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孵化过程
一、鸡的孵化期
鸡蛋的孵化期是指鸡胚胎在体外发育成雏鸡的全过程所需的时间。鸡的孵化期平均为21天。孵化期因品种、蛋的大小、保存期长短和孵化温度等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蛋用型鸡的孵化期比肉用型鸡短;小蛋比大蛋的孵化期略短;种蛋保存时间长,孵化期略延长;孵化温度偏高时孵化期缩短,孵化温度偏低时孵化期延长。孵化期过长或过短都是不正常的,对孵化率和雏鸡品质都有不良影响。
二、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
鸡届卵生动物,其胚胎的发育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体内阶段,即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二是体外阶段,即蛋产出后在孵化条件下形成雏鸡的过程。
卵子在输卵管喇叭部受精后不久就开始胚胎发育,到蛋产出前约经24~26小时不断的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多细胞的胚盘。胚盘较轻,一般浮于卵黄之上。胚盘中央的细胞与卵黄的表面分离形成一个腔,腔中央透明的部分叫明区,周围不透明的部分叫暗区。未受精的蛋,无明区、暗区之分,叫胚珠,胚珠比胚盘小。在透明区的中央,胚胎开始发育形成两个不同的细胞层,外层叫外胚层,内层叫内胚层。胚胎形成两个胚层后,蛋即产出体外。由于外界气温低于胚胎发育所需的临界温度,产出体外的蛋其胚胎发育暂时处于停滞状态。
三、胚胎在孵化过程中的发育
(一)胚胎发育的外部特征
受精蛋入孵后,胚胎继续发育,很快形成中胚层,胎儿的所有组织器官都是由内、外、中三个胚层发育形成的。外胚层形成皮肤、羽毛、喙、趾、眼、耳、神经系统以及口腔和泄殖腔的上皮等;内胚层形成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上皮及内分泌腺体等;中胚层形成肌肉、生殖系统、排泄器官、循环系统和结缔组织等。
从形态上看,孵化期中的胚胎发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早期(1~4天)为内部器官发育阶段;中期(5~14天)为外部器官发育阶段;后期(15~20天)为全胚的生长阶段;最后(21天)为出壳阶段,雏鸡长成,破壳而出。鸡胚胎发育时期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见图1和表1。
图1 鸡胚胎逐日发育图
表1 鸡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外部特征
(二)胚膜的形成及其作用
鸡胚胎发育早期形成四种胚膜,即卵黄囊、羊膜、浆膜和尿囊,虽然它们都不形成鸡体的组织或器官,但是它们对胚胎正常生长发育进行各种代谢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1.卵黄囊 是最早形成的胎膜。孵化第2天开始出现卵黄囊,随后逐渐生长覆盖于卵黄的表面。入孵第4天覆盖卵黄表面1/3,孵化第6天达到1/2,孵化第9天几乎覆盖于整个卵黄。卵黄囊表面分布很多血管,构成卵黄囊循环系统,经卵黄囊柄通入胚体。卵黄吸收是由卵黄囊内胚层细胞的消化酶,将其变成液状后被卵黄囊的内壁所吸收。并通过卵黄囊血管到达循环的血液,经心脏带到生长的胚胎的各个部分。卵黄囊的内壁有许多皱褶,以增加吸收面积。卵黄囊内壁在孵化初期,形成血管内皮层和原始血细胞。卵黄囊在孵化第6天前还给胚胎供氧。因此,卵黄囊是胚胎的营养器官、造血器官和呼吸器官。
孵化至出雏期时,卵黄囊和未被利用的卵黄一起被胚胎吸人腹腔,雏鸡出壳时体内还有剩余卵黄,一般于出壳后一周左右全部被雏鸡吸收。
2.羊膜和浆膜 在孵化后33小时左右开始出现羊膜头褶,第2天覆盖于胚胎的头部并逐渐包围胚胎的身体,第4天在胚胎背部合拢,将胚胎整个包围起来形成两层膜,靠近胚胎内层的叫羊膜,转向外包围整个蛋内容物的一层膜称浆膜。浆膜以后又与尿囊共同结合成尿囊浆膜。羊膜和浆膜间形成羊膜腔,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起着缓冲振动、平衡压力,保护胚胎的作用。
3.尿囊 位于羊膜和卵黄囊之间,从孵化的第2天末至第3天初开始生出,生长迅速。孵化第6天紧贴于蛋壳内壁,约在10天时包围整个蛋内容物,在蛋的尖端合拢。尿囊与胚胎的消化道相连,胚胎排泄的废物蓄积其中。尿囊布满发达的血管,胚胎通过尿囊血液循环,吸收蛋中的营养物质和蛋壳中的矿物质,并于气室和气孔处吸入外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尿囊到孵化末期逐渐枯萎后,连同囊内存留的胚胎代谢产物等残留在蛋壳内。
(三)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物质代谢
孵化期胚胎物质代谢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胎膜的发育程度。孵化前2天胎膜尚未形成,无血液循环,物质代谢极为简单,胚胎只通过简单的渗透方式直接利用蛋黄中的葡萄糖,所需的氧气也从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来。孵化2天后,卵黄囊血液循环形成,胚胎主要依靠卵黄囊血管吸收蛋黄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孵化5~6天后,尿囊血液循环形成,胚胎除靠蛋黄囊吸收营养外,还靠尿囊吸收蛋白和蛋壳中的营养,由于此时尿囊已接近壳膜,可以经过蛋壳气孔吸收外界的氧气。尿囊合拢以后,胚胎的物质代谢和气体交换都增强并大量利用脂肪,蛋内温度随脂肪代谢增强而升高,孵化后期可高出正常孵化温度。孵化中后期,胚胎开始大量吸收利用蛋白质,形成体组织和器官,到临近出壳期,蛋白质被用尽,尿囊枯萎,开始肺呼吸,胚胎只靠蛋黄囊吸收蛋黄中的营养物质,这时以脂肪代谢为主,蛋温升高,呼吸量加大,胚胎需要的氧气量和排出的二氧化碳呈急剧增加。
来自:乾讯网合作社学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