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到现在你只经历过一个“第三年”,或者好几个“第三年”,建议回想一下那时候的你吧。
如果你已经在一家公司工作到了第三年—那么恭喜你,在职场渐渐站稳脚跟的你不再是一个菜鸟级的公司人,所做的事情开始变得有挑战性,这些多少会让你有些兴奋。
在事务所这类公司工作的人可能更容易感受到这期间的变化—从大家口中的小朋友瞬间变成了小组长的角色,带着新进来的小朋友们去做项目。在第三年的时候,你可能会因为这些转变产生一点成就感,找到了工作时“对”的那种感觉,也开始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划。
但这样的兴奋感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三年除了是公司人成熟的转折点外,这样半新不旧的时期也是想法多发阶段。厌倦感滋生并普遍蔓延开来。重复度越高的工作越容易产生厌倦感。在被这种感觉困扰的公司人中,一部分人则选择了换个环境来重新定义自己。这使得第三年成为了跳槽密集期。
对于从事技术类工作的人来说,在专业领域发展下去还是转到与管理相关的岗位成为了第三年思考最多的问题。而度过了两年适应期,人际关系和资源积累成了一些公司人最在乎的事。还有一些人则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忽然对自己原本已经做得滚瓜烂熟的事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在同样一个环境和同一群人相处三年之后,你是否发现了自己的变化?
01以动制静型
焦虑、浮躁、迷茫—很多正在经历或者已经历过三年阈值的公司人用了这些词来形容自己,每一个词都透着对这份工作或者自我价值的怀疑。
通常会有这么几个原因:工作重复没有意义、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头、同学们混得比自己好……当然还有来自心态上的原因,如果上述几个都不符合,那么其实也就是新鲜感丧失导致了厌倦。
与焦虑、浮躁不同,王洁的关键词是“漠然”。这原本是一家她无比向往的金融行业内的大公司,但遗憾的是,工作两年之后,她已经鲜有兴趣了。当有大大小小的猎头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有些坐不住了。现在她最关心的事情是怎么跳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好价钱。
02豁然开朗型
这类公司人在前两年按部就班工作,把领导交付下来的事情做好,如果按照这样的轨道下去,他们很容易在之后的某一年出现之前所说的迷茫焦虑。但到第三年的时候,却像偶然开启了一道门,看到了一片新世界,“很多东西都懂了”。
汤筱在一家消费品公司,第一年是做售后服务方面的工作,处理一些消费者的投诉。第二年则被安排去做公司内刊,以及一些企业的危机公关处理。她觉得这两年是一个对整个公司熟悉的过程。
第三年到来的时候,她有了一个可以转去市场部的机会。比起之前“熟练工”的工作内容,品牌建设听起来似乎更有吸引力。换了部门之后,她有了新方向—光闷头做事不行,要开始注重人际关系的积累。
吴新在GE的近三年中不断被派到不同国家出差或者轮岗。之前他对这样的工作方式很习惯,不过现在他觉得到了一个平台期,再要积累些什么新的东西都很有限。他准备试着去学一下一直很感兴趣的金融,然后寻求公司内部转岗或者去国外的分公司工作上一段时间。
http://sl.job1001.com/logo200/sl_logo.gif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