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胎衣不下的治疗 胎衣不下,是羊常见的一种产科病,用常规方法治疗虽可治愈,但效果不佳,病程长。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表现
羊胎衣不下,为母羊产后2小时内胎衣不能脱落而自行排出,胎衣部分脱垂于阴门外,或全部停滞于子宫内,病羊频频努责,以后因胎衣腐败,从阴门流出污浊而恶臭的液体及胎衣组织碎块。病羊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食欲减退,泌乳量减少甚至停止,精神萎顿。
二、治疗方法
10%的精制食盐溶液500毫升、胰蛋白酶1~1.5克、洗必泰0.5~1克,经胶管沿胎衣与子宫壁黏膜之间1次注入子宫内。1~2小时后,耳后皮下注射0.1%新斯的明1~2毫升,一股再经1小时左右胎衣可自行排出。
三、体会
1.遇到手不能通过阴道进入子宫剥离胎衣的病例,采用本方法可迎刃而解。
2.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兽医劳动强度降低,不损伤子宫,不继发感染,子宫恢复快。
3.与注射垂体后叶激素治疗相比较,本方法通常1次治疗,胎衣则自行脱落排出,疗效高,而且病程短,而垂体后叶激素,往往要注射2~3次(间隔12小时)才能奏效。
4.本法另一特点是病愈后母羊食欲增加,这与新斯的明可增强胃肠蠕动并使分泌增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