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路
胡运芳
自1993年从事饲料营销,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营销人员的真正归宿在哪里?是营销员—区域经理—营销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还是,宁做鸡头, 不做凤尾,自己出来创业做老板?不管怎样,我都觉得有点遗憾,有没有第三条路呢?
一、 它山之石
偶然机遇,重庆一家既“经营美丽”、又“制造幸福”、曾经温暖过全国120万对新人的大型婚纱服务集团——金夫人,闯入我的眼帘,令我震撼。这是摄影行业40万家企业中唯一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拥有金夫人、巴黎经典、时尚经典、儿童天堂、玛雅、台北萝亚、金纱礼服等七大品牌,经营范围覆盖婚纱摄影、艺术摄影、儿童摄影、数码制作、成相装裱、婚庆服务、教育培训等14个相关门类,340多家加盟连锁企业,员工3万多人,年收入10亿多元。
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成功的企业,貌似不能被外界击倒的时候,最有可能被自己击倒。摄影行业是一个“个性化”、“感觉”很重要的艺术服务行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随着企业的成熟稳定,中层员工的职业上升空间越来越小,人才流失象水库堤坝上的蚁穴,也使金夫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时势造英雄,一个人必须凭借一个任其挥洒的舞台,否则,“虎落平川、龙困浅滩”,这也是“个人英雄”的局限。也许造化弄人,一年后,一个辞职的摄影总监又回来了,为了融资。金夫人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了。师徒协商的结果是:金夫人出资50万元,占60%股份,由对方创建一个完全独立的子公司;金夫人负责财务监管,对方负责日常运营。就这样,一个针对大学生、80后、时尚人群的生活艺术类个性影楼——玛雅开业了。由于定位清晰、目标客户明确,玛雅立刻受到市场的热捧,一年后也在全国开疆拓土,成为金夫人的又一支生力军。
也许,金夫人当时最原始的动机,是为了把人留住,不让他成为自己的对手。但玛雅成功后,很多员工都想找金夫人投资创业。与其患得患失,倒不如大度地为员工提供一个平台,让那些有创业精神的员工自己去干。员工留是留不住的,最好的办法是因势利导,把员工的愿景和企业的愿景合二为一,这样员工对自己职业的忠诚就转化为对企业的忠诚。于是,金夫人就把“老板员工”透明化、制度化:工龄7年以上、能力得到大家认可、有创业欲望、有一定资金基础、并能独当一面的员工,公司协助他们创业;公司控股,员工持股管理日常工作、成为老板独立运营。
到2009年,金夫人员工店便开了70多家,拥有玛雅、巴黎经典等七大品牌、涉及儿童摄影、画意摄影、复古情怀等诸多领域。这无疑是一体主业明晰、全面开花的商业模式,象一条四处游弋、攻击迅猛的章鱼,迅速拓展着市场。它解决了员工的职业上升瓶颈,保证了企业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再创业,让企业保持了强劲的创造力和前进力;各品牌相互竞合,完成了对市场的全面覆盖,也利于企业以集群方式做大产业。
二、 行业实践
去年岁末,出差路过郑州,听说过去的一位同事在江西某饲料集团郑州子公司任财务总监,遂去拜访。简单寒暄后,就聊起他公司的一些情况:郑州子公司由江西总公司和郑州合资组建,股份分别是60%和40%;总经理由郑州方担任,负责日常经营,总部负责财务监管。老总也是饲料营销人员出身,曾在正大集团、六和集团工作,负责河南省市场,后出来创业,与江西某饲料集团在郑州合资组建了此公司。总经理的职权比一些总部独资的企业要大的多,中高层领导除财务总监外,都可以独立招聘、任免,报总部备案即可。并言江西总部在子公司的股份问题上比较宽松,郑州公司并非个例,在全国还有一些企业。随后,我们还交流了饲料行业的一些其他合作方式,如饲料品牌代理、饲料代加工等。
品牌代理在我国早就存在,特别在白酒行业,五粮液集团就是最大的赢家,如金六福、浏阳河、黄金酒等品牌。这种商业模式使代理者剔除了前期的固定资产投入和产品研发投入,生产和营销分离,扬长避短,使自己的长项品牌营销得以尽情发挥,又避免了自己的短项产品研发和生产,双方优势互补得以利益最大化。在饲料行业,品牌代理也初露端倪。也是笔者的一位老同事,在辞职创业时,舍弃了花巨资新建饲料企业的原始方法,转而与郑州一知名饲料企业合作,交一定的品牌代理费,代理该公司某一品牌的营销权。经过一年的运作,饲料平均月销量几百吨,年销售利润近100万元。谈起这方面的体会,他说:品牌代理避免了新公司固定资产的投入,为创业减轻了资金负担;避免了前期的产品研发,又有了质量稳定的产品;避免了饲料企业的大部分日常管理工作,只专注于自己长项饲料营销;每月虽然只有几百吨的销量,但也有一些大企业同样的规模效益······谈起饲料品牌代理的好处,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喜悦之情尽于言表,使得我也禁不住“春心荡漾”。
生产代加工对我们更不陌生,特别在我国东南沿海,也成就了我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在饲料行业,生产代加工这几年也崭露头角。相比较饲料品牌代理,创业者又承担了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只是外包了饲料生产加工环节,避免了生产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饲料生产代加工,大大降低了创业者的资金门槛和生产成本,能把自己有限的资金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饲料营销,提高了创业者的成功指数。
上面三种合作模式,虽然都出现在饲料企业与企业外部社会人员的合作上,但我认为企业内外人员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同样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 内部创业
结合行业内外的企业员工内部创业经验,我认为饲料企业员工内部创业也是可行的。饲料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仍是人才的竞争,包括企业内外的合作伙伴,即员工、经销商、养殖户。企业员工内部创业,解决了企业优秀员工流失的瓶颈,维护了人员的稳定性,保证了企业的健康与稳定;同时,对员工来说,疏通了职业上升通道,老板的心态会给工作带来强大的动力,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后劲。稳定的员工与旺盛的斗志,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快速地发展。
1、 子公司的股份制
一个成熟的饲料企业,给一个员工的干股或股权的激励,相对比例毕竟很小。对一个有创业欲的员工来说,特别是那种自我实现的欲望,物质激励及精神激励作用都微乎其微。饲料企业营销部门一些封疆大吏——区域经理或大区经理,通过自己多年的辛勤耕耘,当自己区域的饲料销量足以支撑一个饲料企业的时候,总部与其合资组建一个自己的公司,对他就是最大的奖励,也是他最大的愿望。如果一个员工资金不够,也可与多个员工共同合资。总部控股、负责财务监控;员工负责管理运营,二者兼顾,何乐而不为。当然,员工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员工的工龄及对企业的忠诚度、强烈的创业欲望、管理能力、资金实力等。
2、 养殖产业链各环节的覆盖
养殖产业链包括基建、种苗、饲料、动保、管理、畜禽回收等环节,如果员工感兴趣,企业有余力,都可以资助员工创业,组建企业控股、员工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有的环节,甚至可以让员工控股或独资,如养殖环节:天津正大农牧的水产饲料营销员,几乎都有自己的水产养殖池塘,既起到了科技示范的作用,又增加了饲料的销量;东莞广利的饲料营销员,员工养猪场有20多个,饲料、管理、回收都有公司技术部负责协调。企业员工养殖创业,也可以为经销商、养殖户的员工化提供管理经验。
3、 饲料品牌代理
饲料企业对一些有创业激情、有能力、但缺资金的优秀员工,除了联合多个员工共同创业外,也可实行企业内部饲料品牌代理,满足其创业的欲望。员工交纳一部分品牌代理费后,就可代理公司某一独立饲料品牌,单独核算。公司除收留原料成本、生产加工费和少量利润外,其余利润全部交给员工。饲料企业内部员工品牌代理,既降低了企业的营销费用,又保证了员工和销量的稳定性,也可进行营销人员经销商化的探索。
4、 饲料代加工
饲料代加工,饲料企业只是按员工的标准订单生产,也可以说是量身定制的一对一关系营销。这种合作模式与前三种相比,饲料企业的控制力度较弱,这对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没有订单的强制性,就要求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按客户的标准办事,精益求精,实现两者的双赢,换取饲料代加工的长期合作与稳定。
比较四种饲料企业内部员工创业模式,企业控股与品牌代理较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其余则挑战较大。不管怎样,饲料企业员工内部创业,都将为饲料企业员工客户化和客户员工化——饲料企业的大客户观念提供有益的探索。
饲料企业员工内部创业,在饲料行业还不多见,但它必将为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合作揭开新的篇章,为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开辟新的途径,路在脚下!
单位:华夏方略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Q Q :994249638
电话:15939299616
邮箱:hurunfang123@sina.com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