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当前不少生产企业掀起的微量元素“有机替代无机”的热潮,中国农业科学院矿物元素营养研究室主任罗绪刚表示,有机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表现为对畜禽生产性能、畜产品品质、抗应激、机体免疫功能等生物效应以及生物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尽管业界对有机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进行大量的研究,但各研究结果间存在很大差异。“有机微量元素在机体内的吸收利用规律及机理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罗绪刚建议。他认为,有机微量元素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该物质的络合率与络合强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李素芬等人曾对有铜、锌、铁、锰的有机和无机态应用效果做了65次研究,但结果表明只有29%有机效果高于无机,63%效果相当,仍有8%有机效果低于无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杨琳也认为,有机微量元素在机体内的吸收效果无疑会比无机好,但吸收后微量元素能否被释放出来才是关键。
不少养殖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考虑试用有机微量元素,也只是部分替代性添加有机微量元素产品,在动物日粮中的元素浓度使用原则为:30%-50%的有机系列产品加50%-70%的无机矿物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