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作为动物卫生的国际组织,它在国际动物法规和标准的制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制订的一系列国际动物卫生准则作为WTO2SPS 协议推荐的国际通行标准, 对全球的动物卫生工作具有权威性的指导作用。 一、创建和发展背景 动物疫病不仅使畜牧业发展遭受直接和间接损失, 而且常常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作为兽医管理部门, 必须了解世界各地动物疫情流行动态。1872 年, 欧洲大面积暴发牛瘟, 奥地利召集比利时、法国10个国家在维也纳召开了国际会议,协商各国应采取统一行动来控制牛瘟。1920年, 巴基斯坦运往巴西的瘤牛途经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时,引起比利时再次暴发牛瘟, 这一事件引起欧洲各国极大的关注。1924年1月25日, 来自阿根廷、比利时、巴西、法国等28 个国家的代表聚会巴黎, 一致同意创建国际兽疫流行病机构, 即国际兽疫局。近年来我国将O IE 改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成立后, 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成员国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最初是28个, 1950年为53个, 1970年增至87个, 至今已发展到167个。 二、此组织的主要目标 实现全球动物疫情的透明化。这是O IE 的首要任务。成员国在发生动物疫情时必须向OIE 进行通报, O IE 根据疫病危害程度紧急或者定期通过OIE 网站、E2mail 和出版《疫情信息》(Disease In2formation)、《世界动物卫生状况》刊物等途径将这些信息转发给其他成员国,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收集分析和发布兽医科技信息。OIE 收集和分析动物疫病控制的最新科技信息, 然后将整理的有用信息通报各成员国, 以帮助他们提高控制和根除疫病技术的能力。这些指导性原则由全世界的156个OIE协作中心和参考实验室网络来制订。兽医科技信息也通过OIE 出版的各种著作和刊物发布, 最著名的是《科学技术评论》(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view )。 为动物疫病控制提供专家意见和鼓励国际协作OIE 向在控制和根除动物疫病(包人兽共患病) 方面需要帮助的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 尤其是向贫穷的国家提供专家意见, 以帮助控制那些影响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 以及威胁其他国家的动物疫病。OIE已经与许多国际性地区和国家金融组织建立了永久性联系, 以保证他们能够更多地为控制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WTO2SPS协议的要求, 通过制订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卫生标准以保障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O IE 制订一系列国际标准化准则, 包括:《陆生动物卫生法典》《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水生动物卫生法典》和《水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等。通过应用这些准则, 成员国既可以避免外来疫病和病原的侵入, 又不需要设置不公正的技术壁垒。 改善各国兽医机构的法律框架和资源。发展中国家的兽医机构和实验室迫切需要获得必要的基础设施、资源的支持, 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从W TO-SPS 协议中获益, 同时更大程度地保护动物和人类健康, 减少对其他非疫病国家的威胁。OIE 把兽医机构在结构、组织、资源、能力及辅助专业人员的任务等方面的国际统一作为一项首要的任务。 提供动物源性食品更好的安全保障和通过科学的途径促进动物福利。OIE 成员国决定通过建立OIE 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进一步协作以更好地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OIE 在本领域内制订的标准着重在对动物屠宰前或者动物产品的初加工过程中(肉、奶、蛋等) 可能对消费者有威胁的潜在危害进行消除。OIE 自成立起, 就作为惟一的国际动物卫生参考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并通过与所有成员国兽医机构的直接合作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作为动物卫生和动物福利之间紧密联系的一种标志, 应各成员国的要求,OIE 也已成为动物福利的最主要的国际组织。正是基于上述发展目标,O IE 得到了各成员国和许多相关的国际和区域性组织的认可, 从而也使自身获得了发展, 成为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一个国际性组织。 小结:本文详细介绍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发展历史。以便于与我们用户简要介绍近期使用频率较高的这一专业术语“OIE”。通过此文摘的详细介绍,有助于我们大家了解这一专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