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Ketosis)又称酮血症、酮尿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Acetonaemia),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它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产奶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有时不表现任何症状。本病的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还可以出现低血糖症、血浆游离性脂肪酸升高、脂肪肝、肝糖原水平降低等症状,间有神经症状。这一系列变化与泌乳早期产奶水平升高,而能量供应不能满足泌乳消耗有关。
舍饲、饲料品质差的奶牛,冬季易发生临床性酮病。牛场的年发病率大约为0.5%。最新的研究表明,与冬季相比,5、7、8三个月份是酮病的高发期。各年龄段的牛均可发病,以3~6胎母牛发病率最高。与荷兰牛和荷斯坦奶牛相比,海峡岛牛(更赛牛和娟姗牛两个奶牛品种)特别是娟姗牛更易发生酮病。酮病通常发生产后于3~6周,此时产奶量达到高峰,而食欲和干物质采食量没有达到高峰。产前和分娩后8周内也可能发病,但比较少见。在泌乳早期,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此时肝脏会动员体脂,以弥补能量缺乏,同时体重下降,奶牛会出现轻微的血酮、尿酮和奶酮的升高。这是高产奶牛的正常代谢调节,如果此时任何应激因素影响采食,破坏了代谢调节平衡,就可能出现临床性酮病。
一、病因 酮病的本质在于血液和体内的葡萄糖缺乏。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产 奶牛的产奶高峰大多在分娩后4~6周出现,而此时食欲和干物质采食量尚未达到高峰,摄入的能量不能满足泌乳需要,进而导致酮病的发生。
2.饲料因素 饲喂大量青贮,饲料质量低下,突然换料,可降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导致酮病的发生。此外,青贮中富含丁酸,是一种生酮先质,大量采食可直接导致酮病的发生。饲料中钴、碘、磷等矿物质的缺乏也可使酮病的发生率升高。
3.产犊时体况超标 体况超标影响产后食欲的恢复。此外,产前营养过剩可引起脂肪肝,而脂肪肝能导致肝脏代谢紊乱、糖元合成障碍,血中酮体含量升高,从而引发酮病。
4.继发于其他疾病 在泌乳早期,任何可影响食欲的疾病都可以引发继发性酮病,其中真胃变位和创伤性网胃炎与继发性酮病关系最为密切。
二、发病机制
泌乳开始后,葡萄糖成为合成乳糖和乳蛋白的主要原料。据试验计算,每产生1L乳糖含量为4.8%的牛奶,需消耗50g葡萄糖;每产生1L乳蛋白含量为4%的牛奶,需消耗30g葡萄糖。了解泌乳早期奶牛特殊的代谢平衡机制,有助于理解酮病的发病机制。为满足泌乳需要,奶牛从两个来源获得营养:食物和体储。在最初的两个泌乳月内,日产奶45kg的奶牛,每天需消耗2kg体脂和350g体蛋白。牛和其他反刍动物从日粮中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很少,能量和葡萄糖主要来自瘤胃微生物酵解纤维素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其中丙酸生糖,乙酸、丁酸和体脂动员产生的游离性脂肪酸均为生酮先质。乙酸可在各种组织中氧化供能,或在乳腺中合成乳脂。葡萄糖的先质主要有丙酸、生糖氨基酸、甘油和乳酸,异生作用在肝脏和肾皮质中完成。日粮中的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奶牛大约50%的葡萄糖靠丙酸异生提供。
瘤胃中产生的丙酸不足时,葡萄糖合成不足,出现低血糖症。低血糖导致体脂动员,产生游离性脂肪酸和甘油。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激素均可调节体脂动员。缺乏葡萄糖时,骨骼肌和心肌可利用脂肪酸供能。在草酰乙酸(糖异生的最终产物,葡萄糖先质)缺乏时,脂肪酸氧化的最终产物乙酰-CoA无法进入三羧酸循环,从而限制了肝脏氧化游离性脂肪酸的能力。大量的乙酰-CoA转变到乙酰乙酸、β-羟丁酸(βHB)和少量丙酮。除肝脏外,其他组织均可利用酮体,但如果酮体的产生量超过利用量,就会出现积聚而引起酮病。
饲料营养低下,或食欲不振造成采食减少,瘤胃中丙酸的产量随之降低。钴缺乏时,也会降低瘤胃中丙酸的产量。丁酸是乙酰-CoA的先质,最终生成酮体,因此瘤胃中丁酸的量增加,也会导致酮病。这就是为何食欲正常的牛采食大量富含丁酸的青贮后也会出现酮病的原因。
三、临床症状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两个类型:消耗型和神经型,其中以消耗型最为常见。
1.消耗型 最初的几天病牛食欲下降,拒食精料和青贮,仅采食少量干草;产奶量明显下降且乳汁容易形成泡沫;精神倦怠,不愿运动。虽然体重下降,但通常体温、呼吸、心跳等表现正常。瘤胃蠕动减弱。皮下脂肪过度消耗导致皮肤弹性降低。呼出气体、尿液和乳汁中有烂苹果的气味(丙酮味),加热时气味明显,但这种气味只有在病情严重时才能闻到,大多数病例不易闻到。消耗型酮病极少引起死亡,但如不及时治疗,病程延长,产奶量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也有的病例症状轻微,仅表现产奶量的轻微下降,病初血糖含量下降不显著,尿酮浓度升高,后期血酮浓度才升高,这种情况只有通过检测酮体和血糖水平才能确诊。
2.神经型 此类型酮病通常很少见,典型病例症状明显。病牛常在消耗型的基础上突然发病,初期表现兴奋,精神高度紧张、不安,大量的流涎,磨牙空口咀嚼;吃草与反刍停止。视力下降,走路不稳,横冲直撞。个别病例全身肌肉紧张,四肢叉开或相互交叉,震颤、吼叫,感觉过敏,通常持续1~2h。这种兴奋过程一般持续1~2d后转入抑制期,反映迟钝,精神高度沉郁,严重者处于昏迷状态。少数轻型病牛仅表现精神沉郁,头低耳耷,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下降。
四、临床病理
特征为低血糖症、酮血症,尿中和乳中出现酮体。 牛场可通过Rothera’s试验检测尿和乳中的酮体。在白色瓷片或纸版上放置少量Rothera’s试剂(含亚硝基铁氰化钠3g,无水碳酸钠3g,硫酸铵100g),滴加一滴尿或牛奶,如出现粉红色~紫色,证实含有酮体。通常正常的尿中也含有少量酮体,因此只有乳酮阳性时才能判定为阳性。
血糖水平下降至1.4mmol/L(25mg/100ml),血酮水平升高到5mmol/L(30mg/100ml),血浆游离性脂肪酸水平(非酯化脂肪酸,NEFA)也有所上升。由于采用了βHB实验室检测方法,亚临床性酮病的问题也显现出来(βHB水平主要用于评价泌乳牛和干奶牛的能量平衡)。使用此方法可确定亚临床性酮病牛场。血浆βHB超过1.75 mmol/L(10mg/100ml)即表明饲料中能量严重不足。虽然很少发生死亡,患病奶牛肝脏可出现脂肪浸润和变性。 五、诊断
酮病一般发生在产犊后或临近产奶高峰期,奶产量下降,体重减轻,拒食精料,体温、呼吸、心跳正常,瘤胃蠕动正常。有经验的兽医可从病牛呼出的气体及尿、乳中闻到气味而做出判断。也可通过Rothera’s试验检测尿和乳中的酮体。(国内称为酮粉法,配方略有不同:亚硝基铁氰化钠0.5g,无水碳酸钠10g,硫酸铵20g,检测方法一样)目前已有商品化的酮病检测试纸条,主要通过检测乳中的β-羟丁酸来监测奶牛酮病,操作简便易行。如还不能确定,可采集血样测定血糖和血酮水平。应进行全面检查,鉴别原发性酮病和继发性酮病。许多饲养人员认为是酮病的奶牛,其实是由真胃变位继发而来(照片3)。一些低血钙的牛也表现酮病症状。
亚临床性酮病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不引起兽医和生产者的注意,并且仅根据外部症状很难做出诊断。因此对高产牛群,可定期进行血酮检测。
六、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有三条:
1.尽快恢复血糖水平。 2.补充肝脏三羧酸循环中必需的草酰乙酸,使体脂动员产生的脂肪酸完全氧化,从而降低酮体的产生速度。 3.增加日粮中的生糖先质,特别是丙酸。 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ml,可暂时恢复血糖水平,一般可维持2h。可口服生糖先质,如丙二醇150ml,2次/d,以维持血糖水平。丙酸钙在瘤胃中发酵并可引起消化系统紊乱,甘油在瘤胃中不但可转化为丙酸,也可以转化为生酮酸,因此在治疗时丙二醇的效果要好于丙酸钙和甘油。通常在丙二醇中加入钴盐,在钴缺乏地区,每天应至少添加100mg钴。 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可单独使用,或配合葡萄糖疗法,或紧接着口服补充生糖先质。激素治疗通过利用脂肪酸氧化过程中衍生的乙酰-CoA降低酮体的产生,并通过增加肝脏中的生糖先质达到回升血糖的目的。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以及氟地塞米松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通常一次剂量即可,但有时2~3d后可能复发。应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影响食欲和产奶量。
使用以下治疗方案,通常可取得满意的效果:首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ml;接着注射一次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最后口服丙二醇150g,2次/d,连用3~4天。
促同化激素类药物也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法,但目前欧盟已经禁用。它们不能直接提高血糖水平,通过提高肝脏三羧酸循环中中间产物的水平发挥作用,还可以刺激食欲以确保生糖先质的摄入。
如果牛场大群奶牛同时发病,可在日粮中添加粉碎的玉米。玉米可在小肠内迅速消化,快速提高血糖水平。
七、预防
预防酮病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应避免一切在产前、产后泌乳早期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干奶期供应充足的并有一定长度的粗饲料,刺激瘤胃功能。日粮的改变应逐步进行,防止出现应激。产前两周开始增加精料,以调整瘤胃微生物菌群,并逐步向高产日粮转变。
奶牛产犊时不能过肥,体况评分保持在2.5~3分(5分制)为宜,超过此标准即可认为过肥。
如果整个牛场酮病高发,可在产前日粮中添加尼克酸,6g/头·d,并可延续到产后2~3周。尼克酸影响日粮的适口性,因此应注意添加量不应影响采食量。
饲料中加入丙酸钠或丙二醇等生糖前质对酮病有预防作用,但通常起效很慢。有报道称,产前2周~产后7周,日粮中添加120g丙二醇,2次/d,酮病的发病率可降低18%。
莫能菌素可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对酮病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但目前美国和欧盟已经全面禁用离子载体类药物,应谨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