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择45 周龄的两栋共6000 只海兰褐父母代,其中一栋设为试验组,另一栋设为对照组,每栋随机分为3 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 只鸡。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活菌中药发酵制剂--肠速康,添加时间为23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试验组粗蛋白、钙和磷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0.36%(P<0.01)、19.05%(P<0.01)和7.80%(P<0.05);每克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了66.05% (P<0.01),乳酸杆菌提高了276.65% (P<0.01);试验期末鸡舍内氨气浓度下降了7.01 mg/kg(P<0.01)。 关键词:蛋鸡;活菌中药发酵制剂;氨气浓度;养分吸收率;肠道菌群 活菌中药发酵制剂是最近2年发展起来的无耐药、无残留、绿色的可替代抗生素的高科技产品。它能够在数量或种类上补充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物,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防病治病、改善养殖环境、提高 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之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加入活性乳酸菌的新型活菌中药发酵制剂对蛋鸡鸡舍氨气浓度、营养物质吸收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指导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肠速康”为活菌中药发酵制剂,由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活性乳酸菌、发酵中药提取物、生物多糖、有机酸等,并采用活菌包被技术。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试验山东省潍坊市某鸡场进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择相同饲养条件、健康和食欲正常的45 周龄的2 栋共6000 只海兰褐商品代,其中一栋设为试验组,另一栋设为对照组,每栋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 只鸡。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肠速康”,添加时间为23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养试验于2012 年1 月4 日至1月27 日进行,采用中型3 层全阶梯式笼养,每笼3只。鸡群自由采食和饮水。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指标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注:预混料可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10 000 IU、VD3 4 000 IU、VB12.7 mg、VB2 15 mg、VB6 6 mg、VE 60 IU、VB12 30 μg、VK3 3 mg、泛酸25 mg、叶酸3 mg、烟酸40 mg、胆碱500 mg、铜10 mg、铁80 mg、锰100 mg、锌100 mg、碘1 mg、硒0.3 mg、d-生物素200 μg。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3.1 鸡舍氨气浓度 于试验的第7 d 和试验期末,在每栋鸡舍内取6个点,过道地面上方0.6 m 及2 m 处测定鸡舍氨气浓度;测定方法采用目测比色法。原理为空气中氨吸收在稀硫酸中,与纳式试剂作用生成黄色化合物,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1.3.2 营养物质吸收率 于试验的最后1 d 以重复为单位收集料样和粪样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测定方法采用内源指示剂法(4N-HCl 不溶灰分)测定日粮和排泄物粗蛋白质、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测定方法参见《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内源指示剂法代谢率测定(4N-HCl 不溶灰分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养分代谢率(%)=100-100(b×c)/(a×d)。 式中:a———饲料中某养分含量; c———饲料中酸不溶灰分含量; b———粪样中某养分含量; d———粪样中酸不溶灰分含量。 1.3.3 肠道微生物指标 于试验期末,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 只鸡,无菌取1 g 盲肠内容物,并逐级稀释,分别用麦康凯培养基、乳酸菌琼脂培养基培养,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计算盲肠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 1.4 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采用SPSS13.0 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用LSD 法作多重比较,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鸡舍内氨气浓度的比较(见表2) 表2 肠速康对蛋鸡鸡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mg/kg) 注:同行数据肩标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相同大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表同。 由表2 可知,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7 d 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浓度较对照组下降了3.83 mg/kg,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添加23 d 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浓度较对照组下降了7.01 mg/kg,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2.2 营养物质吸收率的比较(见表3) 表3 肠速康对蛋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3 可知,试验组粗蛋白、钙和磷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 粗蛋白和钙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0.36%和19.05%,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磷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了7.80%,达到显著水平(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