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山羊规模化仅限于育肥阶段,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羊场和专业生产商品羔羊(苗羊)的规模化种羊场很少。多由农户分散饲养种羊,由商贩收购苗羊,贩运给规模化育肥场集中育肥。这一模式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苗羊质量得不到保证,目前市场的苗羊多为“波杂”后代,杂交的另一亲本、杂交模式和杂交代次各不相同,更谈不上选种选配,以致苗羊体型、外貌、生长速度参差不齐;二、疫病严重,把成百上千农户的苗羊集中到一起饲养,势必会引起严重的交叉感染,所谓的隔离观察根本无法进行,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更有甚者,目前多为异地育肥,集中到一起的羊苗又分散全国不同的地区,这种大流动必然会造成疫病的大范围传播。
山羊繁殖率低,种羊生产周期长,需要丰富的饲草资源,我们不应过分强调自繁自养,可以进行适当的社会分工,某些地区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建一些规模化的繁育场或发展农户分散饲养种羊,苗羊转由异地进行育肥。发展农户分散饲养种羊但必须要精心组织,可以采用“公司+农户”或者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每一个经济共同体都必须有规模化繁育场,承担核心种群的培育。
繁育体系的建立,是山羊规模化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要加大投入,各级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扶持。一些先发展起来的育肥场可以把产业链延长,到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办场和组织当地农户发展种羊生产。不要以为投资种羊经济效益就低,从这两年苗羊价格可以看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产地农民的利益诉求也在提高,投资种羊大有可为。
文章来源:羊e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