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5|回复: 0

仔猪“三痢”的鉴别与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8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是由溶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腹泻性传染病。    发病特点:多发于7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较高,7日龄以后发病较少。往往因一头发病,传染数头至整群。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主要症状:腹泻突然,少有呕吐,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稀粪,有腥臭味,病程为急性或慢性,最后因脱水、消瘦而死亡。剖检可见肠道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明显。肠黏膜肿胀、充血、肠壁变薄,肠管松驰。    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非败血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特点: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    主要症状:突然腹泻,无呕吐,粪便呈乳白、灰白或黄白色浆状,有腥臭味,体温不高,被毛粗乱,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不洁。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病久者消瘦、脱水,生长发育受阻。剖检可见卡他性肠炎病变,肠内容物呈糊状,灰白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3.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又叫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出血性肠炎等。    发病特点:主要对3日龄内仔猪危害较大,一旦发病,可常年在产仔季节暴发,死亡率甚高。7日龄后仔猪发病很少。    主要症状:病猪偶有呕吐,主要以排红色黏液稀粪为特征,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高。剖检可见腹腔积液呈红色,空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混有多量小气泡,淋巴结肿大、出血。    4.防治办法  以上各症均为细菌性腹泻。因此,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和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在母猪产前,猪舍应彻底清扫、消毒,消毒时可用20%石灰水或2%氢氧化钠。第二,仔猪出生后要及早吃上初乳,以增强免疫力,哺初乳前每头仔猪可口服庆大霉素2毫升,7日龄开始补饲时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痢特灵或土霉素预防。第三,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初期使用一支灵口服效果较好,如单方治疗效果不明显,可立即改用其他药物。口服药有:土霉素、黄连素、环丙沙星等;肌肉注射药有:肠炎速克、止痢先锋、痢菌净等。另外,为防止脱水应口服补液盐。
    如何预防更多疾病,更有效的增加仔猪成活率也是大部分养殖户的疑惑,除了上述办法外,还可以关注一下各大网站以及相关的活动,比如最近中国饲料行业网举办的“国际母仔猪营养与饲养管理高峰论坛”就会是猪场技术、管理人员学习母仔猪养殖,沟通交流的良好渠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13: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