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9|回复: 1

后备鸡养育阶段的划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 08: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按周龄划分
  雏鸡和育成鸡统称后备鸡,传统上根据其生理特点和饲养工艺设计,将0~20周龄的后备鸡划分为两个阶段:0~6周龄鸡称为雏鸡,又叫幼雏,一般需要供热和细心照料,并给予较高的营养;7~20周龄的鸡称为育成鸡,在此期间一般不再供热。由于不同时期营养需要有所不同,又将育成鸡细分为7~14周龄的中雏和15~20周龄的大雏。
  2、按体重划分
  体重是衡量后备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鸡种(品系)都有它的标准体重。符合标准体重的鸡,说明生长发育正常,将来产蛋性能好,饲料报酬高。体重过大、过肥的鸡,性机能较差,产蛋少,死亡率高。体重太轻,说明生长发育不健全,产蛋持久性差。因此,应该以体重而不是周龄来划分后备母鸡的生长阶段。
  3、按体重和胫长划分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鸡的体重和生产性能的高低取决于骨骼的发育程度,新母鸡适宜的体重和较大的骨架是获得高产的先决条件。骨骼的发育与胫长的变化呈强正相关,因此,现代蛋鸡应以体重和胫长双重指标来划分生长阶段。
骨骼在生长的前期发育较快,育雏期体重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骨骼的快速发育。因此,由育雏转为育成阶段的依据是雏鸡的胫长和体重都达到标准,并且以胫长为第一限制性因素。如迪卡白在胫长达85毫米,体重620克(约8周龄时)时进入育成期。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是按体重而不是周龄来进行的,当体重达标,骨骼发育已完成后,就给予光刺激。这样,育成鸡在何时转为产蛋鸡无时间上的规定。这样划分后,育雏期比过去延长2~4周左右,产蛋期提前2周左右,性成熟和体成熟能够同步,有利于生产。
  雏鸡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生长发育不良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要根据不同养育阶段给予相应的饲养管理,使雏鸡的骨骼得到充分发育,使育成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发育,才能为成年鸡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1-3 18: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帮顶~~~~~~~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01: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