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度被高度重视的时间并不长,以往的经营者往往着重强调种鸡的成活率,对均匀度的重要性,将其放在较次的地位来对待,使种鸡的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要我们将均匀度视做为生长期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肉种鸡的产蛋性能潜力得到挖掘,生产效益就会得到提高。
1 均匀度的重要性
1.1均匀度越高的允许群,开产越整齐、产量高峰上升快,维持时间较长,产蛋率越好。
1.2均匀度越高的鸡群成活率越好。
1.3均匀度越高的鸡群,种蛋品质越好,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越高。
2 提高均匀度的办法
均匀度对肉种鸡生产性能有如此大的影响,采取什么样的方示,在工作中至关重要。
2.1抓好防疫工作,合理的饲料搭配是提高均匀度的前提。
据本场的实际情况,搞好环境卫生,及时准确地接种疫苗;预防性的投药;加强饲养管理中的各个环境;将应激反应降至最小,使鸡群健康状态良好。在饲养过程中出现任何疾病都会对日后均匀度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在饲料方面要保证原料的质量,同时稳定配方中的营养成分,在营养方面奠定基础。
2.2 精确的断喙
精确的断喙,不但在防治啄悦和节约饲料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均匀度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断喙好,鸡群个体采食速度和采食量相接近,限量采食中获得的饲料量基本相等,生长期速度一致。断喙不良的鸡群,会出现许多鸡只采食困难或采食速度较慢,获得饲量较少,造成体重偏轻,甚至营养不良。因此肉种鸡在7~10日龄要施实精确的断喙。
2.3 定期称重,合理调群
2.3.1 分群方法 第三周末对鸡群进行抽样称重,抽样率为10%左右(5000只以上抽样率为5%)计算出平均体重。当天进行分群,将鸡舍用隔栏隔成4~6个区域,即大、中、小、公栏。如条件允许,公鸡栏也可分为3栏,共计六栏,或将公鸡单独饲养。
2.3.2各栏鸡群体重增长原则 在饲喂过程中,中栏鸡群按着《饲养管理手册》(育种公司推荐)中的各周体重要求,结合本场的饲料效果,投以相应的料量,使其各周平均体重和周期重在要求的范围内,周增重要保持平等和持续地增长,忽高忽低的增长曲线,即使开产前均匀度和体重都较好,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日后的产蛋成绩。
大小栏内的鸡群以中栏鸡群体重,投料量为参数,每个栏按着不同的体重,投以不同的料量。大栏鸡群投料量要稍低一些,每周增加料量要缓慢,使各周增重减缓,绝对不可采取减料等措施,使体重下降。
小栏内的鸡群投料量稍高一些,每周料量增加相对多一些,使各周增重速度稍快,绝对不可过猛加料,使其周增重过快。
2.3.3 称重、调群的具体措施 在3~24周内要做到每周称重6次,每天调整部分鸡群,18周前一般每隔4周全舍分群1次,逐一称重,全群调整,均匀度较好可适当减少分群次数,降低应激反应。18周龄后是性腺发育的重要阶段,一般不集中分群,除非均匀度低于80%。
每周称重不但要计算全群平均体重和均匀度,每个栏也要单独计算各自的平均体重和均匀度,以此决定下一周的饲喂方案和每栏的具体投料量,同时还要以评估平时调群、分群工作的好坏程度。
3~24周龄均匀度应保持上升态势。在3~12周龄上升较快,13~24周龄上升较慢。13周龄前,要采取严格的饲养手段,尽快地将均匀度提高到85%以上,不可太迟。因为13周龄以后性腺开始发育,过严的饲喂方案,会对性腺发育造成影响,为顾及性腺发育不致受阻,而采取温和的饲喂方案,致使均匀度的提高受到影响,甚至达不到较好的水平,另外,由于体重的增大,也会给称重,分群带来不便。
如在某一周龄测得的均匀度比前一周低,那么就需要对允许群重新称量,扩大抽样率得准确的数值,不可盲目改变饲喂方案。
2.4 开产前整群
鸡群在开产前要进行整群(22~24周),将过度消瘦,超重及发育不良选出淘汰,比率一般不超过1%。
3 注意事项
3.1尽量不使用“隔日限”,隔日际应激较大,每周饲喂天数不同,周增重差异大,这对投料及调群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可采取4/3、5/2、6/1、每日限相互结合的方法。
3.2使用同一分度值的称具,分度值要小,(10~20)g,在整个生长期尽量不更换量具,每回称量都要校正量具的准确性,并在称重过程中,随时检查,校对。
3.3提高饲养人员的责任心。在分群、调群中,每一只鸡都经过饲养员精心饲喂、称量、分选,绝对不可粗心大意,否则这些工作只是形式而已,不会取得好的均匀度,因此稳定饲养人员,不要经常更换,提高其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3.4防止目测。有些饲养人员在经过多次称量鸡只后,认为用眼睛和手感可估计出体重的大小,并认为此方法简单易行,笔者坚决反对这种方法,因为人的视觉和手感无法和分度值较小的量具相比,误差较大,这样做,不会得到非常理想的均匀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