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方面
1.母猪发情鉴定不准确,配种时间掌握不适当,配种后精子或卵子较弱,虽然能受精,但受精卵的生活力低,容易早期死亡被母体吸收形成化胎。
2.在母猪妊娠期间管理不善,造成妊娠母猪跌倒,挤压,长途运输,惊吓或饲喂冰冻饲料等,易使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3.母猪分娩时护理不善,使母猪发生难产,引起死胎。
二、饲养管理和母猪营养方面
营养水平
1.母猪营养水平过低时导致家畜生长发育不良,配种后胚胎容易发生早期死亡。
2.母猪营养水平过高时,母猪膘情过肥,使胚胎死亡率增高。
3.维生素A、E缺乏时,胚胎生长发育受阻,死胎率增高。
4.钴、硒元素缺乏时,胎儿生活力降低,死亡率增高。
5.饲料中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豆科植物,其含有的植物雌激素,会使母畜发生流产和死胎。
三、传染病方面的原因 某些疾病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死亡,如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
四、母猪繁殖障碍方面的原因
网友介绍,当母猪存在繁殖障碍疾病时,尤其是存在免疫繁殖障碍,会使胎儿发生溶血和胚胎早期死亡,最后导致母猪产死胎,当然上面这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本质上来说,养猪是一门学问,不断向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才能让养殖户真正处于行业领头位置。
五、业界动态和技术信息的关注度不够
很多养殖户按照自己的意愿闷头养猪,不经常关注最新的行业动态,不关注别的养殖户是如何经营管理,猪场整体管理跟不上,许多猪场更是粗放式经营,毫无标准,疫病、死胎更是家常便饭。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除了猪场相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学习之外,基层兽医站也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定期对养殖场(户)进行相关培训,比如:向当地科研部门的专家、兽医咨询,都能有效的学习管理养殖技术,此类学习虽然有效,但依然有地区的局限性,最好的方式是不定期参与各种培训与会议,了解最新最有效率的养殖管理技术,例如最近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举办的国际母仔猪营养与饲养管理高峰论坛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可以关注一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