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93|回复: 6

[访客发言] 药象体会—黄芪(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3 16: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的根。
  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黄耆。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天我们通俗的叫法都写作黄芪。
  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黄芪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跟甘草一样,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跟甘草相比,黄芪就显得稍微娇气一些,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一些。
  黄芪的植株长得比甘草要高大一些,地上茎直立,能长到一米五左右。黄芪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目很多,一柄复叶大多有二三十枚小叶。这么多小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总叶柄的两边,对称分布,就像两排站岗的士兵,整齐划一,很有精神,而且这些小叶长得都很平整,形状大小也几乎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沿着一个柔和的弧度,很温顺地伸展出来,一看就给人一种温和柔顺,端庄大方的感觉。黄芪的荚果在长大后,也是整整齐齐地挂在枝头,给人低眉顺眼的感觉。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显得非常的流畅而柔和。这与甘草的叶子和荚果略有皱曲的形态完全不同,所以跟甘草相比,黄芪偏于流通,而甘草偏于固守。
  黄芪的花是淡黄色的,叶子是普通的绿色,这都与甘草的紫色花和深绿叶不同,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比甘草的更淡一些,更轻灵一些。
  黄芪的根是圆柱形,一根直下,几乎没有侧根,有些长得比较长的,形如箭杆,所以黄芪又有箭芪之名。黄芪这种一茎直上,一根直下的形态,与其小叶整齐舒展的气势完全呼应,都体现出了黄芪这股气的柔和通畅之性。
  黄芪的根一般是长2-3年就要及时采挖,长得年头过长的黄芪,容易在根中产生黑心,所以我们临床上用的黄芪,一般没有太老太大的,都属于比较嫩的根。
  临床常用的黄芪饮片,多是斜切片,这样的切片,更有利于黄芪药气的溶出,所以药效相对圆切片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黄芪饮片,是淡淡的黄白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拿一片捏在手里,软软的,柔韧性很好,这种绵软的感觉越好,说明黄芪的气越柔和,因此质量好的黄芪又被称作绵黄芪。
  黄芪的这股清香绵软之气,带着一股缓缓流通之势,与人体土气雍容缓和的特性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就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人体正气充足,就不会患病。从这一点来讲,只要是生病了,大部分都有正气虚的因素在内。而黄芪的这股气,比较柔和,比较清淡,温香顺畅,与小儿清纯柔和而又生机勃勃的一气尤其相似,所以《神农本草经》讲黄芪主小儿百病。尤其是一些小儿虚证疾病,黄芪确实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有一个小孩患心肌炎久而不愈,一老和尚教以黄芪五百克煎服发汗,连服三天,出了三天汗,这个孩子的心肌炎就好了。这就是正气足则邪气自去,孩子本身生发之气比较盛,得大量黄芪相助,所以效果比较显著。实际上每天用60g左右的生黄芪煎服,长期喝一段时间,对一些单纯虚证的心肌炎患儿,效果也是不错的。
  黄芪的这股气比较绵软柔和,力量不是很大,所以在补虚扶正时,要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大多需要用的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黄芪至少要用到二三十克以上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气虚明显需要重用黄芪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韩信将兵的气魄,多多益善。张锡纯前辈善用黄芪以升举大气,创制以黄芪为主的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之证,是为知人善用者。
  临床上有一些中气大虚的慢性疾病,比如内脏脱垂,慢性肠炎等,有时久治不效,可能就是因为自身气虚不能运行药力。你摸他的脉,绵软无力,属于明显的气虚,加用大量黄芪100-300g,往往可以收到扭转乾坤的效果。当然,也有个别时候,黄芪用量太多了,会引起气滞中满,岳美中老先生的经验是服陈皮即愈。因此我在大量使用黄芪时,大多会伍以小量陈皮。
  黄芪温香微甘,其气清轻,主补一身之气而又偏于走表,所以又是外科治疗痈疽等皮肤病的要药,常被用来托脓生肌。痈疽等疾病,伤肌损肉,气血耗损,正气大虚,正需黄芪大补一身之气。而黄芪本身之气,类似小儿之气,天然地具有一股缓和生发之性,更有利于创面的生肌长肉。有一个女孩,不慎皮肤感染,导致全身皮下脓肿,诸药久治不效。后来有一老中医,用一味黄芪60g,每日煎服,月余渐愈。
  在补气方面,有一个著名的方子——玉屏风散,也是以黄芪为主,配合白术、防风,治疗气虚自汗为主的虚证。有些身体比较虚,经常容易感冒的,一动就容易出汗的,吃上一段时间玉屏风散,体质慢慢就会好起来。动则耗气,耗气则虚,虚到气不自收,就会动则汗出,出现自汗。黄芪把一身之气补足,则一气周流如故,升降回环,不致有升无降而自汗。
  所以黄芪止汗,只是用于气虚不敛导致的虚汗效果最好。有些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耗伤气血太过,术后一周内往往稍微一动就全身大汗淋漓,这是气虚自汗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用一味黄芪120g浓煎频服,自汗的症状大多一两剂即可汗止而愈,效果非常理想。
  黄芪用量足了,对于单纯的虚证,见效大多非常快。这得益于黄芪这股清轻之气相对流畅通达的特性。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说,黄芪这股气可以随着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升已而降,也就是既能升又能降,所以黄芪既可以用来升举大气下陷,治疗内脏脱垂之类疾病,又可以用来敛收一气,治疗气虚自汗等症。
  黄芪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黄芪这股气本身比较缓和,药力不猛,流通性又比较好,所以很快就散开了,药效不够持久。所以对于突发的暂时性虚证,比如动则汗出,术后自汗等,重用黄芪的效果最好。
  正因为黄芪的这些特性,所以黄芪长于补虚,短于祛邪。对于一些结滞比较重的疾病,黄芪的这股流通之力就显得太弱了,根本不足以除病。尤其是气滞或者气结,需要破气流通的情况,黄芪是禁忌使用的。用上黄芪补气,只是徒然增加一气的郁滞而已。
  但是有一种情况,黄芪还是可以用来祛邪的,那就是邪气本身也可以较好流通的时候。这种情况多见于气虚水肿。仲景在“水气病篇”也用黄芪来治疗水肿,正是气虚水肿的情况。在《冷庐医话》中有一个医案,某患肿胀,自顶至踵皆遍,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先用黄芪而病缓,后更医迭进驱湿猛剂,竟至危殆。仍以前方挽回,用黄芪至数斤,肿胀全消而愈。
  其实黄芪治疗汗出与治疗水肿是类似的,汗液与水湿都是可以流通的津液,气行则水行,仲景治水正是着眼于气而收效于水。用黄芪补气行气,一气恢复正常的周流,自然汗止肿消,病随气愈。古人云,黄芪无汗可以发汗,有汗可以止汗,也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无形的邪气,气虚发热的热邪,用黄芪治疗的效果也非常好。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甘温除大热。这种气虚发热其实也算不上大热,只是大多缠绵难愈,发作有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身周流之气过于虚弱,导致升降不利,郁滞成热。用黄芪把气补足,气行通畅,自然热退病愈。《南方医话》里面记载了一个医案,一名推销员因疲于奔波,生病发热,每下午1时发热至39度,到下午3时渐退,热退则神疲汗出。以气虚发热论治,用补中益气加黄芪45克,数剂而愈。
  中药配伍当中,黄芪畏防风,恶鳖甲、白鲜皮。防风柔润善于熄风,不利于黄芪的通行,故欲以黄芪通散者,不宜与防风同用。而玉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同用,是取防风之敛润,而助黄芪之敛藏,相辅而相成。鳖甲长于破气,白鲜皮偏于耗气,皆足以消耗黄芪补气之功,一般也不宜同用。但气虚而病结时,亦可同用,借黄芪补益之力以为攻病之后盾,可以收到去病而不伤正的效果,临床上可以灵活斟酌。
  黄芪用的是它这股和畅之气,所以临床上我多用生黄芪,一般不用炙黄芪。黄芪用蜜炙过之后,通行之力会大大减弱,而多了明显的柔润之性,就不再适合大剂量使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很少使用炙黄芪。如果感觉生黄芪偏于温燥,需要温润一点,可以少佐当归同用,比用炙黄芪更好。
  最后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黄芪的综述:
  黄芪,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来源:民间中医  根尘不偶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nety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0-11 20: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颇有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2 08: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6 21: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读后有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1 18: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不知道怎么用。用量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3 12: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蛮不错的,对于新手学习中药入手满意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1 22: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