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28|回复: 4

我国饲料添加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3 1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饲料添加剂是实现动物全价营养不可缺少的关键物质,是配合饲料的核心组成部分,与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一起构成了配合饲料原料的三大支柱。饲料添加剂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畜禽健康状况、促进动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提高动物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便于饲料的贮藏与保存以及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等多种作用。因此,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业中合理地使用和添加饲料添加剂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我国饲料添加剂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饲料工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仍在过去短短的20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05年我国配合饲料的生产能力己达到了10000万吨。
    当然,我们在肯定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须正视我们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作为饲料工业之核心的饲料添加剂工业,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则更是明显。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只有191种。我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能力虽在逐年增加,但仍与我国养殖业对饲料添加剂的需求量相去甚远,一些大宗饲料添加剂产品如维生素A、E及蛋氨酸等仍须大量进口。
    不难发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少,产量低,且有多种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此外,由于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在我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力、物力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技术储备相当匮乏,因此很多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根本没有能力生产,而不得不依赖国外进口来满足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  饲料添加剂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近几年二恶英、瘦肉精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安全绿色食品已逐步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追求。要生产出绿色安全的畜产品,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关。对影响畜产品安全的饲料添加剂要严格限制或禁止使用,如在饲料中添加使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由于其长期大量使用而引发的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问题及其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从2006年4月1日开始,欧盟已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我国也已经开始限制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和用量,不久的将来,抗生素在我国也终将被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当然,对于那些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我们也要科学合理地添加,不能超量、超时(如仅在仔猪料中添加的饲料添加剂在生长猪阶段仍在使用)使用,要充分认识到饲料添加剂的安全生产和使用对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我国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绿色、高效的饲料添加剂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较晚,因此在初期对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投入很少,无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我国对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开发高效、绿色的饲料添加剂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应具有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在动物体内基本无残留等特点,在开发时应注意合理地利用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例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就是结合我国十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所自主研发的一类新犁饲料添加剂产品。天然中草药取自动植物、矿物及其产品,具有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同时,这些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筛选,保留下来的是对人和动物有益无害和最易被吸收的外源精华物质,具有纯净的天然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多能性产生于其本身的许多成分和合理组配。中草药多为复杂的有机物,一般均含有有机酸、生物碱、甙、挥发油、蛋白质、多糖、淀粉、维牛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补充营养、增强免疫、激素样、维生素样、抗应激、促进畜禽牛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畜禽产品品质、解毒驱虫、防霉抗菌等多种作用。

建立完善的饲料添加剂的政策法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
   
    为了生产出安全、高品质的畜产品,制定科学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饲料添加剂的营养标准化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制定了lOO多种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标准,并每隔3~5年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也已陆续颁布了多项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此外,还制定了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等多种政策法规来对饲料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不定期的对制定的法规和质量标准进行必要的修正(如农业部318号公告规定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即是对105号公告规定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修正)以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饲料添加剂生产应做到规模化、品牌化
    国内外饲料行业的发展都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发展初期,厂家众多、规模小、不注重发展品牌产品;随着行业发展的深入,一些不注重发展品牌产品的企业和厂家或被有品牌产品的企业所兼并,或被市场所淘汰。有品牌产品的企业越做越大,品牌效应也日益明显。饲料行业终要从最初的规模小、数量众多的小企业发展成为规模大、品牌效应明显的大企业。
我国饲料添加剂未来几年里研究发展方向

多糖、寡糖及其衍生物
   
    糖类化合物所具有的特殊生理功能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多糖和寡糖及其衍牛物将会成为提升动物源性产品品质的重要饲料添加剂。其中多糖类产品可能主要为源于酵母细胞壁的β-葡聚糖,源于微生物和植物的甘露聚糖,源于植物果实及海洋藻类的果胶和褐藻胶。寡糖类产品主要为木寡糖、甘露寡糖、壳寡糖、果寡糖、寡聚半乳糖醛酸和寡聚甘露糖醛酸及其衍生物。
中草药及植物类
    中草药和植物类饲料添加剂是我国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此类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草药或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确定,二是天然成分分离纯化及工厂化制备,三是中草药组方和特殊加1技术研究,四是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多肽和寡肽
    对于肽类物质的研究,可能主要集中在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和寡肽上,其产品主要有乳铁蛋白及肽、酪蛋白肽、转铁卵清蛋白及肽和植物蛋白肽如大豆蛋白肽、玉米蛋白肽等。
特异性生物酶
    牛物酶制剂对于饲料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继续提升现有大宗生物酶制剂产品品质的同时,生物酶制剂产品的发展极有可能向特异性牛物酶如脂肪分解酶、糖蛋白酶以及满足饲料加1需要的特性酶类产品转变。

新型微量元素类
   
    众所周知,矿物质微量元素是不可再生性资源。目前采用的微量元素绝大多数是无机类化合物,其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对人类构成的危害己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为了满足饲料工业和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新型微量元素类饲料添加剂如无机盐类化合物的碱式铜、锌等以及有机盐类化合物的氨基酸螯合物、寡肽螯合物等将会成为现有微量元素添加剂的替代产品。
短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短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可改善动物肠道pH值,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繁殖或可将其杀死,起到饲用抗牛素的一些功效。可以说短链脂肪酸如甲酸、丙酸、丁酸及其衍牛物将会是未来值得注重的。
   
    综上所述,我国饲料工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也出现了一些诸如新希望、六合等规模较大、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企业。但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想使饲料行业更深入、更健康的发展,我国的饲料添加剂行业还需更加重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进一步完善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以及使饲料添加剂的生产规模化和品牌化,因为只有生产出质优价廉的饲料添加剂产品,才能更好地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3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13 11: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1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添加剂市场如火如荼,可是要想选择一种功能稳定的产品有一定的难度;就以酶制剂(植酸酶除外)来说,添加之后,都说能提高能量、蛋白利用率,但是具体提高多少没有定论,实际使用中对饲料品质的提高,在生产性能方面表现不明显,原因也许不在酶制剂本身,但是目前的这种现实却没有得到解决。也许就是理论与实际的差别限制了添加剂的推广应用,希望添加剂能在生产中表现出优势,希望能够出现像植酸酶这样的产品,添加之后直到如何改变配方,如用酶制剂后将能量降低多少与原配方相比,品质没有变化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2 12: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15: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6 20: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