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7|回复: 1

[鱼病鱼药] 常见的鱼病的目检诊断 有什么诀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1 17: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鱼病(包括海、淡水)有150-200种。由于各种疾病的病原体、病因以及病理各不相同,要对不同的疾病进行确诊,须对病原体进行镜检,有点还要对病灶部位作组织切片、病理观察,对于细菌性疾病,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感染试验及菌株鉴定等等。这对于广大基层鱼病防治员特别是对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的乡镇渔技员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广大基层鱼病防治工作者对鱼病的诊断,主要还是根据肉眼所观察到的(目检)不同症状,结合病害流行情况(包括患病鱼类的种类、年龄、流行季节等)和病鱼所处的生态环境、饲料管理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正确判断。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几种常见的鱼病的目检诊断做一介绍。

一、草鱼细菌性烂腮病

离群独游,蛀鳍,头部发黑(俗称“乌头瘟”),鳃盖“开天窗”,打开鳃盖,病灶部位鳃丝发白、坏死、腐烂,鳃丝软骨外露、末端缺损,病变鳃丝周围常粘附污物。

二、草鱼寄生虫性烂腮病

患鱼急躁不安,常在水面急速窜游,或往池边浅水草丛处作侧卧式冲撞、摩擦。头部发黑,打开鳃盖,黏液增多,鳃丝苍白、肿胀,鳃丝软骨不外露,末端无缺损。如肉眼见有钩挂在鳃丝上的线面状白色小虫体,小虫体又象白色小蛆(又名“鳃蛆病”)的即为中华蚤病;若将病鱼鳃丝剪下,置于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用镊子将鳃丝上的黏液刮入水中,静置沉淀至水澄清后,倒去上清液,如反复几次,当沉淀物不再显红色时,移至强光下仔细观察,如有见到大量作蚂蚁状伸缩蠕动的小虫体的则为指环虫病。

三、白头白嘴病

为淡水夏花鱼苗的主要病害,多在每年5-8月份流行。病鱼自吻端至眼球处的一段皮肤色素消退,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口周围皮肤糜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故在池边观察在水面游动的病鱼,可见“白头白嘴”症状,个别病鱼颅顶和眼瞳孔周围有充血现象,一是被细菌感染,二是车轮虫侵袭所致。目检的主要区别:

1、被细菌感染的:病鱼反应迟钝,有气无力地漂游在池塘下风处的近岸水面。

2、被车轮虫侵袭的:病鱼呈急躁不安状,多在池边圈游,若池埂为块石垒砌,可发现患苗有往池壁冲撞磨擦之举动。

四、气泡病

病鱼急躁不安,或在水面侧游打转,或在水体表层上下往返窜游,患苗失去平衡,有时头朝下、尾部朝上,有时腹部朝天。目检病苗体表完好,仔细观察可发现鳍条边缘、皮下组织有小气泡。

五、锚头蚤

发病初期病鱼呈现急躁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消瘦,游动缓慢。体表有针状形的虫体固定性寄生于皮肤、鳍、眼睛、口腔和鳃等部位,被寄生部位周围的组织往往法眼红肿,好似一个石榴子。拔出虫体头部形似锚头状。严重时,病鱼像穿了蓑衣一样,故又称为“蓑衣病”。

六、小瓜虫病

病鱼急躁不安,或在水面急速窜游或跳跃水面或往网箱角、池边或水草出冲撞磨擦。病鱼体表和鳃上有小白点。剪取有白点的鳍条放入装有少量清水的玻璃皿中,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用两枚细针将小白点挑破,有球形小虫滚出并在水中滚动的即为小瓜虫病。

七、粘孢子虫病

病鱼体表鳃上有小白点外,解剖内脏,肉眼可见大部分器官如肝脏、脾脏、心脏以及肌肉等都分布不同白色包囊。严重时体表皮下形成凸起的脓包,挤破脓包有脓血状粘质流出。

八、出血病

病鱼上浮水面,缓游打转,体表完好无损,鳍条基部充血,死亡量不大,但每天都有损耗。

九、肝胆综合症

病鱼上浮水面或无力缓游或肚子朝天打转,体表完好无损,解剖内脏如肝脏为土黄色的为营养性肝病变,如肝尖充血或白色小斑点的为细菌性肝病变。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2-11-13 09: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不错,学习 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8 11:0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