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一是磺胺药只有抑菌作用,没有杀菌作用,仅为机体杀灭病原微生物创造条件。在疾病治疗期间,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机体内部的防御功能,为彻底治愈疾病发挥决定性作用。二是磺胺药在血液中需要一定的浓度才能发挥其有产的抑菌作用,为了维持有效的抑菌浓度,首次应采用突击剂量(相当于维持量的1倍)。以后,按各种磺胺药的具体情况,每隔一定时间给予维持量,待症状消失后可给予一半量,继续维持2~3天,以达彻底治愈。三是急性或严重性感染的患畜,为使血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应选用磺胺药的钠盐注射液,由于其钠盐碱性很强(PH8.5~10.5),宜深层肌注或缓慢静注,并忌与酸性药物配伍。四是为了预防某些磺胺药(如磺胺噻唑、黄胺甲嘧啶等)在尿中析出对肾脏造成毒害,用药时应充分给予饮水或必要时的灌水。对犬、猪等肉食、杂食兽应用时给予等量的碳酸氢钠,保持碱性以增加磺胺药的溶解度。草食兽尿液虽呈碱性,但在炎症的病理条件下往往发生变化,故仍以配合应用碳酸氢钠为宜。五是用磺胺药期间应避免使用含氨基苯甲酸革的药物(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以免影响疗效。六是磺胺和磺胺噻唑虽可用以防治局部感染,但能延缓伤口的愈合,故非感染创不宜应用。治疗感染创时,必须将创伤中坏死组织和脓汁清洗干净,以免对抗磺胺药的作用。七是全身性酸中毒、肝脏病、肾功能减退和重症深血性贫血时,应慎用或禁用磺胺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