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2|回复: 2

[鱼病鱼药] 浅谈鲫鱼的一种代谢障碍综合症“大红鳃”的防与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5: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鲫鱼的一种代谢障碍综合症大红鳃的防与治

浅谈鲫鱼的一种代谢障碍综合症.doc

20.5 KB, 下载次数: 4

浅谈鲫鱼的一种代谢障碍综合症.doc

20.5 KB, 下载次数: 9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3 收起 理由
nihaozhanghu + 3 赞一个!直接贴出来了,给你加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9-27 16: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鲫鱼的一种代谢障碍综合症大红鳃的防与治
江苏盐城是国内鲫鱼养殖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随着鲫鱼密度的增加、水质的恶化,鲫鱼的疾病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而鲫鱼的“大红鳃”是继暴发性出血病、孢子虫后鲫鱼的又一“新”病。从近几年发病情况来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盐城区域内养殖情况复杂,该病在防治方面遇到了困难,出现了反复用药难断根和治疗易反弹的情况,下面笔者就这种疾病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疾病流行情况
该病流行的时间是5月下旬到6月下旬,也有少量发生在910月。发病对象为50克~150克的2龄鲫鱼。发病的症状是:前期鱼体体色发黑,少量病鱼在塘边漫游,前期病鱼死亡量少,且鳃丝肿胀。如果未及时进行药物控制,到发病中期,病鱼鳃部通红,揭开鳃盖,可见明显的鳃丝渗血,解剖鱼体可见肝胆病变,即肝肿大,肝组织充血,胆囊变大等。此阶段死亡量剧增,是前期的10-50倍,到后期,该病又表现为鳃丝发白,内胀器官萎缩,并伴有腹水。感染该病后,镜检发现鳃部也常有较多指环虫寄生,鳃丝黏液也较多。整个发病期长达15天左右。
2病因分析
2.1水质恶化
对于发病的鱼塘进行水质检测,各项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发病前,60%的池塘进新水,进水后3天内表现出该病的前期状况,由于该养殖区域属于滩涂养殖,盐度较内陆淡水偏高,所以认为该病可能与水体盐度变化有关。
2.2杀虫药的大量使用
由于有些“大红鳃”的鲫鱼鳃部常有寄生虫寄生,故而在治疗时有常采用杀虫药。但杀虫药的使用后,仅能治疗痊愈少部分“大红鳃”。今年发生的“大红鳃”大多未能通过杀灭指环虫而痊愈。同时大剂量使用一些杀虫药物对鲫鱼鳃部、肝胆肾等代谢器官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甚至会加重疾病的发生。
2.3营养方面
发病前期,病鱼摄食量并未象其他疾病一样出现摄食量下降。同时,大多养殖户反映摄食量大的鱼塘,发病的概率更大。由于这个时期的的池塘水温是成逐步上升的,温度增加,摄食增加,器官代谢加快,而当鱼体代谢器官(如肝、胆、肾、鳃等)出现病变受损时,则引起鱼体的代谢障碍,最后导致发病。
2.4抗生素等原料药滥用
该病发生对象为50克~150克的2龄鲫鱼,在鱼种养殖阶段,普遍使用预防孢子虫类原药,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特别是原药)对鱼体代谢器官的损伤更大。
3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本病如能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疾病发生率。预防措施包括:①鱼种下塘前,应提前将塘内水位提高,5月后避免大量进水;②使用杀虫药(主要是驱杀孢子虫和指环虫的药品)后,及时内服调理内脏器官的产品(如应激宁Ⅲ型、护肝素等),对器官进行修复和调节,也是就是通常所说的“病后护理保健”。③饲料的投喂不可波动太大,在加料的过程中要缓加料,慢投料。切忌加料过快、过急。
     该病发生后并没有特效药,不可把偶然用药成功当成惯用处方。根据笔者在一线的调查和用药,现将治疗方案总结如下:①发病后停止一切抗生素类治疗药物,先用消炎药和器官修复剂。具体用药为:每18002000斤鱼体重,用应激宁Ⅲ型150g(或者用护肝素200g)拌料内服,连用3天。②内服药饵的同时,进行水质调节,主要使用解毒产品,如水质保护解毒剂或爽水解毒剂(5001000 kg/亩·米)或净水解毒剂(350450 ml/亩·米),切忌使用刺激大的消毒药和杀虫药。③用药第四天配合抗生素和肝胆治疗剂、维生素C进行混饲投喂,具体用药为:每18002000斤鱼体重,用达克菌200g+应激宁Ⅲ型150g(或者用护肝素200g+强稳西25g拌料内服,连喂5天。病情可明显控制。④第五天使用碘制剂(如菌毒消,每500ml全池泼洒34/米水深)进行消毒,视病情可隔一天再使用一次。
      任何一种新病的出现,必先能够掌握其发病周期和症状,以及在实际用药中总结的经典处方,找到发病原因,从根本解决问题上每个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综上所述,爆发这种区域性的病情,要对可能引发该病的因子进行分析,那么这种病其实就是一种应激性代谢障碍综合症,其表现在鳃部,根源却在鱼体本身。所以不管预防还是治疗,应抓住根本,用对药才是关键。之所以这种病难治,是由于用药方向不对,延误治疗时机,导致越来越严重。总之,这种代谢障碍导致的大红鳃,应该引起重视,也要积极去预防和控制,让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
                                                         
                                                          唐大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分析基本认可,但不认同这是代谢障碍综合症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9 04: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