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的车间生产过程是决定饲料质量的重要方面,而其中很多因素的多变性和不易控制性又使其不能被忽视。笔者通过长期深入的调查和体验,总结出一些比较重要的和容易被忽略的环节,现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1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它包括生产设备的定期定时检查、监测;生产车间主任、操作人员、车间质检员等的质量责任和职权;有关的工作程序,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等方面。一个完善的,运行有效的质量体系,是良好的车间生产过程质量的首要前提和保障。 2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控制: 2.1料仓的检查与维护:各种原料在配料前必须绝对保证其“纯洁性”,而不能相互“混串”。另一方面,料仓的各个仓壁均承受着巨大的韧料的压力,很容易在铁板连接处开缝,造成串气串料现象,这一点在陈旧设备中尤为普遍。因此各料仓必须定期检查。 2.2配料秤的定期校正: 作为车间配料过程核心的配料秤,因其校正繁琐,且有微机显示其工作过程,所以常常被忽视。这一点一定要克服掉。笔者就曾多次发现配料秤出现故障的情况。 2,3混合机的检查与检测: 2,3.1应定期检测混合机的混合均匀度,其变异系数小于10%,保证混合质量。 2,3.2与此同时,有两种情况不易被发现。一是在混合机的放料闸门关闭时混料机是否有漏料现象。二是在其开启后物料是否能从混合机中被完全放出。这两种情况较混合不匀更易发生,应给予特别关注。 2.4冷却器的引风管靠上的部分及与之相连的旋风除尘器的技术性处理: 北方的冬季,天气寒冷,冷却器的吸风管靠上的部分以及与之相连的旋风除尘器的铁壁温度也很低,而来自冷却器的粉尘物科和大量水汽温度却相对较高,当它们遇到低温的铁壁时(加之水汽温度渐低,接近饱和),便在铁壁内侧结成水珠,同时粘附物料和粉尘,并越聚越多,严重时甚至堵塞旋风除尘下端的关风器(有时其粘附数量是较大的)。这严重影响了冷却和除尘效果,另一方面形成大量的水份过大的湿科块,清理不及时时还会霉变发酸(冬季亦然)。如果直接回流到制粒机或混合机就会影响饲料质量。 实践证明,解决办法有二:一是勤清理,且使清理下来的物科不直接参与配料或制粒;二是将引风管上部分与旋风除尘器用保温材料包被起来,减小铁壁与水汽间的温差。 3生产加工操作过程的控制 3.1原料质量的控制 3.1,1投料实物与配方所指物料必须一致,同时应符合原料(包括添加剂或预棍科)使用的先后顺序.确保各原料的最佳使用效果和最短贮存期。 3.1,2作好投料时的质量检验工作。由于此前各环节的检验几乎都是部分检验,因此投料时的检验(主要是感官),作为唯一的全面检验环节和原料的最终检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1,3更换投料品种时,必须待上一品种完全走空后,才能投入下一品种物科,避免交叉污染。 3,2配料过程:中心控制室应显示出配科过程,并注意发现问题。实践证明,这一点也很重要。 3,3制粒过程:制粒员应随时注意蒸汽压力、制粒温度等因素,保证制粒效果。开机时滞留于压模内的黑色长条不得混入冷却器内。 3,4饲料成品的外观把关主要是指对饲料成品的颜色、气味、粒度等方面进行感官检验。对同一个配方来说,不同的颜色反映出不同的调质和制粒效果,而这恰是极为重要的。 4成品的取样:笔者认为,成品的取样应本着代表性(全面的)与特殊性(集中于一点的)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作为饲料质量全面监测的前提,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即每吨饲料中至少取一匙,每袋样品不应少于400—500克。并且质检员与化验员均应抽样。 其次,作为一种发现问题的抽检手段,应同时结合“集中一点取样”以便发现潜在问题;比如在更换饲料品种时,在第二个品种的前一吨或前几袋成品中集中取样,以检验清仓等工作(做得)是否认真彻底,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等。 5作好质量记录 应包括设备检查检测情况,投料配料情况等方面,一则可做到质量的可追溯性,二则可积累一些参考数据,以利改进。 当然,各厂情况不尽相同,具体的控制重点和细节还需作大量细致的工作,去总结和发现,以确保饲料质量。
该贴已经同步到 qingfeng77121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