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地与分布
福州黑猪产于福州市郊区。福州黑猪分布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两岸的闽侯、福清、长乐、连江、闽清、永泰等县。
2、生长环境
产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19.8℃,降水量1362.5毫米,无霜期332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过去采用间作水稻的两熟制,现已改用稻——稻——麦的三熟制,冬油菜面积逐年扩大。在丘陵坡地大部种植甘薯,近郊地区大量种植蔬菜,为养猪提供了丰富的青绿饲料。城市的加工副产品多,有米糠、麦麸、酱渣、酒糟、豆渣、糖糟和大量的泔水。饲料种类较多,来源较充足。
3、外貌特征
福州黑猪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额有较深的“菱”形皱纹。耳稍大、下垂。胸较深,背宽平或微凹,腹大稍下垂,臀稍倾斜。四肢坚实。皮肤略显粗糙,毛灰黑色,稀密适中。乳头7~9对。
4、品种性能
福州黑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87.97公斤,体长164.04厘米,胸围130.71厘米,体高86.66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72.77公斤,150.89厘米,126.04厘米,76.97厘米。头胎产仔10~11头,经产仔12.2头。日增重为400~500克,屠宰率为72%,膘厚3~3.5厘米,眼肌面积21~25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7%。
5、综合评价
福州黑猪体型较大,产仔较多,胴体中瘦肉比例较高,但个体间均匀不够,需要进一步改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