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对今年小规格发病罗非鱼采样检测证实,病原多为无乳链球菌,这意味着以往只有大规格鱼才多发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开始向小鱼蔓延。
文/图 本刊撰稿人 刘庆升
高温季节,意味着什么?对于罗非鱼养殖者的回答或许是:发病!2009-2010年连续两年,链球菌在高温季节皆是如期而至,大规模暴发,令很多业者束手无策。
今年进入7月份,海南、广东多养殖区发病的案例开始明显增加。而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以往多为大规格发病,今年小规格罗非鱼的发病死亡案例明显增加,对此,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卢迈新、广东海洋大学黄郁葱老师等,对广东各产区小规格发病鱼采样检测后证实,病原多为无乳链球菌。这意味着罗非鱼发病向小鱼蔓延已成现实。
各地均有小鱼发病案例
5月下旬,湛江雷州开始出现罗非鱼较大规模发病死亡的案例,采取很多措施并不见明显效果, 6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黄郁葱老师赶赴现场了解病情。“当时的情况是放苗刚一个多月,7-8公分的鱼在体表或内脏无任何症状下出现死亡。”黄郁葱说道,“我的第一判断是链球菌病。”而采样检测结果,最终也证实了黄郁葱的判断,“50g左右的小鱼一样也会感染链球菌病,而体表没有症状,可能与菌株毒力越来越强或幼鱼体质较弱有关。”(详见本刊7月刊报道)。
而这仅仅是开始,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执业渔医王义仁长期在茂名、湛江等地进行技术服务,据他介绍,随着温度的上升,这方面的案例在进入6月中旬,开始明显的增加。
不仅是粤西,7月13日,据广东高要白土镇朝阳水产医院容志朝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当地罗非鱼发病率也开始增大,每天都要处理很多这方面的案例,而据他观察,多为链球菌感染,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病情目前呈慢性发作状况,有些塘每天死十几条,死亡率不高。而对于小规格鱼发病的情况,他也有遇到,“今天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病例,2-3两的鱼还没开始投料就已经开始每天大量死亡。”
其实在较早前,容志朝总结2010年罗非鱼链球菌病出现的新特点中就提到,很多十几克到二两的小罗非鱼都大规模发生该病。今年小规格鱼的发病并非出乎意料之外。而本刊也早在2010年8月刊《持续高温 华南罗非鱼链球菌病提前发作》文章中也曾提到罗非鱼发病有向小鱼蔓延的趋势,养殖户应注意加强防控。
然而,尽管早有警示,在海南文昌、琼海等地,今年小鱼发病之凶猛还是成为了难以承受之痛。据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周旭介绍,文昌地区近期小规格罗非鱼发病死亡情况非常严重,而对于是否为链球菌,他并不敢肯定,“有可能为新的病菌,因为发病鱼并没有呈现明显的链球菌症状”。海南吉富水产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志利也对此进行了了解,“海南文昌地区现在罗非鱼成鱼发病情况不是太严重,反而是标粗的鱼苗出现病害的情况非常严重,大多表现为在水面上打转后死亡。”
而与之相邻的琼海地区形势之严峻,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琼海市罗非鱼养殖技术协会会长刘哲佐介绍,5-6月份期间当地的发病情况很少,但从6月底开始,病害开始暴发,从刚放不久的小苗到大规格鱼都有发病,采取的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也非常小。而据他透露,一些公司为此也曾来进行了解并检测,最后确定为链球菌。
发病小鱼症状多样化
据中山统一饲料琼海经销商董叶雄介绍,小规格鱼发病体表症状并不明显,等到发现打转、游边等情况时,往往在2天左右就会死亡。而当地技术人员告诉笔者,一些鱼甚至没有发现异常行为,就出现死亡。
对于今年很多发病死亡案例症状上所发生的变化,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卢迈新今年对多地的样本进行过检测,他也表示,在今年检测出链球菌的小苗中,有的发病鱼症状较为明显,但有的体表和内脏都没有明显症状。
王义仁根据他所见到的多起案例,总结说,“目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已经呈现症状多样化,典型的眼球突出、鳃盖出血、胆囊变大、肝花,有腹水等来判断是否链球菌,已经不是很实用了,因为各种症状的罗非鱼都有可能是链球菌。”而当笔者就此向广东省水生动物疫
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师颜远义咨询时,他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去年大规格鱼发病时,症状就已经趋于轻微,一些以前认为典型的症状往往只有个别呈现。”
如此大范围的小鱼发病原因何在?黄郁葱以今年雷州地区为例分析,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链球菌很可能存活在池底泥很久,或者直接从苗带来,温度是诱发链球菌很重要的因子,到了水温高的季节就暴发了;很多罗非鱼池塘的水很浓,很肥,特别是死鱼腐烂之
后水质败坏严重,调水意识不强;渔民防病意识有待提高,池塘间进排水系统不清,很容易交差感染。
颜远义也分析说,由于近年连续发生链球菌,水环境中积累的病菌多,养殖户冬季时如果没有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到了高温季节病菌繁殖数量就会增长的很快,最终导致发病。
病害防控难度加大
相对于深挖发病缘由,如何应对接下来由于高温而可能带来的进一步损失则是养殖户所更为关心的问题。其实, 2010年罗非鱼链球菌的治疗就存在诸多难点,如细菌的抗药性进一步增强,有些病例发展到已无抗生素可用;同一养殖区域不同的池塘,抗生素的敏感性不一样;做好预防工作的池塘同样有发病。
黄郁葱指出,对于防治该病的措施,主要还是采用外消、内用、调水的“三位一体”的方式防控,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或漂白粉消毒,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并配合投喂内服药一个星期至二个星期。
而对于很多坚持采取防控措施,却依然效果不佳的情况,黄郁葱特别指出,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容易影响效果的因素:首先,水质对药物效果影响大,特别对是消毒剂类产品,水质的适宜与否都可能影响到其效果;其次,药物有很多,可能建议的药是有效的,但是养殖
户很多买的是假药,或者有效含量很低。投药方法也很重要,拌料投喂时要选择合适的粘合体,避免投到池塘里就溶解了;第三,发病的程度、时间的长短对药效都有影响。
对此王义仁也表示认同,“发病初期,采用药物防控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到了后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此外,种苗的品种、各个地区毒株的毒力强弱与耐药性也会有差异,都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链球菌的控制,除了药物的使用,停止投料也是业者在实践中摸索的有效控制死亡的方法,但中山统一饲料琼海经销商董叶雄介绍,今年的发病鱼中,采用停料的方法对大规格鱼依然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小苗发病时,停料后却仍然有大量死亡,目前还没有好的控制办法。
(本文摘自《水产前沿》杂志8月刊,了解更多,请登录“中国水产频道”,http://www.fishfirst.cn/)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