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饲料产业面临的新形势与对策分析(叶元土)
一、水产饲料产业几个主要问题的分析
1、更多地关注和研究水产饲料原料
水产饲料产业、企业的竞争已经是全产业链的整体实力、技术水平的竞争,而向产业链上游即饲料原料领域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水产饲料产业链的资源、价格的制高点。
⑴饲料原料的资源量
饲料原料的资源量与其价格通常是紧密相关的,即使市场资本对粮油的炒作也是依据其资源量为基础的。水产饲料常用的饲料原料如鱼粉、肉粉、肉骨粉、豆粕、菜粕、棉陂、花生粕、芝麻粕、亚麻籽粕、椰子粕、玉米、小麦、次粉、麦麸、米糠、米糠粕、DDGS、豆油、猪油、菜籽油、鱼油等,也就20多种,每个企业都应该掌握这些饲料原料总体的资源量、资源在全国和全球的分布量,并结合自己的原料采购习惯、所在地区的特点,明确自己常用的饲料原料的资源状况和采购方向。有些原料资源量如果本身就不足,就得找替代的原料,每个企业总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饲料原料。
在关注国内饲料原料资源的同时,也要关注国外饲料原料资源,尤其是邻近的亚洲国家的饲料原料资源。
⑵了解饲料原料价格操作规则
这几年由于期货市场、市场资本等在粮食、食用油市场的介入,导致部分饲料原料价格发生频繁、剧烈的波动,其价格违背了正常的供求关系定价规律,给饲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只要是人在操作的东西,总归有其内在的规则、哪怕是潜规则,我们应该去研究、了解它,尽量避免在原料储备、采购定价时发生较大的失误。
⑶逐步建立水产饲料原料质量标准技术体系和采购质量标准
现有的饲料原料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和指标值基本是采用家禽、家畜通用的标准体系。这些年的研究工作和实际使用结果表明,有些饲料原料在水产饲料中有差异,应该建立水产饲料原料采购的质量标准体系。例如关于植物蛋白原料,豆粕在家禽、家畜是优质蛋白质原料,但是在水产饲料、尤其是在已经研究过的部分鱼类饲料中,过多的豆粕会造成肠道粘膜损伤,导致鱼体生长性能下降、生理健康受到不良影响;菜粕在家畜饲料中过多使用会引起肠道粘膜损伤而出现下痢,但是鱼类可以忍受高比例用量的菜粕而不会引起肠道粘膜的损伤;棉粕在蛋禽饲料中使用过多会引起产蛋量和蛋品质量下降,但鱼类没有这个问题,我们在鲫鱼饲料中添加750mg/kg的游离棉酚也没有对生长性能、鱼体生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家畜、家禽对饲料霉菌毒素耐受能力有限,而鱼类则耐受能力相对较强。
因此,我们应该逐步建立水产饲料原料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标准值,而水产饲料企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水产饲料原料采购质量标准,这项工作非常必要。
⑷关注和研究主要饲料原料之间的替代技术方案
目前要应对频繁而剧烈波动的饲料原料价格的有效技术措施是什么?主要是饲料原料的组合效果与饲料原料之间的替代关系,当某一个饲料原料价格出现剧烈变化、出现背离正常供求关系的时候,可以实时启动替代原料技术方案。例如,当鱼粉的价格超过8000元/吨时,在水产饲料中就应该启动肉粉、肉骨粉、血球粉等动物蛋白质原料的使用而减少鱼粉的使用。当豆粕的价格过高时就应该启动葵仁粕、花生粕、高蛋白棉粕的使用方案。类似的应该研究大豆与豆油、豆粕,油菜籽与菜籽油、菜粕,米糠与玉米DDGS、菜粕,鱼油与猪油、豆油,玉米与小麦,小麦与次粉、麦麸等的价值关系,并设定预警价格,当达到预警价格时就启动替代方案。如果每个饲料企业都有较为成熟的饲料原料组合、原料替代技术方案的时候,我们就不在惧怕饲料原料价格频繁、剧烈的波动,饲料原料的资本炒家也会逐渐离开了。
⑸企业投资可以向饲料原料产业领域转移
现在水产饲料企业的竞争已经是全产业链的整体竞争,更是饲料原料资源、原料采购价格的竞争,以前水产饲料企业的投资主要是向水产苗种、水产品加工、水产养殖基地等转移,现在更多的应该向产业链的上游、饲料原料生产领域转移。例如可以投资食用油料加工领域获得植物蛋白原料如菜粕、棉粕的竞争优势,投资粮食加工领域可以获得米糠、次粉、麦麸等原料优势,投资肉食品加工领域可以获得部分动物蛋白质如血球粉、肉粉、肉骨粉、鱼粉等原料优势。
在饲料原料掺假方面的技术我们应该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与其花很大的代价和精力去鉴别饲料原料的真伪,还不如企业自己投资生产一些关键性的饲料原料。
⑹关注资源量小的和新的饲料原料
多种因素的限制,水产饲料企业的规模较小,即使是大的水产饲料企业集团也仅仅是依赖企业数量而达到较大的规模,对其中的具体一个水产饲料企业而言依然还是3~5万吨/年的小型饲料企业。所以,有条件采购和使用一些资源量有限、但价格合适的饲料原料,这些饲料原料包括芝麻粕、花生粕、植物叶蛋白、鸡(鸭、鹅)爪皮、鸡(鸭、鹅)珍皮、鸡(鸭、鹅)肠粉、三角帆蚌肉粉、猪肝粉、猪肠膜蛋白粉、葵仁粕、红花籽粕、葡萄紫、苹果籽、花椒籽、番茄籽、橘子籽、黄酒渣等。
⑺研究部分饲料原料的加工技术
米糠在必需氨基酸平衡性、油脂含量、米糠免疫多糖、维生素含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含有脂肪酶使米糠油脂容易发生氧化酸败,也有显著的季节性,如果采用挤压膨化处理破坏脂肪酶就可以延长其保质期,米糠就成为一种可以保存的优质饲料原料了。各类肉品加工有较多的副产物,如肠、内脏、油渣等,如果饲料企业自己收集这些原料经过初步加工就可以获得动物油脂、肉粉等饲料原料。还有,可以采用发酵技术、酶解技术改良部分饲料原料,如虾头、珍珠蚌等也是可行的。
⑻研究和创新性使用部分饲料原料
根据水产饲料加工特点使用原料。生玉米一直被认为不能直接在水产饲料中使用,其理由是淀粉没有糊化而影响消化率。水产饲料制粒温度可以达到90℃左右,可以使玉米淀粉被一定程度地熟化,我们的试验研究也证实16%以下用量的生玉米可以在淡水鱼类饲料中直接使用;类似的还有大豆、油菜籽等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效果。
根据相关原料的价格关系使用饲料原料。在油脂价格如果很高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油菜籽、大豆、油葵、苹果籽、花生粒等,既可以提供油脂又可以提供植物蛋白质、磷脂等。这就需要建立油脂、粕与油籽之间的价格关系。当次粉、麦麸的价格与小麦的价格相差很小时,就应该直接使用小麦了。
根据原料的特性使用饲料原料。草鱼容易寄生绦虫等肠道寄生虫,而南瓜籽具有驱虫效果,如果在饲料中直接使用一定量的南瓜籽,可以提供油脂、蛋白质、免疫多糖、驱虫,这才是真正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米糠含有较多的米糠免疫多糖,水产饲料中应该使用一定量的米糠。
根据水产饲料的要求和原料特性使用原料。在水产饲料中直接使用部分含水量高的饲料原料、增加配合饲料中水分含量是可行、且有效的。有的水产饲料企业直接在饲料加工时使用一定量的冰冻鱼干,可以提供部分蛋白质,也可以提高饲料水分含量。一些发酵后的饲料原料含水量达到30%左右,水产饲料生产过程要加入水蒸气、水等,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使用烘干了的饲料原料呢?使用一定量的含水率高的饲料原料即可以节省饲料原料成本,也可以有效增加水产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
⑼根据饲料原料营养素的互补关系研究饲料原料的组合效应
鱼粉是最好的动物蛋白质,使用单一饲料原料基本无法替代鱼粉的使用效果。但是,根据鱼粉的氨基酸平衡效果、适口性、矿物质含量、可消化性等,利用肉粉、血球蛋白、诱食剂、部分微量元素、牛黄酸等系统地替代鱼粉是可行、且有效的。棉粕、菜粕之间具有很好的氨基酸互补性,两者混合使用替代豆粕是完全可行的。类似的原料组合效果和替代关系完全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实施。
⑽根据使用的饲料原料特性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前面已经谈到在替代鱼粉时要考虑诱食剂、牛黄酸、微量元素等的补充问题。如果饲料中使用了较高比例的豆粕可能导致肠道损伤,就可以考虑使用酵母培养物等肠道健康保护添加剂;如果使用了含有氧化油脂的原料可能导致肝胰脏的损伤,就可以考虑使用鱼虾4号、肉碱、胆汁酸等肝胰脏保护、促进脂肪代谢的添加剂。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应该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可能导致什么危害、损伤,就保护、预防、修复什么损伤和危害。
2、针对水产养殖方式,合理确定水产饲料营养方案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多,有近100种养殖水产动物,物种分类地位距离相差很大,摄食饲料的养殖种类达4个门以上;水产养殖是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靠天吃放”的粗放渔业生产方式;池塘养殖为多种类混养,一般会在4个养殖种类以上;中国地理区域跨度大,气候条件、水域条件差异非常大。要将所有养殖种类的营养需要研究清楚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针对一个养殖池塘,单纯只考虑一个养殖对象的营养需要确定饲料方案也是极为不现实的方法。市场需要水产品,饲料工业要发展,针对目前水产养殖现实,水产饲料营养方案和饲料方案如何进行?
⑴养殖鱼类营养需求具有较强的共性
我们比较分析了中国主要养殖鱼类彼此之间的肌肉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平衡模式的关系,表明绝大多数鱼类肌肉必需氨基酸平衡模式非常接近。因此,不同养殖鱼类在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营养物质的需求在种类、平衡关系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共性,不同的差异主要在绝对量方面,如鲫鱼本为小型鱼类,现在养殖市场需要在1.5年内养殖达到400~600g/尾,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饲料)供给,肉食性鱼类如鲈鱼、鲶鱼等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脂肪物质,冷水性鱼类如虹鳟需要更多的饲料油脂供给。其他养殖鱼类如杂食性的鲤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草食性的如草鱼、团头鲂等在营养物质需求比例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在绝对量可能有差异。
⑵淡化养殖种类专用饲料,强化通用性水产饲料
我们有近100个水产养殖种类,不可能去做近100种专用饲料;既然一些养殖种类在主要营养需求方面具有较强的共性,就可以发展通用性饲料;从饲料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方面考虑,也应该发展通用性水产饲料,一个饲料企业保持5~6种水产饲料品种较为适宜。通用性饲料主要设计不同营养水平(内在质量差异)的饲料总类、而不分养殖品种。例如按照饲料蛋白质水平,可以设计42%(主要针对肉食性鱼类、苗种)、38%(肉食性鱼类、苗种)、32%(鲫鱼、杂食性、草食性鱼类苗种)、30%(杂食性鱼类、杂食性、草食性鱼类鱼种)、28%(杂食性、草食性鱼类)、26%(草食性鱼类)即可。不同养殖种类、不同的养殖需求(如市场鱼价格高时需要快速生长就可以选择营养水平高、价格高的饲料)选择使用饲料品种。如果一个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种类过多,就会在饲料生产线上频繁更换模具、更换饲料配方程序、清理料仓,以及在饲料包装袋、饲料标准等方面增加不必要的生产成本、甚至造成浪费。
⑶池塘养殖饲料适宜推广使用混养饲料
中国的池塘养殖是几种养殖鱼类的混合养殖模式,我们按照那种鱼类来进行营养和饲料方案进行设计呢?①按照通用性饲料方案设计混养饲料;②根据混养的摄食饲料的鱼类种类比例模式、养殖密度选择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例如草鱼、鲫鱼、鲢鱼、鳙鱼混养,是按照鲫鱼或是草鱼来选择饲料?此时要参考养殖鲫鱼、草鱼的比例和密度,如果草鱼比例大、鲫鱼比例小则选择草鱼适用的饲料,而如果鲫鱼比例大、养殖密度高,则应该选择鲫鱼适用的饲料。
⑷对养殖池塘的技术分析应该更系统、深入
池塘养殖饲料的选择最大的困惑在于池塘养殖鱼类生长状况与饲料的实际使用效果缺乏基础数据。我国池塘养殖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一直是把池塘作为黑箱来考虑,只是考虑投入(鱼种、饲料)和产出(渔产品),缺乏对池塘内不同鱼类生长情况的了解。从水产饲料应用方面考虑,需要了解养殖池塘的鱼种比例、摄食鱼类养殖密度,以及养殖种类的生长速度(增重倍数、特定生长率)、养殖鱼类的群体增重量和群体增(单位面积的增重量和增重率)、饲料效率(饲料系数)、养殖单位水产品的饲料成本、不同养殖鱼类对池塘养殖整体经济效益的贡献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