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环境的影响不稳定 饲料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是在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与考验下发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欧美经济体仍处于复苏的后半程,各项经济数据呈现出不断改善的状态。而中国经济显然已经度过了复苏期,正处于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增长周期间的过渡期,紧缩政策已经实施一段时间,负面累积效应正在释放。从政策面预期角度看,对于欧美经济体来说,虽然近期通胀上行风险已经出现,但欧美经济体还没有到刺激政策明显退出的时点。而我国则不同,我国3月份CPI增速已经达到了5.4%,在全球和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控通胀任务十分艰巨。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提升,境外热钱的流入速度有可能加快,央行的货币回笼力度势必要进一步加大。因此,中国经济不仅目前已经面临了较严厉的宏观调控,未来一个阶段似乎也很难看到政策放松的迹象。从近期经济运行看,一季度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同时减速的状况可能拖累经济运行,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三驾马车”虽将呈现小幅减速格局,但回落幅度都不大,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仍能达到10%左右。 总之,居高不下的CPI势必导致宏观调控的压力加大,“三驾马车”减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进一步上涨等因素,可能导致畜牧业和饲料业发展的环境趋紧。但是世界经济在逐步复苏,我国全年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预期,这将是饲料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心剂。 (二)上游产业的作用喜忧参半 一是上游产业充裕的原料供应满足了饲料生产需求。全国粮食生产的“七连增”和我省粮食生产的“八连增”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54641万吨,我省达到了4350.3万吨。另外,大豆和玉米的适度进口对饲料生产的需求提供了有效补给。从预测看,今年,全球大豆生产形势比较乐观,产量预计近2.6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美国将达到9300万吨,巴西7220万吨,阿根廷产量5000万吨,巴拉圭840万吨。 二是居高不下的原料价格加大了饲料企业组织生产的压力。4月20日,全国玉米现货价格仍处高位,全国玉米均价达到每吨2192元,平均看,玉米价格同比上涨13.44%,与年初基本持平。豆粕价格也居高不下,目前每吨3400元,同比上涨7.26%,比年初上涨0.89%。受智利地震影响,进口鱼粉价格更是“涨”声一片。劳动力价格在“用工荒”影响下,更是逐步高企。居高不下的成本价格,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加大了企业生产压力,同时也导致了恶性竞争,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三)来自“两头”的压力可能越来越重 前头——土地资源的紧张造成了饲料原料的短缺。我省是饲料大省,也是原料需求大省,而我省主要饲料粮——玉米的每年种植仅4000多万亩,产量不足2000万吨,除去口粮和其他需求外,远远满足不了饲料生产需求,需要大量外购和进口。大豆产量同饲料生产需求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同时,在食品质量安全严管严控的大背景下,化肥、农药、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污染,对饲料生产安全也造成了威胁。 后头——畜牧业的波动造成了饲料业起伏。从统计数字看,由于去年畜牧业的增长,饲料产量也相应增加。但是,受去年年底畜禽病情的影响,今年一季度猪禽总量有所下降,从而导致饲料产量走低。据相关分析,一季度猪料同比下降10-15%,禽料同比下降10%左右。 当前饲料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饲料行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此重点说一下质量安全问题。双汇“瘦肉精”事件后,人们对猪肉质量产生了疑问,接下来又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消费思维,人们不禁要问,现在吃什么才安全?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消费,而且通过畜牧业的传导作用可能会导致饲料行业的波动。 质量安全关系着饲料行业的兴衰,更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饲料企业要谨慎审视自身定位,切实担负起自身社会责任,抓好产品质量安全。首先,企业要强化自身管理,苦练内功,要抓好实验室建设,搞好设备维修,以及厂区驻地卫生、安全的建设。其次,要建立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完成的可追溯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一批产品生产过程都有记录,每个生产环节都可追溯,明确相关责任人职责。鼓励企业间加强合作,建立行业自律同盟,龙头企业应发挥表率作用,带动整个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要不断完善行业自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全行业道德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促进作用,探索性出台一些行业自律公约,协调和监督业内企业行为,逐步完善和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建立行业道德淘汰机制。鼓励一些大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也能够参与进来,带头搞好行业自律,加强企业间的交流沟通,建立以“讲社会公德,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联系机制,共同搞好行业自律,促进生产规范,确保饲料产品安全。 饲料行业发展趋势浅探 从长远来看,国内畜牧业仍会保持快速发展,在总量提升的同时,更加侧重于质量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规模发展成为主流,打造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健康产业链成为必然趋势。饲料行业作为畜牧产业中的基础性产业,作为农产品向畜产品转变的重要环节,更应当抓住机遇、苦练内功、乘势而上、顺势发展。 (一)健康高效功能性饲料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近年,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发展高效、生态、节约、循环畜牧业已成为新趋势,这对饲料行业提出了新要求,行业今后要在健康、高效、功能等方面做好文章。 一是健康问题。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制约饲料发挥自身价值的主要因素,饲料企业除了向饲料中添加药物添加剂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技术服务队伍、完善和改进配方、推广生物技术和科学养殖方法等方式,保障动物健康。 二是成本问题。饲料行业是微利行业,要解决好原料成本问题的根本之道就是要提高原料利用率,要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生产和管理“精细化”上下功夫,建立原料和产品营养评价体系,不断开发新型替代原料,侧重开发转化率高的产品,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三是功能问题。由于受科研现状限制,目前饲料品种在技术上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但可从功能、效果等方面入手,开发一些差异化的产品,充分挖掘动物营养潜力,从而满足一些特定需求,培养长期稳定的核心客户群。这在大型养殖企业和一条龙企业的自配料中表现的十分突出,合理的搭配方式决定了投入产出比,还可以很好的缓解饲料成本压力。 (二)企业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支撑 一是原料创新是饲料产品发展的重要内涵。我国传统的畜禽营养模式普遍采用的是引进的“玉米+豆粕+鱼粉+添加剂”模式,单一的配比模式不仅强化了原料依赖性,易受原料厂商的控制,也不利于调整饲料营养结构和新型产品的开发和突破。近几年,随着饲料业内涵性发展的不断深入,原料作为饲料生产的重要内容,创新表现突出,如玉米酒精糟(DDGS)、木薯干、木薯渣、单细胞蛋白等优质饲料原料,作为非常规原料,因其性价比较高,资源比较丰富,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是科技创新是饲料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饲料业发展进程中,大批先进实用的饲料科技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益生素、小肽、酶制剂、植物提取物、植物性饲料添加剂以及多种益生菌在饲料中的功能定位等对提高养殖水平,推动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一段时间,饲料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科技创新将是重要的推动力。有关机构正在投入较大人力和物力组织研究高效安全饲料生产技术,特别是在饲料配方与生产、植物功能成分高效提取技术、安全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增效及制成品技术、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重大技术装备研究等方面会有进一步突破,必将推动产业上一个大台阶。目前,部分大型企业已经或正在做出有益尝试,并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此影响,其他有条件的企业也必将把自主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使科技创新成为饲料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产业整合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组织方式 近年来,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市场逐利驱动,催生了饲料生产与畜禽养殖两个产业的整合,造就了企业发展模式的“百花齐放”。从组织方式上看,主要有两种模式,即产业链模式和协议合作模式。产业链模式:龙头饲料企业通过产业链的纵向、横向整合,逐渐摆脱了原来单纯“饲料产品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为“产业整合者”,并有进一步向全产业链扩张的势头,饲料企业的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迅速放大,而且从源头到产品是“一条龙”模式,使得产品生产全程监控和质量安全追溯成为可能。协议合作模式:饲料企业通过签订协议或组建合作社,与养殖户建立产业合作模式,饲料企业通过产品营销和技术服务与养殖户相结合,并且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回购畜禽、保障收益,养殖户则成为饲料企业的养殖基地,这样不仅延伸了企业产业链,而且也实现了利益共享,促进了农民增收。以上两种产业整合模式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饲料行业发展的重要组织方式。相对而言,作为饲料工业核心和高端技术代表的添加剂(特别是I类添加剂)生产企业来说,盲目追求“一条龙”式产业链发展与跨品种生产,无异于是“赶鸭子上架”和“作茧自缚”,企业更应当在专业化、差异化和市场细分化方面狠下功夫,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在保障安全的同时,着力提高产品性能和功效,大力发展核心产品和技术,努力实现行业领先。 本文转载自《广东省饲料行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