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种饲料品质的好坏,应从外观质量和内在营养两方面去考虑。
鱼料质量关键点:
第一、粉碎粒度:鱼类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肠道中,靠肠道的蠕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消化吸收的,一般排空时间为1.5~2小时。这则要求食物粒度越细越好、越细其利用率就越高.
第二、制粒温度:鱼料的制粒温度在85~90度,因为鱼料的原料特点决定了在一定的温度下糊化效果好这样才有利于制粒,但若制粒温度过高,饲料中各营养因而会发生分解、散失,从而导致营养不足、平衡失调。
第三、饲料的耐水性:一般在3~6分钟为宜,渔民总希望鱼料的耐水性越长越好,他们认为:只有耐水时间长,才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常见的青、草、鳙、鲫、鲤等鱼类,都属鲤料鱼,不具有胃,需要经常摄食,经过驯化后,摄食剧烈,只要增加投饲次数即可达到不浪费饲料的目的。
第四、颗粒粒径:同一规格产品均匀一致,表面光泽鲜亮,断面切口平整,颗粒长度一般为粒径的1.5~2.5倍,若鱼料长度与粒径的比例失调,会严重影响鱼对食物的适口性,造成饲料大量损耗.
鱼料现场检测方法:
一看:鱼用颗粒饲料是由几种主要原料如鱼粉、豆粕、棉粕、次粉、等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制粒而成。若鱼粉、豆粕较多,料色就稍黄;杂粕较多时料色暗红;次粉较多时料色稍灰白等。
二闻:颗粒鱼饲料是各种原料混合后,经蒸气调质熟化制成的。原料熟化后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抓起一把刚开袋的饲料放在鼻前闻一下,就能发现有没有霉苦味、焦味。
三捻:鱼饲料从生产到投喂需经过多次搬运,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一般情况下用手指捻几下不碎即可。若一捻即碎,说明其饲料硬度不够,搬运中粉化率较高,易造成饲料浪费;硬度太大,适口性较差,影响饲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易引起鱼类肠炎病的发生。
四泡:将饲料放入水中泡一下,一方面可检查饲料在物理性能上能否满足鱼类消化道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分析原料的大致组成情况。方法是抓起一把饲料放入水中,观察饲料散开的时间,一般饲料3分钟~5分钟后完全散开。
五嚼: 鱼类摄食饲料虽然是吞食,但口感的好坏则是影响其摄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经过我们口腔的触觉、味觉,可以感受一下颗料的硬度及有无异味,饲料是否变质,饲料是否掺有杂质(如砂粒、泥土)等。
该贴已经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