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5|回复: 1

将需求打包出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13: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台湾,约有1 万家左右的便利商店。为了争夺更多的客户,便利店的经营者们常常绞尽脑汁地寻找更适合的店址,延长营业时间,并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地摆放更多更新的商品。但是,时间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如何摆脱这种鏖战于固定时空的同质化竞争局面?

    台湾7 - 11 的解决方案是:挖掘顾客在购物之外的潜在需求,将之与购物需求打包出售。7 - 11 的管理层发现,人们之所以宁愿花多一点钱来这里买东西,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方便。来7 - 11 的人几乎不可能大宗购物,因此就没有必要到大型超市去长时间排队。而在便利商店购物,无论是出行还是结账的时间都显然被大大地节省。由此,7 - 11 想到,既然消费者需求的焦点在于“节省时间”和“便利”,那么为什么不将这些需求实质化,提供针对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呢?

    一般人都知道,人们常常被诸如缴纳水电费、冲印照片、复印文件等等这一类的琐事烦扰,而烦扰的主因并不在于要付出多少金钱,而在于他们在东奔西跑中浪费了时间。基于此,在7 - 11 便利店里,除了一般的商品,顾客还可以买午餐、宵夜,缴电话将需求打包出售,如何摆脱这种鏖战于固定时空的同质化竞争局面?

    总之,顾客来购物时可以顺便做很多家庭琐事。于是, 7 - 11 成为集邮局、银行、办公室服务、冲印店、票务服务等服务业功能于一身的“社区服务中心”。通常这类“附加”服务是不向客人收费的,但是,这些服务大大增加了店里的人流,很多人因为可以方便地享受大量服务,原本没计划在 7 - 11 购物的人也多半会在这里买东西。为了享受其他服务的方便,他们可以牺牲一点点购物的不方便:商品种类有限,价钱些微偏高等等。因此,7 - 11 的赢利依然是来自店内的商品。这样,由于人们总是急于在便利店满足最急切的服务需求,便利店便获得了最为稳定的客源,赢利便从偶然成为了必然。

    7 - 11 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7 - 11 的这种销售模式,其实是另外一种“捆绑销售”。与传统捆绑销售不同的是,它不再以厂商为中心来单方面地“输出产品”,而是致力于发现隐藏在消费群体内心深处的一些迫切需求,针对这些需求设计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吸引消费者走进7 - 11,将产品和服务、实体需求与抽象需求捆在一起“打包”出售,实现赢利目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立佳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9 00: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思路也可以在农牧行业借鉴。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3 13: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