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东公牛 于 2010-12-13 08:40 编辑
关于近期几例犊牛腹泻病的诊断治疗 自2010年10月初至12月中旬,山东临沂、济宁、河南鹤壁等地多个奶牛规模化牧场先后发生犊牛腹泻并出现死亡现象。发病犊牛多为出生后1-2个月,病程一周左右,先腹泻,后发现粪便带血,后期粪便中有脱落的肠粘膜。 1 以下将3个典型牧场的发病的基本情况描述如下。 1.1临沂某牛场 发病时间:11月初 犊牛数量:22头,发病:16头,死亡:4头 发病牛年龄:出生一周到六个月龄,多数为两月龄以内 症状:前期犊牛粪便呈灰白色,一两天以后出现稀粪,粪便中有血块,四天以后粪便中出现脱落的肠粘膜 1.2济宁某牛场 发病时间:11月底 犊牛数量:18头,发病14头,死亡2头 发病牛年龄:出生后10天到2个月龄 症状:先期水泻,黄白色稀粪,食欲不振,鼻镜干燥,阴门红肿,粪便中含血块,发病3天以后粪便中出现肠粘膜 1.3鹤壁某牛场 发病时间:10月初 犊牛数量:27头,发病牛12头,死亡3头 发病牛年龄:出生10天到2月龄以内 症状:病初粪便颜色发白,两天以后粪便稀颜色呈酱红色,发病后7天左右发现有脱落的肠粘膜 2
病理症状及实验室检测 2.1在出现犊牛死亡以后,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发现其肠系膜淋巴结普遍肿大,肠腔内充满有气泡的淡黄色水样内容物,肠粘膜红肿呈弥漫性出血,表面附有纤维素性假膜。另外在肝脏和肺部表面有坏死点。 2.2取病牛粪便、肝脏及肺部病变部位做细菌培养和分离实验,肝脏和肺脏均未检出病菌,从粪便中培养的结果来看为沙门氏菌感染。 3
对于本病的治疗 3.1对沙门氏菌病犊牛的治疗,主要以补液和抗生素治疗为主。补液的途径可依据犊牛的症状、腹泻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决定。严重脱水、不能站立或者无哺乳反射的犊牛应给予静脉内补液,轻度脱水、可以走动并且哺乳正常的犊牛可以口服和皮下补液。 3.2治疗本病的药物较多,用药主要是以硫酸庆大霉素1000-1500 IU/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口服痢特灵0.5-1 g/天,连蒲双清10g/天,连用3-5天。另外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内服止泻、收敛既保护肠粘膜的药物,如硅炭银、次苍片等效果较好。 3.3经过用药以后,各场未在出现犊牛死亡现象,多数牛只痊愈,其余牛只病情也趋于稳定。 4 对该病的预防措施 4.1在未发生本病时,要加强对妊娠母牛、犊牛的饲养管理,注意饲料及饮水的清洁卫生,将犊牛舍与成牛舍隔离,做好犊牛舍和奶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犊牛吃污染的垫草或引污水。 4.2在牧场发现本病后,应对犊牛群进行逐头检查,将病犊牛和可疑犊牛隔离并进行治疗。 今天看了好友的一篇帖子,关于犊牛腹泻的预防的,感觉不错,主要是初生犊牛及时的喂给初乳,尽量在出生后两小时以内,喂量6千克左右,并保证出入的质量不要喂病奶和坏奶。另外对于腹泻犊牛不也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