结经验,克勤克俭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综上所述,我们有充份的理由评估今日养猪行业的态势,精英资本涌入养猪行业是在错误的时间投资进入一个错误的行业,因为他们在这里除了表面上入行时多两钱以外并无任何优势可言。在腥风血雨的价格大战中精英资本会因为看不到钱途而选择逃离,或者钱尽人去。都是以曲终人散而告终。一句话,也许不必须要多久,绝大部份的精英资本就会煙没在养猪行业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4-4-13 09: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产泡沫挤压下的实体经济,各行各业都不好过。这环境有钱人境外投资是明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3 11: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农业模式改变了,畜牧业必然跟着改变。过去的小小规模循环经济,不再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0 18: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有感而发,指出了很多猪场的情况,但不代表全部,大猪场拿到贷款也不一定都去英国买房,小散也并不都是会养猪的,很多充其量是个饲养员级别,,,规模场肯定会少,小散也会少很多,找到自身的优势,运用资源解决劣势,才是出路,光苦恼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6 22:4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