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矮子

错在昨天,痛在今天,悔在明天?(转帖。原只搜错在昨天,对原文含义做了点调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0 16: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矮子 的帖子

你引这些东西,是证明了司马迁后悔,还是证明了你在“替”司马迁后悔呢?

如果史迁真的后悔,那他是后悔受刑呢,还是后悔自己以往坚持真理的立场呢?----像司马迁这样,被儒家正统所沐浴,在汉朝的大环境下成长的读书人,您以为他没读过《儒服》呢,还是没读过《论语》?

你要是继续替司马迁后悔,我就替司马迁害臊了,呵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0 16: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理由在现代人看来几乎都是'扯淡'"------"一个路子,即基本上都是以毁神灭圣的文化革命激情,将人物拉下神坛,所谓还原成人不说,还要还原成当下的人,还原成有情有欲,舍义逐利的人。这样一来,他们才觉得真实,才对得起观众。我把这称之为“利时代的文艺”——古话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用利结算一切的时代,就是一个小人价值观占主流的利时代。这几个烂片,为了张扬自己的利价值,在影片之外,还要找人、找专家分析那些被捧上神坛的人如关羽,其实没资格上神坛,掀开关云长的老底。也就是说,他们不相信世上曾经有圣贤,也不愿意世上今后有圣贤"----说得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赫娜兰.孤城 发表于 2011-6-30 16:26
回复 矮子 的帖子

你引这些东西,是证明了司马迁后悔,还是证明了你在“替”司马迁后悔呢?



我采用的引文的确透露出司马迁后悔的含义,勿需替司马迁后悔!!!



人之所以是人,不是神,是因为人有七情六欲,要修身,先生存。何况世界上原本就没有神!!!


历史上有一些儒家,曾严格按圣人教诲,日夜实行,结果差点命丧黄泉,幸好还能幡然醒悟!!!还有一些儒家以成圣为名,道貌岸然,为己私欲!!!


孤城君饱读圣书,需要我一一列举吗???


现在还有谁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把错留给昨天吧!!!


人本来就是矛盾体,有对也有错,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司马迁之死》及相关评论的一些看法 (转)

    李陵为汉朝立下惟一的战功是在对单于一战中取得的,然而投降也正是在这一战末。
   李广利固为庸才,李陵亦不过猛将而非良将,比起卫青霍去病实在是差得太远啊。至于品行,平素李陵对士卒似好于李广利;战时李广利苦战单于,后因其家人死于巫蛊案而降,李陵则虽在战时屡有“丈夫一取单于”、“兵败,死矣”、“吾不死,非壮士也”等豪言壮语,却一诺值“零”金,兵败便降,还因其投降并娶了单于女儿及武帝误会他训练匈奴军连累家人被诛、司马迁腐刑。两人相较,李陵的品行并不强过广利半分。李陵远不配太史公“有国士之风”的评价。司马迁对李陵的才能和品德都做了过高而且是错误的判断,他在《报任安书》提到李陵军被围时讲“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单于征左右地部分兵力可能是实情,然“悉征左右贤王”之说则是夸大其辞,并非事实。
  
   汉武卫霍固然不是完人,司马迁同样不是,他也会因为感情因素和判断力问题犯错误。
   李国文先生将司马迁因错估了李陵为其辩护,说成是“为李陵主持公道”,我认为是错误的。
  
   深为不解的是,当代相当一部分人(从某些学者、作家到一些网友),对投降者李陵(还有名过其实的李广)“维护”力度与热情之大、评价之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之于卫青霍去病特别是对霍去病的冷然、求全责备乃至鸡蛋里挑骨头。这出于何种心理,源自哪种文化思潮或社会风气?颇耐人寻味。
  
   李国文先生认为,“在历史的长河里,汉武帝刘彻者也,充其量,不过是众多帝王中并不出色的一位。而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搔”的他,在历史的文学中的永恒地位,是那个宫他的刘彻,再投胎十次也休想企及的。”
   个人认为,他对刘彻的评价是很不恰当的,将汉武帝与司马迁作比,也是关公战秦琼——若吹汉武时,云汉武大帝作为帝王的“雄才大略”(班氏评语),史学家司马迁“便是投胎十次也休想企及”,岂不无聊?
   “悉延百端之学”,改革制度,引领包括司马迁在内的群星灿烂“于兹为盛”的时代;让大一统思想深入人民心中,凝聚我民族我中华历两千年而不衰;远见卓识,以军事和外交的胜利开拓了伟大的陆上和海上丝路,造福人类,功在千秋……这样的大事业岂是李国文先生所谓“并不出色”的君主做得出来的?
   汉武帝的文采是逊色于司马迁的。然而,贵为君主,汉武帝能够屡次公开承认并尽量改正自己的错误;作为太史令和中书令,司马迁是否更勇于承认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在这一点上,谁更出色呢?
  
   李国文先生还认为,司马迁受腐刑,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文人之受屈辱者,莫过于此。”“汉武帝异想天开,在‘刑不上大夫’的年代里,他不杀头,也不判刑,更不戴上什么分子的帽子,而是采用‘宫’刑,来对付他的国史馆馆长,国家图书馆馆长,使其丧失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既活不下去,也死不成。这一招,实在可谓既恶且损,加之下流下作。”这也不能赞同。腐刑是刑罚的一种,司马迁判的是死刑,武帝准他用钱赎死或受腐刑,在汉律的范围内,不是武帝专为对付司马迁的“异想天开”。司马迁由于为李陵说话受腐刑,可以抨击这一法律的黑暗,可以讲汉武帝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最黑暗”是谈不上的,文人受辱过于此者举不胜举,更扯不到什么“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上去。
  
   今天我们读《史记》,谁不深深佩服太史公直书从开国君主刘邦到当朝皇帝刘彻和权臣的丑陋面的勇气?但我们也不应忽略,自秦至清直到今天,有哪个朝代几个皇帝或最高领导者有这样的度量,能够容忍这样尺度对其先祖甚至自身及宠臣的抨击,并让其流传后世的?在这方面,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等不值得佩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08: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有三重境界 (转)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千年。进入这个阶段,热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在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常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一辈子做人,怎样算是做好了人?

  一辈子处世,怎样算是成功的处世?

  不如阔达的心态,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

  曾经沧海之后,再去看世情,无非是云淡风清,不过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00: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奇怪,为什么要删我的贴?这不是一个大家畅所欲言的地方吗?难道我的发言得罪了谁,违反了国家法律?凭什么删我的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1 00: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管事不管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2 08: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社会几乎已经没有道德可言,很多人的行为已经把自己和禽兽等同起来,甚至是禽兽不如。而人是贪婪,永不满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09: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3 04: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